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欣欣网 > 游戏

穆青、郭超人都数易其稿!好作品都是用心改出来的!

2024-04-09游戏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我们↓↓↓

导 读


写诗有所谓三个境界之说,新闻作品也有境界高下之分。好的新闻作品可以归纳出三重境界,精准表达、精练表达、精美表达。精编细改耐心打磨稿件,才能做出好的新闻作品。下面就跟小茶一起来看看好文章是怎么磨出来的吧!

好稿不厌改

有经验的记者知道,所有稿件在出手之前都有修改的余地。

一位新闻工作者曾感叹:哪有什么一气呵成、一挥而就、妙语连珠, 所有好作品都经历过呕心沥血; 每一篇稿件的成功都有一个笔力提升和制作过程的精致化。正所谓好文章,是苦心编改打磨出来的。

人民日报社原副总编米博华先生谈到评论文章修改时说:「修改有时比写作更重要。‘一笔准’,落笔字字珠玑,谁也吹不起这个牛。一个作者不断地修改自己的文章是个好习惯,说明他有求深求准、求新求美的追求。修改的过程是升华思想、修炼内功的过程。改得越苦,功力越有长进。思路欠通要改,表达不准要改,文字啰唆要改,句子太长要改,改而后读,读之不上口还要改。越改越好,那是一定的。」

新华社记者披露,2018年中国新闻奖特别奖作品【中国反贫困斗争的伟大决战】(新华社稿件)策划采写一年,修改了三个月;2013年中国新闻奖特别奖作品【「三西」扶贫记】(新华社稿件)修改了12遍。

当下的新闻奖作品是这样,大师级的新闻前辈写稿也不例外。

新华社高级记者周德广曾和我说起过,他1965年在新华社国内部做发稿干事的时候,几次帮着送印厂打印穆青等3人采写的【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修改稿。这篇稿件穆青先后改了7遍,打印了7遍。7遍下来,原稿「面目全非」,稿件越改越精,当新华社播发出来后便轰动全国,无数人含泪阅读、聆听。这篇名作让他这个年轻记者懂得,哪有什么一挥而就,好稿件一定是精心编改打磨出来的,这也正是新华社的专业精神和优良传统。

高水准架设通向好稿的云梯


当然,光有耐心修改打磨稿件的工匠精神,还不是产出好稿的全部,关键看你是以什么样的水准标尺去架设通向好稿的云梯。

客观上,认真修改打磨稿件,体现的是新闻工作者的政治素质、理想情怀、知识水平、文化修养和专业功底,归根到底折射的是采编人员对人民的感情、对职业的忠诚。

新华社前社长郭超人在【在写作技巧的背后】(【喉舌论】1998年9月新华出版社出版)一文中曾专门讲了他三易其稿以期体现新闻稿件时代精神的过程。现将他这段文字敬录于后:

我有这样一次亲身的经历:西藏平叛改革以前,广大农奴和奴隶普遍使用原始的木制农具生产,平叛改革以后,党中央和国务院向西藏农村供应了100多万件新式铁制农具,使西藏农业生产的面貌焕然一新。 这当然是件很重要的事实。

但是,怎样才能把这件重要的事报道好呢?这就涉及究竟怎样认识它的意义的问题。我在写第一稿时,把着眼点放在党和政府对西藏人民的关怀上,同时也写到西藏人民对党和政府的深情感激。这不能说不是一种写法,但是自己很不满意。

写第二稿时,我换了一个角度,重点突出100多万件铁制农具对西藏农业生产的促进作用,并引用了许多地方粮食产量增加的数字作为证据。看来看去,自己仍然感到没有写到点子上。第三稿,我把一、二稿的主题思想拼凑在一起,既讲党和政府对西藏人民的关怀,又讲铁制农具对西藏农业生产的促进。这一稿内容比较丰满了,但仍未跳出就事论事的圈子,虽然也涉及事情的意义,但都是表面的缺乏思想深度。

这篇总共不过几百字的稿子,却使我苦恼了很长时间。但我没有灰心,坚持不断地进行思索。渐渐地越想越深,终于我找到了这件事实最重要、最本质的内涵:按照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观点,人类历史是在社会生产力同社会生产关系不断统一又不断矛盾中前进的。生产力总是走在生产关系的前面,成为最活跃的方面。而生产力的发展又首先表现为生产工具的革新和发展。

