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增加名校申请时的学术优势,除了稳固课内标化成绩,越来越多学生选择参加 国际竞赛 。
参加竞赛的学生越来越多,导致市面上逐渐出现了一些 「性价比」不那么高的赛事项目 。如果将大量学习时间放在这些项目中,对学生个人发展及未来申请都帮助甚微。
参加竞赛对申请真的有用吗?采访了历年一些成功被名校录取的学生家长,在他们看来, 为什么要让孩子参加竞赛?又该参加哪些竞赛?
01
为什么让孩子参加竞赛?
竞赛,不建议从众 。是否要参加竞赛,需要 从孩子自身出发 。就像课内基础还没搭建好的情况下参加竞赛,只会竹篮打水一场空。
有人会说让孩子参加竞赛就是为了拿奖,奖项越多越好,但其实没有一所学校表示因为拿奖多就能无条件录取。
参加竞赛的根本目的是想 让孩子了解自己的学术能力,证明自己所做出的学术探索与努力 。好的竞赛成绩是锦上添花,但不是参加竞赛的唯一目的。
竞赛题目通常难度都比较大,参加竞赛对于孩子来说也是一次「 冒险 」。
能够一个人解决未知难题,这个过程可以 提高学术信心和兴趣 ,不仅对当前的标化学习有帮助,对后续申请环节,如个人文书和牛剑笔面试,也相当于提前做了规划准备。
一些赛事项目会汇集来自各地的学生,这为孩子提供了一个独一无二的平台,让他们跨越地理和文化的界限, 与同龄人交流思想、分享见解 ;
不仅能学到各种新颖学术理念和学术成果,还能深入了解多元文化的魅力, 培养合作领导、语言交流、国际意识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
02
参加竞赛时要避免哪些误区?
上文提到竞赛拿奖可算作误区之一,而另一点,就是
对参赛数量的追求
。
其实 参加的竞赛数量并不是越多越好 ,申请名校要做的准备颇多,而时间和精力有限。竞赛是标化的补充不是代替,拿到名校入场券首先由标化决定。其次,很多时候一个高含金量竞赛可以抵多个普通奖项。
在参加的赛事项目选择上,有可能 缺乏对孩子未来发展的长远规划 ,只是跟风让孩子参加竞赛,没有考虑到竞赛与未来专业选择、职业规划的关联性,这点也是误区之一。
03
如何选择适合孩子参加的赛事项目?
有着明确目标,成功规避参赛误区,尊重孩子的兴趣和意愿
,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竞赛项目即可。
如果孩子已经有了明确的未来专业方向,可以选择与该专业相关的竞赛项目。尚未确定专业方向,可以选择与孩子兴趣和能力相匹配,或一些 综合性强、能锻炼多方面能力 的竞赛。
优先考虑那些 有权威机构背书、历史悠久、影响力广泛 的项目,重视竞赛的含金量和认可度,避免参加一些商业性质浓厚、缺乏专业性的竞赛。
比如可以先寻找与院校有直接联系的竞赛项目。以物理专业为例,牛津大学物理系点名 BPHO ,在剑桥大学自然科学专业推荐的课外赛事中也出现了BPHO的身影↓:
牛津大学物理系BPhO(British Physics Olympaid),英国物理奥林匹克竞赛, 由牛津大学物理系主办 ,行政办公室也设在牛津大学物理系,是英国中学生物理竞赛中含金量超高的项目之一。
此外,数学方向的 UKMT、AMC ;化学方向的 UKCHO、CCC ;生物方向的 BBO、USABO 都是院校直接推荐或与院校有间接联系的知名赛事项目。
一些相对较为小众的赛事项目,可以通过查看 获奖比例、参赛选手分布、竞赛级别及举办方 来判断含金量;
如果参赛学生都能拿到金奖或蕞高奖项, 无法证明学生之间的学术差异 ,侧面说明这项赛事项目性价比并不高。
在备赛过程中要 鼓励孩子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 ,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正式开始进行备赛准备前,可以先留出一定的时间巩固课内学术基础,提醒孩子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
同时,也要及时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状况。鼓励孩子 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竞赛 ,将竞赛视为一次学习和锻炼的机会。如果出现过度疲劳、焦虑等负面情绪,要及时进行疏导和调整。
暑假来袭,我们提供 一系列申请规划服务 !
以未来专业为导向,帮助同学们规划国际竞赛,覆盖 AMC BBO NEC CCC STEP EPQ 等国际竞赛及科研活动,专注每一细节,精研解题思路,模拟实战不停歇!
你将获得:
⏩ 定制讲义+分类题库+教材/课程大纲+配套书单
前测阶段摸清学生自身优势和薄弱处, 确定 个人国际赛事规划路径 ,走稳第一步。
模考测试+诊断报告 ,及时了解自身学习情况便于调整学习方向。
⏩ 经验丰富的教学团队+认真负责的课后督促
学科老师 1v1跟进学习状况 , 设置赛事答疑群,定期分享学习进度,答疑解难,实现课后「保温」,搭建与家长、学生沟通的桥梁!
科学+负责 ,是我们一直以来的理念,势必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帮助大家更好实现目标,全面吸收知识点!
竞赛课程完整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