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欣欣网 > 海外

新加坡物价为什么这么贵?

2024-03-31海外

来源:猫哥的世界

要说2024年春节旅游的最热门目的地,莫过于新加坡了。

几乎所有去过新加坡的人都有一个感觉,出国了,但似乎又没完全出,因为到处都是中国人。 新加坡好不好玩,这个话题见仁见智,但几乎所有人都同意的观点就是:

新加坡物价太贵了!

随便一个破酒店,就要1000块人民币,随便一个餐厅,人均都要两三百人民币以上,可乐20块钱一听,一瓶啤酒要30块,哪怕一瓶矿泉水,也要十几块钱。

发达国家物价高咱们都知道,但哪怕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物价也没高到这个程度啊。 你看美国的可乐也不到1美元一听,折算下来也就新加坡的三分之一嘛。

那么,新加坡的物价,何德何能这么贵?

来源:veer


1

新加坡物价贵的原因


有人可能觉得,新加坡是个旅游城市啊! 旅游城市物价高点不是很正常吗?

听起来有道理,不过新加坡的物价贵,可不仅是游客能体验得到,本地人一样能体验得到。

在日常生活中,哪怕是一个新加坡中产,也经常要被物价压得透不过气。

此外,因为新加坡没有国家养老金制度,只有强制性「公积金终身入息计划CPF Life」。

这一制度不是「年轻人养老人」,而是「自己养自己」。

结果就是,新加坡的老人面对高昂的物价,根本不敢像中国老人那样在公园遛弯跳舞,而是要继续工作挣钱。

你去新加坡逛逛就会发现,到处都是满头白发、步履蹒跚的老年人。

他们是出租车司机,或者餐厅服务员,或者档口小贩,这么大岁数还要出来工作,其实都是高物价的受害者。

所以,根据英国「经济学人智库」发布的全球生活费调查报告,新加坡已经成为全球外派人员生活费最高的城市。

那么,为啥新加坡物价这么高呢?

第一个原因,因为新加坡几乎一切生活必需品,都依赖进口。

一个国家的正常运转,首先就需要农业提供粮食。 但新加坡国土面积小,可作为农业用地的面积不足1%,根本无法满足500多万新加坡人的食物需求。 新加坡人不得不自嘲: 除了空气能自给,其他都要进口,随时都有可能没饭吃。

所以,新加坡的食品结构上,除了30%的鱼类、8%的蔬菜可自产之外,其余食品,都要依赖进口。

一开始,新加坡的大部分食品尤其是蔬果和鸡蛋都来自于马来西亚。 后来为了避免单一来源带来的风险,新加坡搞了食品来源多元化,开始从几十个国家进口食品。

比如,从美国进口鸡肉、鸭肉,从中国进口食用油、鱼、蔬菜、猪肉、糖,从泰国进口水果、大米,从法国进口牛肉、牛奶,从巴西进口猪肉、牛肉和羊肉等等。

看明白了新加坡食品来源我们就会发现,除了大米供应地比较近之外,肉类供应地都很远,需要跨越大洋才能运到新加坡,那么无疑会大大提高食品的价格。 再加上新加坡对进口食品征收的关税,最终都要体现在食品价格上,导致食品价格居高不下。

我们都知道,食品价格是决定CPI的关键因素,食品价格一涨上去,就一定会传导到各行各业去。

现在知道为啥会出现2022年的时候,一个中国旅客哪怕自己扛8个行李箱,也要带226公斤的鸡肉、牛肉、猪肉进新加坡了吧? 因为新加坡的进口肉太贵了。

二是新加坡税收高。

很多人都听说,新加坡是个低税国家,所以很多企业都把总部设在新加坡,也让新加坡有了「避税天堂」的绰号。

但注意,这仅仅是 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比较低 ,但针对普通民众的消费税GST,却一直不低。

自1994年征收消费税开始,新加坡税务局已前后五次增长消费税税率。 比如从1994年4月1日开始征收消费税,起始税率为3%。 2003年增加到4%,2004年增加到5%,2007年增加到7%,2023年增加到8%,然后在2024年又增加到9%。