从这个意义上说,西藏农村大批使用新式铁制农具,改变了过去使用原始木制农具生产的极其落后的状况,标志着西藏社会在推翻农奴制度以后出现的历史性的飞跃。用一句简洁的语言表达,就是一个旧时代的终结,一个新时代的开始。我认为这才是西藏农村出现100多万件铁制农具的深刻意义之所在。按照这个思路来写,结果稿件的字数虽然并未增加,但分量却大不一样了。

由此可见,当初步的采访、写作已经完成,编改过程就成为进一步提升稿件品质、「温度」和思想深度的关键。

「三有」佳作的三重境界:精准表达、精练表达、精美表达

记者的眼界决定稿件的境界。

写诗有所谓三个境界之说,好的新闻作品也有境界高下之分。我在长期的新闻工作实践中体会到,大凡「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三有」 新闻佳作也可以归纳出三重境界,这就是:精准表达、精练表达、精美表达。精编细改耐心打磨稿件,说穿了,就是追求此三重境界。

(一)精准表达:用词准、不渲染

准确是使用词汇的起码要求,新闻稿件中的语言词汇应该准确无误地表达作者所要表达的新闻事实和思想。

密苏里大学的写作教程中说,新闻报道要客观地、正确地报道新闻事实,就必须在丰富的词语中选择最准确的词,恰如其分地、毫不含糊地写出我们报道的事实,包括新闻事实的时间和数量都要给人以明晰精确的印象。

该教程强调,一切优秀作品都应具备五个特点:用词准确、清晰、与内容相适应的节奏、用过渡词句或段落把读者从一个思想引入另一个思想、对读者有感染力。

新闻报道,讲的是真实事实,写法是记录、陈述,最忌夸大其词、肆意拔高、任性渲染。曾几何时,在我们的新闻报道中,那些「轰轰烈烈」「如火如荼」「大干快上」「弯道超车」一类的形容词频频出现,人们习以为常。其实,当记者使用这一类词藻时,可能他采访积累的有用素材已穷尽了。

渲染拔高问题,是媒体记者容易犯的通病。

海伦·凯勒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中写过,有一家报纸在报道她的大学毕业典礼时刊登了这样一条消息:「这天毕业典礼的礼堂里挤得水泄不通,当然每位在场的同学都会接受毕业证书,但来宾们的目光焦点却集中在一位学生身上,她就是美丽、成绩优异却眼盲的海伦·凯勒,长久以来不辞辛劳协助这位少女的沙莉文老师也分享了她的荣誉。当司仪念到海伦·凯勒的名字时,全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这位少女不仅以优异成绩学完了大学所有课程,而且她在英国文学这门课上的表现更为杰出,因此博得了师长同学的交相赞誉。」

海伦·凯勒说:「沙莉文老师十分高兴我能够在英国文学这门课上得到高分,这完全要归功于她。可是,除了这两点事实外,报纸上的其他报道都是一派胡言。当天的来宾并没有记者报道的那么多,专程来参加我毕业典礼的朋友仅五六位而已,最遗憾的是母亲因为生病未能参加我的毕业典礼,校长只是做了例行演讲而已,并未特别提到我和沙莉文老师。不仅如此,其他老师也没有特别过来和我打招呼。另外,在我上台领毕业证书时,并未出现如报纸上所说雷鸣般的掌声。总之,毕业典礼并没有像报纸上形容的那样盛大空前。」

想当然、找噱头、夸大、渲染以吸引受众眼球,总有人能看懂一些媒体人笔下的伎俩。

为了吸引眼球,作者和编辑常常会在标题和导语中绞尽脑汁,使尽全身解数。我2005年年初撰写的【追求准确】一文中曾写道:「标题和导语集中反映着稿件的核心内容和最精华部分,一旦失准,全篇失色。

甘肃读者王增仁曾反映,某媒体2004年11月7日头版刊登的【反美武装围魏救赵,萨迈拉城血流成河】,标题中‘血流成河’渲染过分。从文中看,该城的爆炸共造成37人死亡,62人受伤。这些死亡人数还不至于出现‘血流成河’的景象。查看11月6日新华社国际通稿原文,此稿标题是【伊拉克萨迈拉市连环爆炸造成近百人伤亡】,稿件内容没有‘血流成河’一词,而且这些死伤人数是当天几个不同地方不同时间多次爆炸造成死伤人数的总和,也就是说死伤的近百人并非集中在一个地方。

