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外滩教育(ID:TBEducation)
看
点
最近,OpenAI新爆款Sora的热度持续发酵,以黑马之势占据各大平台话题中心。 人工智能时代的加速到来,究竟能否解决当今教育难题?
本文作者, 麻省理工学院博士、上海筑桥实验小学校长郑腾飞 指出,科技发展的速度,恰恰与学生内卷的程度呈正相关。想要破局,唯有重新建立社会的价值和评价体系。
文丨郑腾飞 编丨Jennifer
回首过去的一年多,一直到上周Sora的发布,人工智能的突破性进展不断地冲击着我们对科技和未来的认知。
面对人工智能,教育领域的专家们再度呼吁教育变革,学校在反复权衡该防范还是拥抱AI的使用,老师陷入课堂变还是不变的两难,家长更是迷茫无措:
知识甚至技能都将唾手可得,很多职业眼看着要消失,到底要继续鸡娃还是干脆就快乐教育?又或者有新的赛道可以弯道超车?
人工智能对今天的教育系统是否能产生本质上的冲击?它可以解决困扰整个社会的教育困局吗?
在「术」的层面,答案恐怕是不能。但在「道」的层面,的确有新的希望。
01
内卷:今日教育之痛
还记得去年11月到12月,全国的孩子们都在此起彼伏地感冒。网上有一张图很火:医院给孩子们提供了课桌,输液的中国小学生还在伏案写作业。
有很多国外网友据此大力抨击中国的基础教育忽视人性;也有很多网友回击说,我们就是这么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孩子们就该这样努力。
但其实这是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
明明有一片非常广阔的旷野,一声枪响之后,所有的孩子竟都朝向同一个方向奔跑。跑着跑着还会发现,身边有非常多卖跑步装备的人,经济越发展装备就越精良,每个孩子都越跑越快了。
但是,不管你跑得有多快,这始终是一个排位的游戏, 要想获得「成功」,与绝对的速度无关,而是必须要超越他人。
无论多少书籍和专家强调要关注孩子们的素养、关注孩子们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创造性,但作为一位一线教育工作者和一位家长,我知道最终大家看的还是排名。
拿到那张可以为自己定价的大学文凭,才能在这个社会上更好地生活下去。
所以 即便大家都知道培养素养重要,但是排名的机制、对赛道的迷恋和裁判规则不改变,内卷就不会停止。这是我们目前最大的困局。
1.「卷王」是否成了「英雄」?
如果我们把视野打开,审视更长远的历史和更广阔的世界,会发现那些公认的成功人士,往往不是什么「卷王之王」。「意外走红」的案例可能还更多。
一个不能否认的事实是, 要想成功,兴趣和擅长才是必要的条件。
孩子对这件事情没有兴趣,那就「卷不长远」。 有很多孩子钢琴考到 10 级之后就不再追求音乐造诣,很多大学时期的竞赛金牌获得者最后也没有成为科学家。因为没兴趣,他们在探究的路上就此止步了。
孩子对这件事没有擅长,那「强卷也是卷不动的」。 因为人的热情也需要一点点的擅长来助燃,失败根本不是成功之母,成功才是。孩子得多多少少体验过一点成功之后,才会愿意继续卷下去。
但我们的教育是,没兴趣、不擅长也要强卷。
进入大学之前,孩子们往往是看不到考试之外的广阔天地的;而毕业之后进入真实世界时,他们又发现从前擅长的应考规则已全然不适用了,在工作场景里很多事情又要重新学起, 对自己作为一个社会人真正的长处和短板一无所知,茫然、挫败后很容易就「躺平」了。
2.多元评价和独立思考才是解药
华东师范大学杨向东教授有一句名言:「称猪并不会让猪胖。」 筛选并不能真正提高孩子的水平。
面对这样一场看似无法退出的残酷竞争,真正的解药是什么?
我们需要一个多元评价的社会。 我们希望最终这个世界并不是以大学文凭来给人定价,甚至人不应该可以「被定价」, 我们的价值应该是由于自己去定义和证明的,是充满多样性和可变性的。
这需要我们能够独立地思考,不是别人都做什么,我们也跟着去做什么。大家都去卷高考,我也去卷高考。现在北上广深有那么多孩子出国留学,「洋高考」这条路径也卷得惨烈,不光卷孩子的自身素质,还要卷家庭的经济实力。
曾国藩写在家书的「六戒」中,第一戒即是 「久利之事勿为,众争之地勿往」 ,大家都往一个地方挤的时候,你其实不应该再去了。但我们现在却是反其道而行之,人越多的路越去挤。
条条大路通罗马,何况世界上有那么多的城市,为什么一定要去罗马?罗马对我们的价值是什么,我们真正擅长和向往的目的地是哪里?我们是否有勇气和孩子一起去探索少有人走的路,探访不为人知的风景?
