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欣欣网 > 情感

想成为某个领域的高手、专家,不要被一万小时定律带偏

2024-05-17情感

我相信很多人在学习、工作、生活中都有过卡壳感的经历。

比如想精通一项技能,像撞上了铁板,怎么使劲都搞不定、学不会。

然后质疑自己、琢磨是不是方法出了岔子,网上搜索教程:我如何才能掌握这项本事?

这时候会有一个非常励志的「一万小时定律」蹦出来告诉你:

只要你在这个方面努力一万个小时,就算你没有天赋,也会成为大师。

那些教程还会列举一大堆的名人故事告诉你一万个小时定律多么正确。

搞得很多人信以为真,把这当成了人生的「救命符」,不断给自己洗脑:

我就是练得不够,等我再熬一熬、加把劲,就一定能干成。

一万小时,按照每天学8小时,每年360天,差不多三年半;

每天学3小时,每年250天,要接近十多年的时间。

先不说能有多少人能够坚持下来,就算有这么长时间的堆砌,真的会让你成为高手吗?

看看社会上的老股民,有些已经在股市上摸爬滚打了二十多年。

按这个理来说各种股票理论应该手到擒来,怎么着也得是身价过亿或者千万级别的富翁吧?

可事实怎样?大部分的老股民还在股市里栽跟头,亏得血本无归。

还有上学,从小学熬到大学,十几年的时间,学习的时间差不多也超过一万小时了。

那很多学生怎么着也得是学霸、学神级别了,可放眼望去多少人能成为学习领域的专家?

少之又少。

许多人根本没搞清楚:单纯的工作时间并不能等同于成就,而所谓的工龄更不能算作经验。

有些人去应聘,吹嘘自己有20年的工作经验,但实际上那只是20个毫无变化的年头在重复同一个模式。

换句说,就是把一年的经验复制粘贴了20次而已。

同样做一件事,有的人忙忙碌碌半辈子,结果还是原地踏步,而有些人短短两三年就就已经风生水起。

之前的文章 提到过时间是最重要、最核心的生产资料。

但为什么有些人熬了那么多年,还比不上人家短短几年的成就?

其实普通与顶尖的差别就在于干一件事的出发点和对自我要求的不同,那结果自然也会有所区别。

练习某项技能,必须带着强烈的目标感去行动,不仅要学,更要不断进化、优化,甚至要敢于进行自我颠覆式的超越。

比如一些作家、文学家,那写作水平、文学造诣很高深。

他们也想 尝试一下自媒体拍拍视频、宣传一下自己,但是发现自己可能还不如一个小网红有流量。

为什么?因为他们还在讲高深的文学知识,普通人谁能听得懂、看得进去?

但如果他们能把自己的知识、想法和日常生活结合起来,接地气,说人话,像梁永安、戴建业那样,自然就能火遍全网。

这不就是对自我的颠覆和升华吗?

那么,究竟怎样才能做到真正的进化和颠覆?

要做成一件事、掌握某项技能,第一步就是各种平台上搜索你想要的知识。

人工智能时代、互联网时代,绝大部分资料、前人总结的经验早已经堆积如山。

但是这些资料太多了,你的大脑、电脑容量都有限,所以揪出你真正需要的那一部分,那些无关紧要、杂乱无章的都扔掉。

筛选只是简单的一步,接下来,关键中的关键——归纳总结!

这里不是在那里简单堆砌知识点和观点,而是总结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

因为任何变革、 任何事物的更迭进化 ,都有其内在的轨迹。

一万次搜集,一千次筛选,一百次提炼,才是你真正掌握知识的关键。

像一些爱情剧,观众们就是希望男主人公和女主人公快速在一起,然后过起没羞没臊的生活。

但是你会发现导演、编剧们坏得很,就是不让他们在一起,制造各种矛盾、剧情来吊胃口。

最后圆满的大结局再煽情一把,让观众哭得稀里哗啦,这就是抓住了人性的规律。

有目的的学、有目的的干、边做边优化,在这个AI时代掌握某些技能可能就需要100天。

如果还抱着那一万小时的老旧理论不放,那么你在与他人竞争时,恐怕早就被别人甩在几条街之外,成了淘汰的牺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