所以读者认为标题渲染过分。这说明,读者对新闻事实有自己的判断能力。在新闻报道中常常有这种情况:记者采写的稿件,内容是准确的,对事实的描述是恰当的,但见报后一个过分渲染甚至耸人听闻的标题,让读者大跌眼镜,让作者诚惶诚恐。如果是批评性、问题性报道,作者十有八九要上‘被告席’。

因此,我们在制作标题、编写导语时更要时刻注意按照马克思所说的‘根据事实来描写事实’,而不能按自己的理解和想象来描写事实。」

(二)精练表达:思路清,篇幅短

精练表达是新闻写作的又一境界,而精练表达的前提是思路清晰言之有物,文字干净篇幅简短。

前述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讲的五条写作技巧有一条是「清晰」。强调记者在写出每个字之前,应该想到下述三个简明规则,使用简单句,正确运用语法,思路要清楚。我理解,就是句子简短,语法严谨,思路清楚。

美国名记者、普利策新闻奖两度获得者唐·怀特黑德说:「新闻写作中最困难的部分是什么?清楚明了!要写出一篇让读者明确无误了解你所要说明之事的稿件,这比做什么事都更困难些。我虽然也搞了40年的新闻报道工作,但是我现在仍然感到自己还在为实现清楚明了的目标而奋斗。而我懂得:清楚明了只有在把新闻写得简明扼要时才能实现, 而要做到简明扼要却并非易事。」

唐·怀特黑德的经验和体会说明,清楚明了和简明扼要相辅相成。新闻作品,要力戒篇幅冗长。思路清楚明了、语言简约节制、文字简明扼要,这样的新闻作品自然符合「删繁就简」篇幅精短的要求。浙江大学原副校长郑强在一次演讲中对同学们说,我希望你们简单一些、纯洁一些、自然一些。做人如此,写文章何尝不是这样呢!

20世纪80年代中期,新华社老社长穆青倡导写短新闻,一时间短新闻写作在新华社系统和全国新闻界迅速唱响。在我的记忆中,新华社从来就不提倡各驻地分社记者写「长篇大论」,消息稿千字以内、通讯特写类不超过2500字,就是供领导层决策参考的内参稿件一般也不能超过2000字,否则,要层层报批。

精练表达,考验的是笔力水准;言简意赅,历来是文人追求的写作境界。今天的网民有一句颇带调侃的话:「字少事大」,也是一种佐证。

鲁迅先生在复北斗杂志社一封信里曾列举了八条写文章的规则,其中有一条就讲道,「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

2006年三峡大坝建成时,我和同事张先国采写了一条仅有718字的现场短消息:【三峡大坝建成庆祝仪式只有8分钟】,这条消息占据数百家媒体的版面(时段),各类网站纷纷转载,被新华社评为当年社级好稿(最高等级)。三峡工程举世关注,大坝到顶也是各类媒体报道的重点,能否用现场白描手法,简洁明了而又历史性地呈现这一特定时刻?我们做了大胆尝试:


新华社三峡工地2006年5月20日电(记者冯诚、张先国)历经3080个昼夜浇筑而成的三峡大坝,20日14时全线建成,但建成庆祝仪式只用了8分钟。

烈日下的三峡大坝,气温高达34摄氏度。13时40分左右,前来参加仪式的大坝参建单位代表和有关专家陆续到达坝顶。仪式现场设在紧挨最后一仓混凝土浇筑区的空地上,面积比篮球场略大,没有设主席台,没有一张桌子,没有一把椅子,也没有纪念品,参加活动的代表每人领到了一瓶矿泉水。

14时整,经过34小时的连续浇筑,三峡大坝最后一仓混凝土顺利收仓,庆祝仪式开始。

在施工单位负责人报告收仓情况后,中国三峡总公司总经理李永安满怀激情地宣布:「2006年5月 20号下午两点,三峡大坝浇完最后一仓混凝土,全线达到设计高程185米!」现场顿时响起热烈的掌声。

......

大坝建成背景、庆典现场情景,通过平实简洁的语言、可触碰的视觉画面层层推进叙事,力求给人身临其境的氛围营造。之后五个简短的自然段,把庆典过程,建设者的感慨、喜悦,专家的评价,大坝右岸电站照常施工的状态一一呈现,记录下了已投资1260多亿元,历时3080个昼夜,创造了百余项「世界第一」的宏伟大坝建成的历史时刻,建构起了「简朴见证辉煌」的高阶语境。

(三)精美表达:重细节,带节奏

精美表达是新闻报道的美学追求,经营好的新闻作品,包括议题设置、创意策划、采访报道、方式创新、网页制作、视频拍摄、画面构图、 配音解说、文字说明都要熟练运用形象化的语言和文学修辞手段,追求精美境界。

新闻稿件怎样才能达到精美境界?怎样才能推出更多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精美作品?

