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欣欣网 > 情感

她们在田野里练瑜伽

2024-03-08情感

在金黄色的田野里做头式倒立,在拖拉机拉着的巨大草垛上做展臂式。寸土寸金的上海新天地,一幅巨型的海报,让每天穿行于此的都市丽人们感到疑惑不解。对于她们而言,瑜伽并不陌生,而困惑则来自,这些高难度的动作并非出自专业的瑜伽教练,也不在瑜伽教室,而是在空旷的田野之上,由一群淳朴的田间妇女们完成。

她们在「旷野」中练习瑜伽

海报中的故事,发生在河北张家口北的玉狗梁村。在这个仅仅有一百多人的小村庄里,基本是留守的老人,而其中,又以女性占了大多数。2016年,上一任村支书卢文震,将瑜伽这个兴起于城市的运动带到村里,在这之后,这项运动改变了在这里生活的每个人的生活节奏和状态。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射在冀中大地的时候,村头的喇叭会准时叫醒每个熟睡的人。不论春夏秋冬,村里练习瑜伽的姐妹们会自发地聚集在村头的广场上,这样的生活节奏,已经持续了七八年。

城市里的人似乎很难理解这种坚持。对于我们来说,如果不是上班的被动需求,没有人能够摆脱得了卧榻的强力「封印」。

阳光下,玉狗梁村的妇女们

很快,她们就列队站好,「山式」「下犬式」「侧板式」随着人群中不断变化的口令,队伍也在不断变化着形态。这些衣着迥异的妇女们就开始变换姿势,从站立到下卧,然后随着口令将身体一致转向东方,双腿绷直,右手撑地,左手高举向天空。

时值严冬,她们的动作却没有丝毫怠慢。玉狗梁村靠近内蒙古,1月冬天的早上能到零下十几度。但她们并不在意,氛围专注而凝重,直到结束令下了才能放松身体,为接下来的动作做准备。如果遇上大风没法铺瑜伽垫,姐妹们就在水泥地上练习。直到所有的动作结束,她们的表情才会放松下来,说说笑话,时不时地爆发出爽朗的笑声。

此时你去问她们坚持的原因,她们会神色轻快地告诉你:就是喜欢了,也不为个啥。

这片广场的不远处,树立着一块石碑,上面写着「中国瑜伽第一村」几个字,在这里的人看来,这是属于这个村庄特有的荣誉。这里有很多六七十岁的妇女能够轻易地倒立、劈叉、下腰,标准程度和城市瑜伽馆里的年轻教练们不相上下,如果给他们换上一身专业的服装,没有人会把他们和农村生活联系在一起。她们把自己练习的视频传到网上,收获了不少赞誉,很多网友说:「奶奶们的动作我这辈子也做不来。」

瑜伽已经融入了玉狗梁村女性的生活,与大城市无处不在的焦虑感相比,她们练习瑜伽的初衷,更多是发自内心。不被身材或是容貌焦虑所困扰,享受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的每一刻。

乡间林场、放羊草场、田间地头都能看到人们练习瑜伽的身影。村民们将拉风箱、扫院子、推磨等日常的生活动作编排进去,他们自创了一种叫「莲花花」的瑜伽体式,让玉狗梁的瑜伽有了自己的「地方特色」。

武启莲今年七十多岁了,能够轻松地做出双手撑地、躯干腾空的动作,她衣着朴素,在自家的土炕上练习的时候,被孙子拍下来传到网上,这让老太太收获了16万粉丝;秋收过后,在农田里,你经常能见到六七十岁的她们轻而易举地做出双人倒立等高难度动作。

常年的练习,对于她们身体和生活习惯的改观也是肉眼可见的。张喜英在学瑜伽之前,唯一的运动是打牌。「以前锻炼身体就是打牌。」「我们现在不打了,都去练瑜伽和直播了。」而武启莲在练习了两年瑜伽之后,折磨她多年的腰膝酸痛也再没犯过。

每年的秋收过后,玉狗梁田间就会变成新的练习场。她们日出而作,在第一缕晨光中开始练习瑜伽,然后放牛羊去吃草,在一天忙碌的农活之后,黄昏时开始瑜伽晚课,之后才是晚饭。

瑜伽和农活都不耽误

而那幅出现在上海新天地的海报也拍摄自这里。让人们看到玉狗梁练习瑜伽的女性们,有一种自然而又纯粹的力量。

这一切很乡土,很超现实,又很cool。

千禧年之后,瑜伽在中国的城市里日趋流行。它以达到身体、心灵与精神和谐统一为宗旨,符合中国新兴的中产阶级趣味和女性审美,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它在中国的乡间同样能够创造一种别样奇观,这里的人们想法更单纯,也更容易乐在其中。

摆脱「凝视」

我们为什么要运动

玉狗梁村故事的背后,我们能看到一种朴素的身体观。尊重自己的身体,发自内心地行动,不为外界因素所困扰。

反观我们所生活的城市,不管我们带着何种初衷去运动,最终都难免会陷入一些功利性的目的当中。女性追求完美的形体和让人舒适的状态本身无可厚非,但是却不自觉地陷入某种偏见的窠臼,成了主流审美的迎合者,却忽视了运动本身带来的快乐。

