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社会,我们常常以为「学二代」家庭及中产阶层家庭,因其文化优势,能够轻松培育出优秀的下一代。然而,北师大学者在多项研究中发现,事实并非如此。这些家庭在孩子的教养与成长过程中,同样面临着诸多危机、拉扯与困境。
作者:Linda
本文来源:公众号「外滩教育」
ID:TBEducation
点击卡片,预约精彩直播
前段时间,主页君看到一位博主分享:
春节带孩子出去玩,碰上高铁邻座也是家长带孩子。孩子爸妈讨论后续行程,孩子却趴在小桌板上苦哈哈地做题。
为什么大过年还这么卷呢?一聊,原来这根本不是孩子家长的本意。两口子上学时没怎么费过劲儿,觉得小小孩儿的天性就该玩,小学的那点基础现学现用足够了。
可孩子上小学后,才发现其他同学基本都能做简单加减法、认不少字、还能说英语……家长还在想辙呢,孩子上课时跟不上,已经受不了了。
邻座的妈妈感慨道:「 我们本来觉得根本用不着卷。但没想到其他孩子都在抢跑,‘不卷’反而给孩子带来了更大的压力。最后不得不给孩子‘另寻出路’ 。」
正巧,主页君也看到北京师范大学的学者早已关注到了这代硕博高学历的中产家长的教育困境。
在多年多次不同具体课题的研究中,多位学者都发现,像火车上这对爸妈一样,这代基本有着硕博学历的中产父母,眼界更开阔,自然对子女的培养给予了不少理想,希望孩子不要受困于学习的「内卷」,但 在大环境下,想要坚定地走「纯粹性教养」路线并不容易。
大部分家长寄希望于投入更多教育资源,尽可能为孩子的未来多铺一点路,并因此被迫卷入一场更隐秘的竞争中。
倾尽资源为孩子兜底,
但也不愿接受真的「触底」
这些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一群90后和00后的「学二代」,他们的 「学一代」父母均为改开后的第一代大学生,一方或双方有硕士及以上学历,而「学二代」本人则是大学在校生或毕业生。
学历和阅历让「学一代」有了更好的工作环境和更开阔的文化视野,家里的教育氛围也很浓厚。
可以说,他们因为亲身经历所以深信「读书改变命运」。但同时,他们也感受过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恐怖,等到他们为人父母时,
一方面,他们愿意竭尽全力为孩子选择和创造竞争更少的赛道;
另一方面,他们也更愿意积极关注和了解教育的理念变革,希望孩子不要完全陷入重复、枯燥的应试训练,而是在更纯粹的养育中,学得有成果,也生活得更开心。
以日益成为家长心头大事的中考为例,北京海淀区是个好学校很多,但「卷」到裂开的一个地方。
2023年,北京中考满分660分,而海淀区650分及以上的学生有205人;2022年,655分以上的学生甚至达到了517人。一分的差距都让家长心惊肉跳。
数据来源:北京教育考试院
制图:主页君
即便是清北毕业的父母,也不能拍着胸脯保证自己的高智商都遗传给了下一代。因此,很多家长也在房子上精心打算。
北漂小有成绩的C先生告诉主页君,自己业务主要在通州区,为了日后接送孩子方便,他决定在通州为孩子选择学区。
为了满足当时对纳税和社保的要求,他提前多年,把公司的注册地址改到了通州区。为了预防购房政策变化,他还另外在天津选购了一处房产,作为孩子的上学备用房。
除此以外,很多「学二代」的家长愿意花精力带孩子逛博物馆、看演出、外出旅游等,在纾解了孩子的学习压力的同时,也拓宽了孩子兴趣和视野, 看似劳逸结合,其实也有不少小心机藏在里面。
有人提前好几个月就在为孩子物色寒假、暑假的研学旅行;
有人把「平常」的爱好研究得很透彻,家长圈里讨论芭蕾已经到了「俄派重技巧,英派重兴趣」的程度;
还有人为孩子量身定制地培养一些小众兴趣,曾有爸爸分享自己女儿学习的是在国内很小众的壁球,没少带着她到全球各地参加比赛。