1.重细节

在文学作品中,让人泪目的往往是细节,新闻作品也不例外。

仍以【三峡大坝建成庆祝仪式只有8分钟】为例,718字消息中大量的是现场细节描写:

仪式现场设在紧挨最后一仓混凝土浇筑区的空地上,面积比篮球场略大,没有设主席台,没有一张桌子,没有一把椅子,也没有纪念品, 参加活动的代表每人领到了一瓶矿泉水。

据记者现场录音,李永安简短有力的讲话只有466字,用了1分50秒,其间响起了四次掌声。

14时08分,庆祝仪式结束。刚刚收仓的工人们,衣服沾满了泥浆点, 脚上还穿着闷热的橡胶鞋。他们燃起鞭炮、挥舞彩旗,欢呼着、跳跃着, 把工友高高抛起,庆祝这一历史性的时刻。现场浇筑指挥邓永平说:「今天,我像结婚那天一样高兴。」

如果没有这些细节的描写,这篇稿件就有骨无肉、形同骷髅,没有温度了。

再如1998年,我在新疆分社时采写过一篇街头擦鞋工的报道:【皮鞋美容成风景】,稿件也是以典型的细节描写支撑起来的。

清晨八九点,乌鲁木齐市西北路华都商场楼前,擦鞋师傅小尹打开工具箱,支起折叠椅,开始了他一天的工作。寒来暑往,小尹的擦鞋摊已在这里经营7年了。戴着一副近视眼镜的小尹说:「7年的工龄够得上技师了,不过我们更喜欢人家叫我们皮鞋美容师!我们的职业是让人足下生辉。」

如今,在边城乌鲁木齐,这样的「皮鞋美容」摊已遍布大街小巷。建设路南口东侧的擦鞋摊有4男4女一字排开,坐在一般高的小木凳上背对马路,面朝行人。每人面前一把亮锃锃的电镀椅,上面铺一条崭新的花毛巾,顾客搁脚的小木踏也很讲究。摊主个个笑脸招人,礼貌邀客。 上前打问,方知都来自陇东农村,很看重乡风行规、手艺口碑。

落座在张姓女师傅的椅子上,搁脚说话之间,只见她双手往来如梭, 鞋子沙沙作响,洗尘、去污、上油、打蜡、亮光,几道工序转眼完成,一双鞋五六分钟就擦好了。

而最让人叹为观止的是,她在最后的亮光工序完成后,突然从口袋里掏出一块一尺多长的红绸子,在鞋子上「噌噌噌」又是一阵猛擦,然后扬手让你看:红绸子一尘不染。

其情其景,让人身心一爽。

可以看出,细节描写,必然要诉诸视觉听觉感官功能,必然要启动形象思维。换句话说,就是要记者具备视觉新闻的写作能力。

当代新闻界泰斗、新华社老社长穆青曾在20世纪80年代初专门给新华社国内部采编人员讲过「学会写视觉新闻」的课。他说:「所谓视觉新闻,无非是形象化、立体化,有典型细节生动的画面,读来有声有色,使人能够具体地形象地看到你所报道的事实的真面貌,这样我们的新闻就可以克服枯燥和概念化的缺陷,更好地适应今天这个电视发达的时代。

视觉新闻的关键在于紧扣主题,去抓事实的有特点的形象、有典型意义的形象、有立体感的形象,要运用形象思维,把生活中那些最精彩、最富有时代特色的最本质的形象摄取出来,表现出来。形象思维也是人们概括事物的一种方法,我们的许多记者还不善于运用它,甚至还没有重视它。

实际上,要学会运用形象思维概括和反映事物,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这需要有对事物非常敏锐、精辟、深刻的洞察力和选择力,还要从文学中吸取营养,我们的记者一定要学会这个本领。」

穆老的话在今天移动互联网时代仍然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2.带节奏:就是稿件行文带有节奏和旋律

有一个很重要但很少被人注意的新闻写作技巧,这就是行文的节奏和旋律。

比如看似寻常的句子、词汇,一旦带有了节奏和旋律,就能引发读者的阅读兴奋和共情。这就涉及了文学修辞手法在新闻作品中的运用。新闻写作属于文学写作范畴,文学写作中的许多修辞手法同样适用于新闻写作。