新加坡政府估计,到2030年,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将达到四分之一。 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减轻人口老龄化带来的财政压力,新加坡不排除下一步还会继续增加消费税。

这种消费税的直接影响,就是涨价。 比如,你花100块钱吃顿饭,除了饭钱,你还要再交10块钱的服务费,还有9块钱的消费税。

新加坡政府的理由,是大部分的消费税额是由非公民和高收入群体所支付。 这些非公民或高收入群体可以为国家的税收做出更多贡献。

为了缓解对贫困家庭可能受到的冲击,新加坡对贫困家庭进行了消费税补助券计划,避免贫困家庭入不敷出。 但问题在于,新加坡的主力人口是中产啊!

衣食住行,吃喝玩乐,各种消费都有消费税。 消费税一涨,意味着你不能任性地买买买、吃吃吃,出去吃顿烧烤,可都要仔细地掂量掂量了。

第三是富人涌入带来通胀。

最近几年,不时传出中国富豪移民新加坡的新闻。 比如红杉资本中国基金人创办人沈南鹏、高瓴资本集团创始人张磊、华住创始人季琦、海底捞集团创始人张勇夫妇、新希望二代掌门人刘畅、光伏大佬施正荣等等,都被曝出已经移民新加坡。

根据伦敦投资咨询公司Henley&Partners的统计,2022年有超过2800名百万富翁移民新加坡,比2019年的1500人要多出87%。 其中就包括字节跳动张一鸣、迈瑞医疗李西廷、冬海集团李小冬等。

为啥中国富人都往新加坡跑呢?

无非就是中美博弈大形势下,出于 资金避险 的考虑。

本来,中国富人移民的热门目的地是美国、英国之类的西方国家。 但俄乌战争打醒了中国富人,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寡头的财富掠夺吓住了太多人。

【胡润报告】总裁胡吉沃夫表示:「中国富豪意识到将自己的财产转移到美国、欧洲、澳大利亚等国家其实并不安全」。

与西方国家相比,同文同种的新加坡似乎更友好一些。 新加坡不仅 没有遗产税,而且对外来资金管理比较宽松,只设置了金额门槛。 对资金来源合法性解释要求不高,天然适合转移资产的富人们。

而且,新加坡地位超然。 虽然属于西方国家,但并不属于昂撒阵营,没准不会跟着制裁敌国富 人? 你看新加坡就 没收俄罗斯富豪的钱嘛。 所以中国富豪争先恐后涌入新加坡。

别说移民了,就连在新加坡申请家族办公室中国富豪数量更是呈井喷式增长。 2023年底,新加坡有约700个富豪家族办公室,是2017年的七倍还要多。

富人的到来,必然意味着热钱涌入新加坡,那新加坡的通胀也就成了必然会发生的事情。 不包括住宿和私人交通费用的核心通货膨胀率上扬至3.3%,全年核心通胀率则为4.2%,高于前年的4.1%。 新加坡【联合早报】调查报道称,逾八成新加坡人相信今年通胀率会继续上升。

第四是马来西亚想薅羊毛。

我们知道新加坡是一个很小的国家,淡水资源非常短缺。 虽然年降水量高达2350毫米,但因为新加坡境内没有完整的独流大河,更缺乏体量足够的湖泊。 所以每年雨季从天而降的淡水无法收集和利用,导致新加坡的人均水资源量仅有211立方米,全世界倒数第二。

19世纪的时候,新加坡本来想打造蓄水池接雨水来进行淡水供。 但随着新加坡人口的增加,蓄水池根本无法满足整个城市的喝水问题。 最后只能找马来西亚,反正那个时候马来西亚也是英国殖民地,供水不存在问题。

但是,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开始闹独立之后,供水就出问题了。

1961年,新加坡是英属的新加坡自治邦,而隔壁的马来西亚也是个半独立的联合邦。 在英国人的协调下,新加坡与马来西亚联合邦的柔佛州签订供水协议。 新加坡拥有可以每天从柔佛河抽取多达2亿5000万加仑水的权利。 同时,新加坡则会提供处理过的净水给柔佛。