「学二代」的孩子们对此也有鲜明的感受,其中一个这样说道:「 小时候父母对我学习要求不高,不一定要得第一名。父母倒是鼓励我对感兴趣的东西多试试,找一找未来的兴趣方向。 」
当然这些除了给孩子带来成就感和自信心,如果孩子真的能在其中一条路上走得比其他人更远,说不定也能成为教育的新路线。
「学二代」父母们有着理性和比较开明的教育理念,但他们其实并不能够接受孩子真正地「掉队」和「触底」,所以总是陷入矛盾和拉扯中。
主页君认识的一位「佛系」好爸爸J先生,他常把「差不多就行了」挂在嘴边,却在重点班的闺女考出班里前二十名的时候慌了神。
上海G女士曾和主页君分享过自己的故事:她本升硕时由文转理,但成绩依旧出色。多年前,孩子在初中数学跟不上,她工作繁忙,最终请一位大学老师给孩子指点了几次。高维度的方法论打开了孩子的思维方式,也让孩子的数学成绩很快就有了提升,并且再没有让G女士操过心。
家长们不约而同地做出了唯一的选择:
倾尽自己的资源和精力,创造更好的教育环境,为孩子的未来铺路兜底。
但这种庇护式育儿并不是完美无瑕的,毕竟孩子的表现最重要:
他们是否能够很好的接受和消化父母的精心选择和安排呢?
矛盾中前行
极致精心养育背后的新困境
学
者们在研究中发现,尽管高知父母们不断了解教育前沿讯息,理性规划,又精心培养。
但不同家庭的仍然呈现出不同的氛围,也面临着不一样的困境。
这些境况,身为「学二代」的孩子感受最深。
1. 决定进退的那一刻,高起点意味着高压力
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显示,中国高等教育确实存在代际传递现象, 父母接受教育程度越高,子代接受高等教育概率也会越高。
但或许因为「学一代」靠教育获得的红利太多,他们面对子代教育时,总会有一种脱离理性的焦虑感。因为失败的概率再小,落在一个小家庭上,也是百分之百。
害怕跌落的心态十分常见,更具体地体现为害怕孩子「赛道」跌落。
家长为孩子谋划的不仅是进哪个大学,还提前到能不能上相应的高中、初中,甚至小学。
这个「赛道」每个家庭的定义都不太一样,但是因为父母自身的高学历和高薪工作在社会评价体系普遍被认可,更容易让他们沿着成功经验的惯性思维来「复制成功」:清北的父母大概率觉得自己的孩子至少得上清北,留过学的父母会努力让孩子走爬藤之路……
于是, 很多父母会在某个「决定进退」的关键节,将压力不自觉地传递给自己的孩子。
「我母亲很喜欢把我的成长点滴记录下来。我很庆幸自己有一个自由没有压力的童年。在别的家长为孩子报补习班的时候,母亲鼓励我做自己感兴趣的事。但在上了高中后,我不得不面对高考的竞争压力,很明显感到母亲突然加强了对我的管控。」
这是一位在读博士的经历。中学以后被迫面对父母的严控和升学压力,也是很多「学二代」孩子的写照。
「学一代」大都是家里最出人头地的那一个。这也就意味着, 「学二代」从小就被看作重点培养对象,他们不敢做「掉链子」的一代人,不得不逼得自己更优秀。
90后的「学二代」小Q,父母都是名校毕业,他还从小就听各位叔叔阿姨们说:「你看人家爹妈都是高材生,他长大一定也特别有出息」。
后来偶尔有几次好成绩,他更变成了「别人家的孩子,这让他压力很大。进了重点高中以后,他对父母安排得满满当当的学习计划毫无抵抗之力,那段时间无尽的补习模式变成他多年的噩梦。
他很恐惧自己考不上更好的学校,那样就把父母的脸面丢尽了。
威廉·德雷谢维奇(Willam Deresiewicz)在【优秀的绵羊】一书中提到:
那些看起来是天才的孩子,背后可能遭遇着‘魔鬼式’训练。‘直升机式父母’盘旋在孩子的上空,时不时施加压力,他们坚信孩子的成长需要一个严格的、有秩序的、受监督的过程,这样才能培养出应有的样子。
2. 过度追求效率的分工育儿,也带走了烟火气