比如文章中排比句应用,就给人一种节奏和旋律的感觉,它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带动读者的阅读情感,将读者的情绪推向高潮,进而实现传播预期。【在大海中永生】堪称典范:


大海,是他革命生涯的起点:

大海,磨炼了他坚强的意志;

大海,坚定了他革命的信念;

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送向祖国的万里海疆。小平回眸应笑慰。他开创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处处气象万千,后继有人,大有希望;

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送向香港、澳门。小平回眸应笑慰。他提出的「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即将成为现实。香港回归即在眼前,澳门回归指日可待;

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送向台湾。小平回眸应笑慰。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他也是海峡两岸中国人的共同心愿,骨肉同胞终有一天会团圆;

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送向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小平回眸应笑慰。海外侨胞为祖国在改革开放中腾飞而骄傲;各国政要和人民盛赞小平:「二十世纪罕见的杰出人物」「本世纪公认的世界级领袖」「邓小平的影响超时代超国界」......邓小平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世界。

一段段排比句式,一句句感人肺腑的话语,一遍遍地唤起读者的感情跌宕,作者、读者共同呼唤一个铭刻在亿万人民心中不朽的名字,并深情地祝福他「在大海中永生」!

再以拙作【浙江大潮动陇原】导语和行文为例,也是力图将强烈的采写情感贯注于通篇稿件的节奏感,以表达甘肃向浙江学习的深刻自省和紧迫感,以期达到对受众心理、生理上的通感预期:


原稿导语:

这是一场触痛灵魂的反思。

这是一次「知耻后勇」的腾跃!

20年前,甘肃与浙江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排位上同属全国中等水平,绝对值也都相差无几。

20年后,浙江经济总量由改革开放前的全国第13位左右上升到第4位,而甘肃几大经济指标都退居全国的倒数三四位。

难道仅仅是因为地理区位的差异?

难道仅仅是因为开放程度的不同?

当9位耄耋老人将他们身临浙江考察后的反思和感悟,告白于2500万甘肃干部群众时,一场学习浙江经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浙江大潮」漫卷于千里陇原.....

稿件三个部分的小标题和开头如下:

浙江「取经」,9位使者老骥伏枥不辱使命,成为传薪播火急先锋

这是一群特殊的「取经」使者-——受甘肃省委委托,今年5月,以省人大主任卢克俭和省政协主席杨振杰为团长,组成甘肃省非公有制经济考察团,对浙江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情况进行考察。包括两位团长在内的考察团9位成员年龄都在70岁以上,有7人是已退出领导岗位的省级老干部。

这更是一段让9位老人难忘的日子.....

激情回放,省委常委会谋篇布局,誓做一篇革故创新的大文章

这是一次必将载入甘肃发展史册的特殊会议。

这是一部鸿篇巨制的开卷辞。

5月29日下午,甘肃省委书记宋照肃主持召开了省委十届四次常委会 ......

真学真动,17场报告会力撼陇原,非公有制经济前路正通

这是一场强烈的思想风暴,在甘肃与浙江巨大的发展反差中,甘肃2500万干部群众再一次深刻理解了「发展是硬道理」的历史哲理。

「听了激动,看了感动,回来不动」,这是人们形容过去许多外出考察团的顺口溜。而这次学习浙江经验,人们的评价是「真行动,行动快,动作大,后劲足」......

这篇稿件三个部分的小标题均采用了同类型的长短句式,开头部分均是排比递进,强调节奏、动感和气势,强化了内容的入脑效果,荣获2002年度甘肃新闻奖一等奖。

该书选收了冯诚多年来撰写发表的一些探讨新闻传播实务类的业务文章,以及在新闻传播业界、学界、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各类专题讲座稿等共40篇。

全书按照内容特点分编为「谈经论道」「平台引领」「案例解码」3辑。书中既有如何从做好采访记录开始筑好新闻报道「大厦之基」的得失之谈,又有如何以工匠精神苦心打磨精品佳作的从业感悟;既有策划指挥重大战役报道、深度调研报道、突发事件报道和热点舆情引导之范式探讨,又有他亲身领衔采写典型报道的案例解码。

本文选自:【有温度地记录历史】新华出版社2023年10月,原标题【好作品是以工匠精神苦心打磨出来的】,较原文有删减

作者冯诚系新华社高级记者,从事新闻工作30余年, 2019年3月受聘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编:刘娟

编辑:温佳楠

校对:李媛 毛洁

END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