说实话,这个协议,是新加坡占了大便宜。 原因很简单,水从生水到自来水,也是需要生产的! 新加坡有净水生产设备,柔佛州没有! 所以这就相当于新加坡低价从柔佛州买水,然后高价卖回柔佛州,这之间有巨大的价差。

供水协议规定,新加坡买柔佛州生水的价格是每1000加仑3马分(相当于不到1美分)。 但卖给柔佛州的时候呢? 是50马分。

后来,新加坡曾短暂加入马来西亚,但因为政治冲突宣布独立。 有关独立协定明确,马来西亚政府必须确保柔佛州政府遵守两项水供协定的条款。 同时新加坡政府也必须确保公用事业局恪守相同条款,该协定也在联合国备案。

但是新加坡在李光耀的带领下实现经济腾飞后,马来西亚就不平衡了,凭啥你低价买水,高价卖水? 如果说60年代3马分的价格可以接受,那么几十年过去了,这价是不是就不合适了?

所以马来西亚一直就指责,供水协议是在英国殖民者影响下签署的,内容条款过于偏袒新加坡! 几十年了都是3分钱不涨价,实在说不过去! 必须涨价!

新加坡这边呢? 一方面说,协议期限是99年,只要时间没到,马来西亚就必须遵守协议。 另一方面又说,自来水生产成本早就涨了,我继续50分卖给你已经是我倒贴了! 你还不满意?

双方谈不拢,所以这些年一直在打嘴仗。

2018年的时候,马哈蒂尔再次上台后,又拿这个事说事了。 「3分钱,要是在1990年代,或1930年代,这还说得过去。 但是现在,3分钱能买到什么? 他表示要对部分条款重新谈判,希望把水价提高10倍。

水这个东西是万物之源,水价如果提高了,那么不仅物价会受影响,各行各业都将带来颠覆性的成本上升。 目前虽然马来西亚还没有提水价,但是新加坡必须未雨绸缪了,出台了「国家四大水喉」计划。

简单来说,就是降低90%用水依赖马来西亚的局面,实现本地雨水、马来西亚进口水、新生水和淡化海水四大支柱并立。 但问题在于,本地雨水收集需要蓄水池,杯水车薪。

无论是新生水(处理水)还是海水淡化,都有相当高的成本,比进口水价格要高得多。 所以,新加坡为了用水安全,反而推高了水价。

近年来新加坡搞了一系列涨价措施,2023年9月27日,新加坡未来两年新加坡的水价将上涨约18%。

涨价将分为两个阶段,2024年4月1日起和2025年4月1日起分两次上调,每月用水量超过40立方米的家庭用户,则须付更高水费。 而且还将形成涨价机制,在后续几年中,新加坡还会继续上调水价。

也许新加坡是为了避免马来西亚提高水价后受到的冲击太大,让民众提前适应高水价?

2

新加坡与上海和香港的对比

对于大中华文化圈的大城市来说,上海、新加坡和香港,因为都以经济发达而闻名,所以也是很多人喜欢比较的地方。

那么,三个地方,在生活水平差不多的情况下,哪个消费最高呢?

我们不妨从衣食住行四个角度去对比一下。

我们先看看衣。

上海人以穿衣品味而闻名全国,但衣服真的不贵,有钱人可以去各大商场买衣服,一般的家庭想买便宜衣服,也有很多地方可以买。 比如七浦联富服饰市场,从上到下买一身衣服,如果你会砍价的话,也只要一百出头。 你如果连跑都不想跑,那完全可以网上买。 价格绝对让你感觉到地大物博、工业发达的好处。


香港呢?
香港虽然消费比上海高很多,但因为背靠大陆,想买便宜衣服很容易,大部分香港人会选择价格适中的快销品牌。 比如优衣库、Zara、Hollister等,一件衣服的均价大部分不会超过500港币左右。

更重要的是,香港一年中有两个大型的打折季。 一个是夏季快结束时的夏季购物季,从6月底开始到9月; 一个是冬季购物季,从11月底、圣诞节、新年期间一直到来年1月,最大折扣甚至能到三折。 很多香港人都在这个打折季疯狂扫货。