这才是我们当今教育最大的痛点。ChatGPT 来了、人工智能来了,它可以帮我们解决这个问题吗?
02
人工智能可以破局吗?
我看到过一个文献,列举了自新中国建立以来,国家教育部发布的给中小学生减负的文件。
最早的一版竟然是在 1955 年,接下来的发布频率是 1964 年,相隔了十年,然后到了 1988 年、1994 年、2000 年、2009 年、2013 年、2018 年、2019 年、2021 年……
减负文件的发布频率越来越高了,侧面说明孩子们的学业负担越来越重了。
而且 这个频率曲线恰恰和我们科技发展的曲线非常吻合 , 科技发展的速度跟学生内卷的程度竟然是正相关的。 当看到这个结果的时候,你还会对「AI的到来会颠覆教育」这个预测感到乐观吗?
1.更高效的工具,可能导致更残酷的竞争
其实新技术将颠覆教育的说法由来已久,每隔几年就会出现一次,不过「狼」一直没来。
虽然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迭代很快,但我们目前的人工智能,本质上仍然没有具备「产生新信息」或者逻辑推理的能力。它只是拥有了一个极其庞大的人类迄今为止积累的信息库,通过将这些信息重新整合而给出答案。从这个角度来讲,它目前还只是一个更高效的工具。
过去的经验告诉我们, 凡是更高效的工具,往往引发了更加惨烈的竞争。 即使有了Khan Academy 这样全免费的教育系统,教育不公平的状况也没有被改善;曾经非常火爆的基于录播课的「翻转课堂」模式,也没有真的推动和实现教育模式的变革。
Khan Academy创始人
技术手段最实在的影响,是抬高了平均分,把原本正态分布的成绩曲线,变成了蘑菇云。如今有了更强大的AI工具,很多互联网公司也已经在投入研发,一旦课外辅导政策放开,可以预见又将是一轮商机和更高的平均分预期。对孩子和家长们来说,可不一定是好消息。
我们需要弄清楚的是,先进的工具是不是把整个社会利益的蛋糕做大了?评价标准是不是多样化了?又是谁在运用这些工具去做什么样的事情?这才是最终能够帮我们去解决教育内卷困境的关键问题。
2.科技有科技自己的打算
纵观整个人类文明史,往往并不是教育先发展,推动了新科技的诞生和社会进步。反而是科技的突破,带来了经济发展,最后教育才跟上的。
所以, 教育从来没有引领或赶上过任何潮流,作为教育者,我们要有个客观的认知。
而科技,很可能也难以解决教育的困境,因为「科技有科技自己的打算」。
整个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每一个人的命运、甚至国家的兴衰,都裹挟在历史的周期里,经济和文化发展也都有起伏,只有科技的进步是穿越历史周期的。
不管我们身处什么样的文明之中、身居哪片大陆之上,技术发展的路径都是相似的。它不受社会、文化、甚至战乱等因素的影响,该创造的时候就出现。这位科学家不发现该技术,世界上还会有其他的科学家创造该技术,甚至还有很多技术是好几个科学家在不同的国家地区同时创造的。
技术的发展不是线性的,而是一个正反馈加速的过程,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快。如同刘慈欣在【三体】里所说,技术爆炸的过程不可逆转地在发生。技术的发展跟生物的进化其实是非常相似的,都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一元到多元。
技术与人类,一直是一种共生关系。仔细审视历史,会发现每一次社会变革都源于一门新技术的出现。我们以前一直觉得人类是科技的主人,很多探讨都是关于如何让科技更安全地为人所用。
最近我读到一个非常令人震惊的数据,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的平均智商是在下降的。
大概 1970 年之前,人类的平均智商在持续上升;然而1970年之后,计算机领域的技术开始快速发展,人类的 IQ 值竟开始逐渐下降了。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来临,让每个人的声音都可以被世界听见,乍一看个人的价值似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彰显,然而它实际造就的,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割裂和嘈杂的社会。
活在信息茧房里的人们,不再连接也无暇倾听不同的声音。有深刻价值的思想和文化产品淹没在大量快餐式的噪音中,无法引起应有的关注,也因为没有市场而逐渐凋零,悲观一点,遑论创造新的文化,「为往圣继绝学」恐怕都难以做到了。
换个角度来看,科技发展至今日,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中到底扮演了怎样的角色,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如果大家还记得OpenAI 去年的政变,其背后是两种观点的博弈——到底该让技术为人类安全服务,还是要任由其自由发展?