论文的研究对象中,还有一类家庭也很普遍:
那些进入知名企业和互联网大厂做中高层管理的「学一代」,工作变得越来越忙碌,即便回到家里,也随时会有工作电话处理,很少有整块时间可以完全脱产来照顾孩子。
既要努力工作给孩子提供教育庇护,又要抽时间照顾辅导孩子,这些父母只能被迫选择更高效的育儿方式。
谁负责早上送孩子上学,谁负责晚上接孩子放学,谁负责辅导功课,谁负责周末带孩子,每段亲子时间都被精细规划。
当父母们各自抽出宝贵的时间完成「工作量」,却可能忽略了真正的有效陪伴,问题也随之而来。
一位博士妈妈就很苦恼:「儿子似乎一点也没有遗传我们爱学习的基因。我们给他也辅导,还给他报了补习班,每天他爸爸去送,我下班去接。我们这么辛苦,但他好像不开窍,学习成绩就是上不去。」
父母不能奢侈地留出大块时间陪伴孩子,孩子也只能在网络上维持着虚拟空间的社交亲密。
有位地产行业的妈妈告诉主页君,自己曾当场训斥儿子打人。其实,孩子是因为一直被欺负不得已才还的手,儿子整整两周没怎么说话,她才后知后觉地发觉问题,问道:「那你怎么不早告诉我呀?」「反正你也不会信我的。」一句话让她眼泪刷地淌下来了。
没有父母不关心孩子,但高效的辅导式沟通往往让孩子误以为,学业是他们和父母之间「唯一」的纽带。美国社会学家科尔曼就曾提出,「 影响子女教育成就的主因,是家长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而非社会阶层 」。没有时间、精力、情感构建的亲密关系,就无法将教育的优势传递给下一代。
还有位「学二代」受访者的回忆很让人唏嘘:「我时常觉得我们家里缺少了点什么,后来想到是烟火气。当我随爸妈回到老家时,大家围坐在一起,打打牌,唠唠家常。我觉得我们家里缺少这种热闹的感觉,虽然很‘民主’,但多少有些冷清。」
3. 过度的庇护与夸奖,养出象牙塔里的一体两面
与高效育儿相反,另外一些「学二代」家庭给予了孩子过度的庇护与夸奖。
「学一代」从小接受的教育精神是「梅花香自苦寒来」、「学海无涯苦作舟」,他们很少能够受到长辈的夸奖,反而在「打压」中奋斗向上。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深受这种教育的负面影响,到成年时多有反思。 一些父母想避免孩子有同样的经历,却不知不觉走入了另一个极端。
在养育「学二代」的过程中,他们希望孩子少辛苦些,费劲心力为孩子精选赛道,安排好孩子的饮食起居,并且在孩子心无旁骛的学习中不断给予鼓励提升他们自信心。
一些「学二代」早期的成长经历比较顺利,又因为优秀得到更多夸奖,好似得到了一个良性循环,其实也不尽然。
上海某高校的硕导F这样评价他的一位学生:「(他)确实非常优秀,知识面很广,和大家都比较聊得来。但在表达时总是会比较喜欢把关注点放在自己身上,这常常会让他错失一些向前辈学者请教学习的机会。」
还有学生说,小时候曾对钢琴很感兴趣,父母总说自己是音乐「小天才」,可听到其他小伙伴弹的曲目,才发现原来自己只是「小菜鸟」。「 父母的夸奖让我以为自己真的很厉害,而在外面则会被打回原形。 」
放在更长久的时间轴上来看,
教育的本质是陪伴孩子成长,但不太可能让他们在面对未来人生大大小小挑战时,每一次都成功。
但正是家长的过分保护和周全计划,帮助孩子避开了很多弯路和挫折,加之不断的精神鼓励和赞美,孩子容易将顺遂当作成长的常态,对成功习以为常。
长期沁润在夸奖和称赞中的「优等生」反而更容易因为批评和成绩的些许落后,感到自责和失落。 对于一些「学二代」而言,当他们进入大学,在同辈竞争中感受到落后,更容易遭受重创与打击。
申研、申博,无疑精深了学识,但对一部分「学二代」来说,这也给了他们留在熟悉的校园环境中的机会,来来缓解面对就业的畏惧、迷茫。
学二代的未来:
「子承父业」还是「另辟蹊径」?