新加坡就麻烦多了。 服装价格冠绝全球,最繁华地带的衣服售价是纽约的1.5倍还多。 乌节路上的高价格的商场和精品店,都是欧洲的奢侈品牌。 就算来自马来西亚的衣服也贵得要死,所以新加坡一度被称为全球买衣服最贵的地方。

再看看食。

上海被称为美食之城,三星米其林也有,便宜的路边摊也有。 如果你不想出去吃,自己买菜做饭会更便宜。 因为靠着全国的冷链,河北张北坝上的散花菜、西蓝花、芸豆等,内蒙古的枣椒、圆椒、牛椒等以及内蒙古、甘肃、吉林、宁夏产区的番茄等可以走绿色通道直达上海。 而且上海还有崇明岛这个蔬菜生产基地,所以上海吃饭并不贵。

香港吃饭比上海要贵一些,比如在上海吃一碗面,或吃个盖浇饭,便宜点的花个二十元就可以了。 但香港,一碗面和盖浇饭,至少要35元起。

当然,这个主要原因是香港的人工和房租贵,从食材成本来说,其实并不比大陆贵多少。

如果逛逛香港的菜市场,乍一看也觉得比内地贵,但香港的计量单位和内地不一样,内地是十两制,香港是十六两制。 再算上港币和人民币汇率,所以菜价也就不算贵得离谱了。 至于海鲜和肉类,也基本和内地差不太多。

香港作为一个高消费城市,为什么菜价反而便宜呢?

这主要因为中央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港澳市场农副产品稳定供应和品质安全。 在50多年前就开通供港「三趟快车」,后来又发展到广东、湖南、湖北、河南等8个主供基地。 以湖南永州的主供基地为例,早上在1200亩蔬菜种植基地新鲜采摘的蔬菜,12点就能装车完毕,中午12点半,供港蔬菜专车发车。 6个半小时后,蔬菜冷链车到达深圳文锦渡口岸。 过关后,香港的配送车将蔬菜配送到各个超市店铺。

这些菜从农药残留到化肥施用量都有严格的标准,标准也一直都比国内的高。 且有严格的检测作为保障,所以价格要比内地蔬菜要贵一些。 但是再贵,也比新加坡的便宜多了。

在新加坡蔬菜肉类非常贵。 一斤猪肉差不多要人民币4、50元,青椒也要20元,土豆9元苦瓜14元,随便做顿饭,可能100元人民币就出去了。

那么出去吃呢? 更贵。 新加坡很多房子是没有排烟管道的,这就意味着很多家庭是没法在家煎炸烹煮,要吃饭只能出去吃。 下馆子就不要想了,随随便便都要一两百新元(1新元约合5.3人民币,大概600-1000人民币),所以只能去食阁。

食阁是新加坡的一大特色,你可以把它理解为社区食堂或者大排档。 很多新加坡人一日三餐都会在食阁解决,堪称平民餐厅。 但是哪怕这样的平民餐厅,近年来涨价也非常厉害。 以最便宜的杂菜饭为例,过去只需要20多块人民,但现在已经涨到了将近40元人民币。 如果你想吃碗拉面再点几个羊肉串,那对不起,已经冲着300人民币去了。

再看看住。

在住的方面,上海、香港和新加坡三个地方都比较贵。

当前上海住宅平均月租金为每平方米111.44元,按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7.46平方米计算,外来人口在沪平均租房支出约为每月4170元。 当然,合租会便宜一些。

你以为这很贵了? 不,和香港、新加坡相比,已经是小巫见大巫了。

在香港,大部分人如果申请不到公屋,又买不起私人房的话,那只能租房。 一般来说,在市区居住,月租1.5万港币只能租到实用面积大约30-40平米的房子。 此外,还有20多万户香港居民是居住劏房里面,根本谈不上居住品质可言。

新加坡虽然曾经以组屋制度而被人吹捧,但租房价格也一直高得离谱。 根据【2023年ULI亚太住宅可及性指数报告】显示,2022年,新加坡公寓和组屋的租金中位数高达2586美元,同比上涨了30%! 以前,在新加坡中心区域租一套房子只需要5000新元(2.6万人民币左右),但现在,7000(3.7万人民币左右)也租不到。 如果是高级公寓的话,房租直逼11500新元(6万人民币左右)。