收获愉悦的玉狗梁女性们,恰恰从另一个层面让我们看到了运动本来的样貌,她们用朴实的方式,让我们感受到运动可以在没有任何外界压力的状态下,呈现出最自然、也最有生命力的一面。同时,似乎也为困扰我们的各种「焦虑」,提供了一种观察角度。

我们开始崇尚运动,又不可避免地将其工具化,当购买运动装备成了一种象征生活水平的攀比;盲目地追求运动场所的高端;不以健康为目的进行过量训练,抑或我们将运动当成是一种社交货币的时候,回望玉狗梁村那群可爱的女性们,我们不由得开始反思,运动真正的意义是什么。

当「减肥」和「健身」,成了女性们永恒的口头禅。运动的flag可以从冬天立到夏天,永远都是进行时,我们看似终其一生都在与「赘肉」战斗,却忘记这是否是身体真实需要的。

实际上,女性进入健身房的时间并不长。直到20世纪80年代,影星简·方达( Jane Fond )的健身操风靡一时,才正式宣告女性运动风潮的兴起。让一种全新的,充满力量和美感的女性形象走进人们的视野,并成为一种新的潮流趋势。

80年代,简·方达健身操掀起了女性运动风潮

但与之相随的,是女性在告别了一种「凝视」之后,又形成了一套新的审美方式。社交媒体时代的好身材,不再是笼统的苗条,而是由无数的「完美局部」组合而成:天鹅颈、A4腰、女团腿……从头到脚,每一个身体部位,甚至每一块肌肉都有一个近乎完美的标准。
但这样的标准,似乎也在不停地模糊着运动和健康之间的界限,同样也在扭曲着人们对于身体的认知。以「女团腿」为例,这个腿型不仅指腿细,还不能有大块明显的肌肉。更有甚者,为了纤细的小腿,去进行一种名为「小腿肌肉阻断术」的手术,而这样的手术塑造出的「病态」美感,依旧是一种社会「凝视」下的审美观。

只不过标准从一套「病畸」风,演变成了另一种所谓的「气质」风,归根结底,仍旧是一种对人身体的束缚,让女性对于运动始终保持一种功利的态度。

社会的「凝视」让女性总觉得好像身上有哪儿不够完美

这种束缚可能是更隐性的。让人追求昂贵的健身体验、用最奢侈的装备、不注重营养均衡的减脂餐、打减肥针等等,而这一切最终呈现的,是一种「健康生活」的假象。

事实上,这种「盖茨比式」的上流社会既视感,成了很多人生活的沉重负担,我们忘了如何去遵循身体的本意、感受自然。比如用双脚去丈量每一寸土地,拓展感官的边界,理解另一种生活,找回运动的快乐。

所幸,人们似乎在逐渐意识到这一点,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不再给运动设定目标,不再纠结自己的PB,不再强制自己在朋友圈营业。

我们在运动场里肆意挥汗,我们开始发现自然,并不再被所谓的「精致化」和成绩困扰;尊重身体的本能和需求;从健康的角度出发去运动;用自信取悦自己,不在乎旁人的有色眼镜,与自己的身体和解,与自然产生联结。我们希望回到运动最初的状态,找回热爱的初心,享受运动本身。

所以

喜欢不为什么

这时,我们似乎明白了新天地的那幅巨大海报的含义。海报上写的「喜欢不为什么」,恰恰代表了运动最本来的样子,不为任何目的,只是因为喜欢。而玉狗梁村的妇女们,则是这种状态最好的诠释。

她们的快乐仿佛让我们看到了自己的少年时代,彼时的我们并不会煞有介事地去做某种运动,我们随心所欲地翻墙头,丢沙包、踢毽子、跳皮筋儿,我们能对着墙踢球,也能一个拍一个乒乓球颠一天,打羽毛球也没有网。那个时候,我们好像都不把运动叫做运动。一个「玩」字就能概括一切。

而这种久违了的简单快乐,正是阿迪达斯希望传达给人们的,卸掉包袱和压力,不去理会所谓的成绩和权威,不被刻板的教条所束缚,运动,随心就好。

运动不必有负担,快乐就够了

在中国的更多地方,像玉狗梁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他们正在用实际的行动展示着运动的纯粹,因为内心的热爱而去运动。
在这个三八妇女节之际,阿迪达斯选择用玉狗梁的故事,希望和所有运动的人一同探讨,如何去感知运动最纯真的出发点。从当年的「没有不可能」到今天「喜欢不为什么」,侧面上也标志着我们对于运动认知的改变,从最初的突破自己,延伸到今天发自内心的热爱。

运动作为人类最原始的生存本能,是来自我们内心深处的渴望。从古希腊时期的马拉松演变至今,从野蛮到文明,运动贯穿了人类的发展史。但时至今日,我们给运动加上了种种附加选项,却忽视了运动本身的快乐。将之与审美、物质,或是成绩挂钩,变成一种让自己看上去很「完美」的工具。所以,我们从那些和玉狗梁一样,看似「野蛮生长」的运动样本中,能找到运动最原始的状态,一如阿迪达斯所说:喜欢不为什么。

策划丨 三联.CREATIVE

微信编辑丨 张弛

作者丨 Benjamin

设计排版丨 肖婧琦

图片来源丨 阿迪达斯、视觉中国

*文章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