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欣欣网 > 游戏

新闻系开始教AI了

2024-04-10游戏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我们↓↓↓

导 读

FLOWER CLUSTERS

饱受争议的高校新闻专业,如今可能迎来了「人工智能新闻」的新时代。

3月26日, 浙江传媒学院 在公众号上发布消息称, 将面向全校开设「人工 智能新闻」微专业。

A I+ 闻教育 此举是否可行?又会为新闻专业带来哪些可能性?


人工智能+新闻

浙江传媒学院3月26日在公众号上发布消息称,将面向全校开设「人工智能新闻」微专业。

编者按中提到,「这是一条由人工智能写作的新闻报道,并经过人工审核,确保信息无误后,与你见面。」

在这条「AI新闻」中,新京报传媒研究了解到,「人工智能新闻」微专业将于2024年至2025年第一学期面向浙传全校开放,招生对象主要是本科三、四年级学生及在读研究生,不限制专业,但要求申请者具备新闻选题策划、新闻采访与写作、新媒体内容策划与运营等专业技能。

在课程设置上,将涵盖人工智能新闻写作、人工智能短视频与直播、人工智能图像生成技术等5门主干课程。

其中,「智能媒体人机协同综合实训」课程备受关注。

该课程旨在通过师生与人工智能的协同作业,实现轻量化的人的智力参与、以人工智能为主的内容创作模式。数字新闻系主任焦俊波老师表示:「通过实训,学生将深入了解人工智能在新闻生产中的应用, 提升人机协作能力,为未来的新闻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从0起步

开设「微专业」在高校的课程设置中并非独创。

很多高校为了让学有余力的同学有机会系统、灵活地参加跨学科学习,开拓视野、培养跨学科思维,为提升社会竞争力提供支撑,会专门设立一组聚焦于某一特定专业方向或领域的课程。

一般来讲,主修专业在读期间,如果修完微专业培养方案内课程,且成绩全部合格,即可获得由微专业开设学院颁发的微专业合格证书。

微专业合格证书是额外学习经历的一种证明,但并非学位证书。

而作为「人工智能新闻」这一微专业,浙江传媒学院人工智能新闻微专业负责人、副教授王翎子表示, 这一微专业目前是全国首个AI+新闻教育的专业,「没有其他院校的模式可以参考,等于从0起步,摸着石头过河。」

新闻拥抱技术

新闻界和人工智能的最早合作始于2014年,彼时,美联社利用人工智能开始处理数以千计的企业财报。从数据处理到最终产出可供发布的新闻报道,其制作周期可用「秒」计。

对于这一类有固定操作模式且以数据分析为主要内容的新闻稿件,人工智能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对传统媒体来讲,具有颠覆性的意义。

除此以外,体育报道也是较早进入人工智能视野的新闻类别。

人工智能的应用,让体育记者可以减少对比赛结果的报道,转而发现更多更深度和独家的报道视角,一定程度上解放了记者的生产力。

而近几年,国内媒体在融媒改革中,也不断对AI技术伸出橄榄枝。

越来越多的媒体人有了自己的数字同事,这些数字记者不仅能语音播报,还可以根据内容匹配动作、表情,甚至还可以手语播报,今年两会呈集中爆发状的数字记者,仅从「拥有率」上看已经成为媒体标配。

AI是助力还是拆台

技术加持下,新闻人的路会不会越走越窄?AI是助力还是拆台?

2023年以来,越发日常化的ChatGPT和Sora的使用,开始让AI成为了「人均技能」。

而因放话「报新闻专业就‘打晕’」而上热搜的张雪峰也曾直言,在新媒体时代,传统新闻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他给出的理由是报纸杂志纷纷停刊,电视台收视率下滑,很多新闻从业者面临失业风险。而新兴的自媒体行业,看似机会众多,实际门槛很低,竞争异常激烈,能够成功的毕业生少之又少。

新媒体时代,人工智能重构了新闻生产流程,也在重塑记者的角色和职责。但不能忽略的是,新闻业本质上仍然是一种依赖人类直觉、调查挖掘能力和判断力的职业。

在已有的合作经验中,人工智能为提高新闻行业的生产效率带来了更多可能,但挑战自然并存。如何更好地使用人工智能服务新闻生产,在此时成为一门专业也就拥有了更多的合理性。

因此,王翎子称,学院希望学生能够参与到AI生产新闻的流程当中, 让学生找到最高效的工作方式,同时结合专业能力辨析新闻真伪。

文章经授权转载自「新京报传媒研究」微信公众号

主编:刘娟

编辑:蒋婷婷

校对:李媛 毛洁

END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