就连新加坡的廉租房——组屋,租金也一直在飙升,一口气涨了28.5%,成保路上一套4房组屋,月租已经高达6200新元(3.3万人民币左右)。

此外还有行。

虽然上海地铁被很多人吐槽为全国最贵,但其实,上海地铁只是起步价贵。 12公里以上就已经达到了国内均价,超过18公里,价格在国内算便宜的了。 打车也基本上没超出一线城市水准,滴滴的起步价为14元,按照后续公里数不同收取不同价钱。

香港的公共交通相对来说,比内地贵,但在全球来看还可以。 起步价格在4港币左右,最高费用在三四十港币左右,香港人每月交通总花费约在500-700港币之间。

不过如果你打车的话,可能就贵很多了。 红的起步价27港币、绿的起步价23.5港币、蓝的起步价22港币。 不止过隧道要给回程车费,后备箱放行李也要收费,不过算下来,还是比新加坡要便宜。

新加坡拥车证非常贵,一个牌子都要15万新元(80万人民币左右),所以绝大部分人是乘坐公共交通。

但近年来,新加坡公共交通一直在涨价。 去年年底,地铁和公共巴士车资整体调高7%,这已经是地铁巴士连续3年上调收费。 巴士地铁涨了,德士(出租车)自然也跟着涨。 新加坡4大德士公司都已在去年年底把打车费上调,不论是起步价还是公里价,都有较大涨幅。 调高后的普通出租车起程车资为4.60元(24人民币左右)。

有人可能说我不出门,也不租房,吃饭只吃清水煮面,那哪个地方生活成本高呢? 问题是,你哪怕再节俭,水电也要用吧?

上海每吨水5.99元,每度电0.54元。

香港呢? 水价分级制,第一级首12立方米的用水量是免费的,第二级次31立方米的用水量,每一立方米的收费是4.16元,第三级次19立方米的用水量每一立方米的收费是6.45元; 第四级用水量超过前3个级别合共62立方米的用水量以后每一立方米的收费是9.05元,整体算下来并不贵。 电费比内地稍高,要1.54港元一度。

新加坡就更高了,水价从2024年4月1日起要涨到2.94新元(约15块钱人民币)一吨。 电费从2024年1月1日起,也从28.70分涨价到29.89分,差不多1.5元人民币一度。

此外,新加坡其他的消费品也比较贵。 比如新加坡的香烟价格全球第六,烟贵了,酒也不便宜,雪花啤酒都要30元人民币一瓶。 一瓶最普通的葡萄酒也要24美元,是巴黎的一倍,你去酒吧喝酒,随随便便都要花上万人民币!

衣食住行这么算下来,香港的综合生活成本,要比上海高一些,但远远低于新加坡。 为啥?

因为香港和上海都背靠一个强大且供给能力强大的国家。

上海,每天上千辆货车,走绿色通道供给日用品。 上海用的电来自西电东送,用的水来自长江水厂,用的天然气来自西气东输,任何物资都可以低成本送达。

香港市民「菜篮子」中九成新鲜蔬菜来自内地,由全国600多个备案种植基地和100多家企业生产。 仅广东一地,每天有450辆货车和十多艘船舶将各类鲜活产品和食品等生活必需品运往香港,能保证香港吃到价格低廉的食材。

香港的水电,也全部都有内地供应,水价和内地差不多。 电价虽然贵不少,但主要是因为香港的电主要来自大亚湾核电站。 核电站的建设和运营成本比较高,这些都要算进电费中去。

这样一算,保证了香港物价虽然比上海高一些,但其实和人均收入是相适应的。

所以别看乱港分子天天嚷嚷着港独,真要独立了,那未来物价一定会大幅度上升。

生活物资和水电都依赖国外的新加坡,就是前车之鉴。

3

新加坡的困境

二战之前,全世界大概有五十个国家。

二战之后,大国崩塌,全世界变成二百多个国家。

大国分裂成小国的后果就是小国经济风险大。 即使是和平时候,小国物价都比大国更高,更别提遭遇经济波动了。

美联储加息时期,东欧小国物价上涨都远超西欧。 同样,美联储的加息,中国人感觉不到什么物价上涨(相反却便宜了),但新加坡却实实在在地被拉动了一波通胀。 根据益普索(Ipsos)的调查,当被问到是否存在通胀时,有89%的新加坡人表示认同。

有人很奇怪,新加坡物价涨这么厉害,为啥新加坡的老百姓还能甘之如饴?而不是起来造反?