然而,也许这不是我们可以控制的。 人类从来不是科技的主人,人类只是科技的「父母」。 当通用人工智能出现的时刻,就是科技这种新的文明形式通过人类智慧的孕育,而降生于世的时刻。
这并不是要宣扬「反科技」主义。上个世纪80 年代,美国包括费曼在内的一群非常著名的科学家开启了一个叫做Symphony of Science 的大众科普项目,这个项目里有一句金句: " We are a way for the Cosmos to know itself ",也就是说人类的存在,只是宇宙了解自己的一种途径。
如果人类的存在意义都不过是帮助宇宙去了解它自己是谁的话,那可能我们已经走到了可以帮助宇宙去诞生下一个文明形式的时候了。
这对人类来说似乎是一个坏消息。 整个物种都要被新的文明形式取代了,还谈什么下一代的教育方式、新的工作机会?一切努力岂不是都将毫无意义?
答案是不一定。 就像每一个人都是在和他人的交流中,更好地认知了自己,在与新文明对话的过程中,我们也会对我们自己有更深刻的认识。
3.「人的意义」将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和讨论
以往的我们整日忙碌,埋头想的都是我的 KPI 怎么完成?怎么把下一节课上好?孩子怎么才能考上好大学?
人工智能的出现让每个人都多少会想想,我作为一个人的意义是什么?我与机器的区别在哪里?让整个人类社会成为一个庞大合作网络的基石是什么? 有关独立思考、伦理与道德、情感与创造性的讨论,终于开始回归。
马克斯·韦伯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就曾经有过关于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探讨:整个现代社会都在工具理性的道路上狂奔,只比更高更快更强,不问价值何在,奔向哪里。 这个趋势一直持续到了今天,可以说是大部分现代人疲累、迷茫、困惑的主要原因。
马克斯·韦伯
人工智能的出现,终于让价值理性有了战胜工具理性的可能。 当我们发现汽车一定比我们跑得快的时候,就会开始思考我为什么要跑?跑步可不可以有其他的意义?
当经济收入、社会地位不再是每一个人都要去追寻、去攀爬的唯一山峰,在我们对自己的不断反思之中,「多元价值」社会能够到来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了,「内卷」的本质困境,也许真的能够得以解决。
03
我们可以做什么?
如上所述,仅 从工具和手段的角度 ,人工智能不一定能很快改变现有的教育模式,反而可能加剧竞争;但 从文明更替的角度 ,我们确实有机会也必须重新建立社会的价值和评价体系。
此时此刻,教育者和家长们可以做什么?
刘擎教授在最近的一期访谈节目中提到:「无法确定方向的时候,做所有年代都值得做的事情。」 所以不是急于预测未来并随之改变,而是回归,回归文明的恒定价值。
除了科技,还有一个领域穿越了历史周期,那就是哲学。
哲学诞生于科学之前,起源于我们对于世界最深的好奇和思考。从公元前 800 年的轴心时代,到高度技术化的今天,人类的哲学思考从未停止,至今,哲学领域的经典命题依旧在被不断讨论。
为什么哲学问题具有恒定价值?因为它回应的是宇宙留给人类文明的终极课题,包含如何理解宇宙、理解生命的意义,也理解文明本身。
古典教育最重要的功能本就是认识自己,而不是改变命运或是阶层跃升。 站在文明交替的前夜,我们的孩子们更迫切需要的,不是如何战胜AI,而是如何沟通和合作,回归文明的本源,用最原始的好奇心去应对这个「新文明」的到来。
1.保护孩子与生俱来的好奇心
曾经有一年,我同时给一年级的孩子上科学课、给高三孩子上化学课。高中课堂的沉默对比一年级课堂的喧闹至今让我难以忘怀。
学校长达十二年的培养,是如何让孩子们眼里的光黯淡下去的?老师和家长的哪些行为,扼杀了孩子们敏锐的触角,让无限终于标准,把主体性变成了工具性?