「学一代」对「学二代」的种种养育困境,在两代人的成长经历中都有迹可循。
「学一代」多成长于乡镇的工农家庭,高考升学、甚至硕博连读,让他们的生活质量稳步向上。 这样的正向反馈,让他们希望子女也能够复制自己的成功模式,通过学习实现稳步向上的目标。
在「学二代」的养育中,父母以自己优秀的学识和眼界,对育儿的过程不断进行反思和优化。 各家父母八仙过海各显其能,使尽浑身解数为孩子铺路兜底,希望能给孩子一个「子承父业」的稳妥未来。
但「学二代」则全然不同,他们大多从小就在城市里长大,高度发达的网络、社交平台是他们天然的交流、展示空间。 他们更愿意寻求「自我认同」,更愿意去思考「我该如何更好地生活」。
父母的庇护和铺路给「学二代」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和自身能力的基础,在追求个性化的潮流下,他们更倾向于更多新鲜的体验,也包括创造与父辈不同的新价值:
有像稚晖君那样对科技感兴趣的孩子,成为了科技区up主,把自己的知识变成了一件件意想不到的产品;
有的沉迷天气变化,用尽自己的时间只为了追上风暴;
有的一头扎进非遗圈子里,成为了传统技艺的传承人……
是该「子承父业」,还是该让孩子「另辟蹊径」?
有时也困扰着「学一代」们。
不可否认,在目前的教育体系和竞争环境中,高学历和高薪工作确实有比较直接的关联。但学习、学历最终也不是生活的全部。
想想我们最终想让教育给孩子带来什么? 更丰富的人生体验、他亲手创造的无限可能,和与之息息相关的「幸福感」。或许这个也是不该被舍弃的一部分。
如今的社会,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时代。十几年的时间,大家对学业和职业的规划可能处于完全不同的方向上。所以也不必因为焦虑把非常遥远的明天「写死」。
我们今天所做的每一分努力,是让教育回归它原本的样子: 把孩子还给孩子,让孩子长成为本来该长成的样子。
就像研究者们在一篇论文最后写的,当前造成教育焦虑和内卷的困局确实一时难以改变,但如果父母能够更好地看到自身的文化魅力与价值,多和孩子沟通,多关注孩子在学业以外的成长,就可能探寻出符合孩子特点的养育路径。
在社会环境愈加包容、人才评价标准逐渐多元的支持下,这代孩子就可能作为「引领者」逐渐从教育焦虑的泥沼中走出来,传承和发展出自己的独特魅力。
参考文献:
1. 刘祎莹程猛/光环下的另一面:「学二代」的家庭图景与成长困境
2. 康永久刘祎莹/文化生产还是文化再生产?——「学一代」与「学二代」的教育冲突与反思
3. 刘祎莹/文化折叠:中国「学二代」家庭代际文化的传递与冲突
4. 魏晓艳/「学二代」现象:成为社会精英,实现阶层向上流动的必经之路?
5. 刘云杉/现在的教育,已经进入了「龟兔赛跑2.0版」
外滩教育(ID:TBEducation)聚焦中国K12国际化教育。我们致力于专业、前沿、有高度、有温度的内容。帮助学校和家长实现融合、创新、有效、以人为本的教育。
点击卡片,预约精彩直播
精彩回顾
长按复制ID添加好友, 加入英国、美国、海外高中等留学资讯分享群:
guanjia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