原因也很简单,大部分新加坡人的收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冲高物价带来的冲击。

2023年,新加坡全年实际GDP同比增长1.1%,人均名义GDP水平达到了84714美元。

这是啥概念呢?

2023年日本人均名义GDP预计为3.39万美元。 也就是说,要是按人均GDP来算,新加坡是日本的2倍多! 如此高的人均GDP推高了新加坡人的收入。

2023年,新加坡人每月税前平均工资为5197新元,大约折合2.8万人民币左右。

注意,这是平均了那些底层打工人的,新加坡的中产平均收入更高。 所以,新加坡人的收入,能承受得住高昂的物价。

但问题在于,新加坡人的收入,到底是从哪里来的? 不是因为他们工作努力,而是运气好。

新加坡有三大支柱产业, 第一就是金融。

金融赚钱大家都知道,但为啥新加坡能以金融业兴盛? 我们看看地图就会发现,世界几大金融中心,纽约、伦敦、香港/新加坡,刚好把地球分成三部分。 这样伦敦下班,纽约接棒,纽约下班,香港/新加坡接棒。 如此资金可以一天24小时在全球流动赚钱。

近些年,随着西方国家对香港的打压,香港的金融功能受限很严重。 很多金融机构迁移新加坡,助推新加坡成为了亚洲最大的金融中心,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和资本流入,为新加坡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第二是国际贸易。

新加坡自然条件很好,近海水深25米到150米之间,世界上最大的集装箱货轮可以轻松航行和靠泊。 天生就是做转口贸易的好地方,这一点上,临近长江出海口的上海都比不上。

再看看新加坡周边,其他国家的港口没有一个比得上新加坡。 所以东南亚国家的出口很多都是从当地运到新加坡,然后在新加坡换上大船出口。 这让新加坡成为了亚洲最重要的转口贸易中心,相关的转口贸易关税和服务费用就属于躺着赚钱。

第三是制造业。

同样是因为港口优势,新加坡可以靠泊大型油轮,这就为新加坡开展石化工业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现在新加坡已成为世界三大炼油中心之一、第五大成品油出口国,石化产业成为新加坡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石化行业占全国生产总值的34%。

除此之外,高附加值的电子制造和旅游业,也是新加坡赚大钱的支柱产业。

看完新加坡的产业我们就会发现,新加坡的发达,主要是因为新加坡得天独厚的条件和巧妙利用国际大形势,而不是因为新加坡人真的有多能干。

但这种毫无根基的经济结构,也让新加坡的发达和高物价,完全建立在了一座沙丘之上。 一旦国际大形势有个风吹草动,那么新加坡的经济就会很快崩溃

对新加坡来说,要永保富贵,有三个前提。 国际法,航行自由,团结的东盟。 这是李显龙在2016年8月国庆大会上说的。

国际法这一点很容易理解,大国是国际法的制定者,而小国只能依靠国际法的保障。 当时整个国际秩序是美国主导的,所以强调国际法就是强调美国的主导地位。

航行自由是因为新加坡濒临马六甲海峡,是国际重要航道。 如果航行自由没有了,新加坡可能就无法生存。

团结的东盟则是因为东盟是新加坡的立身之本。 新加坡第二任总理吴作栋就说,新加坡是一条小鱼,只有存活在鱼群当中才能够保证安全。 光靠新加坡一个小国是无法应对威胁的,必须拉着周边进行联防自保。

这三点如果归纳和升华一下,可以总结为: 美国建立起的世界秩序。

在这个世界秩序下,新加坡依靠特殊的地理位置实现经济腾飞。 同时也因为这个地理位置受到美国的「重视」以及美国在政治、军事等多方面的保护。 新加坡获得了安全,获得了发展,也获得了声望和地位。

本文来源猫哥的视界,新通移民做了部分删减,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或来源标注错误,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热文推荐



点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