排满的时间表,被惩罚的错误,甚至被剥夺的犯错的权力,被忽视的一次次举手,无形中传递的「成绩至上」甚至「收入至上」的价值观,日益消耗着孩子们的好奇心,也在把他们从活生生的、多姿多彩的人,推向了不得不和AI竞争的工具人。
在技能上与AI的竞争是没有胜算的,不如把时间留给好奇心吧。刚刚步入小学的小朋友有好多的问题,老师不妨在教室里放一个信箱,专程接收孩子们的问题,选一些有趣的在课上一起讨论答案。
孩子们一定会问,天上为什么要有星星?宇宙是什么形成的?宇宙的外头又是什么、外头的外头又是什么?今天再看这些问题,这恐怕是宇宙自己想要知道答案,通过一个孩子的头脑在探索吧。
「好奇问题」还可以从一堂课,变成一个校园项目,全校师生甚至家长都可以参与。不仅是提问回答,鼓励孩子们去生活中真的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还会出现新的问题,源源不断的探索会给孩子们源源不断的动力和热情。
筑桥小学的好奇来信墙
很多专家和学者都提出,为了适应人工智能的时代的来临,我们要变成会提问的那个人,那么问题从哪来?如果所有的学校都花一些时间,鼓励甚至要求和训练孩子们把他们好奇的问题提出来,相信对于教育的未来,对于人类和AI共存的远景,我们就能够有一个更加正向的预期。
因为,好问题永远比答案更加重要。
2.用哲学,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和多元价值观
世间万物的本源是什么?有没有统一的规律可以解释世界上正在发生的一切?
对于每天都在被新想法和新细胞改变的自己,到底是什么让你跟别人不一样,有了自己的独特性?
你能不能够为你的天性负责?什么是真实?你看到的世界,你所获取到的信息是真实的吗?每一个人看到的真实都是一样的吗?如何做到公平?
如果拥有了隐身魔法,你是选择要去做好事,还是选择去搞一些恶作剧?做一个好人是为了未来的回报,还是「应该」?
......
这些话题与成绩无关,与升学无关,没有统一的答案,却是回应和引导孩子们关于价值和意义的思考阶梯。
这些话题都是经典的哲学话题,也是他们可以与人类历史上的那些伟大思想平等对话的窗口。在学校里开一门哲学课,或者在家里和孩子共读一些哲学书籍,将非常有助于孩子们更好地认知自己和世界。
开学日,孩子们的问题被展示在墙上
也许哲学课结束的时候,孩子们会吵成一团,没有一个统一答案,谁也说服不了谁,但是这恰恰是孩子们最最需要的。
意识到世界是复杂的、多样的,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理解,「与他人不同」不一定是可怕的而是珍贵的,生活不是考试里的题目,一定会有一个完美正确的答案。这些对孩子们形成与人工智能合作、内心强大安宁的思维模式有非常大的帮助。
每个成年人是个孩子的时候,都曾经是一个哲学家。这些问题我们都想过,但是因为没有「用」,也无人关心,我们就不再思考了。
如果要回应人工智能的挑战, 我们必须更好地了解自己,真的走向多元价值的社会,这些思考是我们最不应该放弃的,也是最应该坚守的。
04
写在最后
上个学期,我们学校里的一堂哲学课结束之后,有一个三年级的小朋友追上我,很平淡地问了一个问题:「老师,人活着有什么意义?」当时我没有回答他,因为看似所有的人活着,都只有一个终点。
当人工智能有了自我意识,我相信它会和这个小学生有同样的疑问。如果它真的成了一种文明的形态,人工智能也会问「我活着的意义是什么」?更何况它甚至没有办法死去。
我相信为了这个答案,我们的孩子们,可以和人工智能开启一段非常美好的对话。
来源: 外滩教育(ID:TBEducation)聚焦中国K12国际化教育,致力于专业、前沿、有高度、有温度的内容。帮助学校和家长实现融合、创新、有效、以人为本的教育。
编辑:
李嘉祺
统筹:刘洁
终审:姜乃强
入驻光明网、网易、腾讯、今日头条、一点资讯等各大平台
联系我们
后台私信联系留学君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联系电话:010-67071542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