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欣欣网 > 历史

侍卫杀虎救了乾隆,乾隆问他要啥赏赐,侍卫:令妃身边那个胖宫女

2024-04-29历史

侍卫杀虎救了乾隆,乾隆问他要啥赏赐,侍卫:令妃身边那个胖宫女这一日,乾隆去木兰围猎(木兰围场是清朝皇家专用猎苑,位置在今河北承德)。因为那里面不止有兔子,也有各种猛兽,为了皇上的安全,乾隆身边肯定是前呼后拥,护卫扎堆。就在乾隆兴致勃勃张弓搭箭,瞄准一头小鹿,打算在侍卫面前露一手的时候,意外发生了。只听一阵阴风刮来,从树林中跳出两只吊睛白额猛虎。猛虎本来是打算吃小鹿的,看到乾隆比小鹿体积大,肉肯定也多,就放过小鹿,跃过来直扑皇上。老虎又不认得乾隆是皇上,只是觉得他穿的黄色龙袍非常显眼,两虎一使眼色,一左一右包夹了过来。

乾隆虽然是真龙天子,但他也是人形,面对真虎,他惊慌失措,乱了方寸,腿肚子开始筛糠。这时候的众侍卫也傻眼了。按说后金人(满族)是游猎民族,是听着狼吼虎叫长大的,跟猛兽打交道是后金人的强项,这些卫士们根本不会惧怕野兽。但是皇上这些保镖是在和平环境中长大的,老虎虽然不像现在稀缺,但至少在围场还是罕见的。因此侍卫们面面相觑,没有人敢向前,眼看老虎离乾隆越来越近,生命危在旦夕。危难时刻,一个侍卫挺身而出,只见他大喝一声,左手取下雀画弓,右手拿出雕翎箭,一招犀牛望月,一只猛虎瞬间倒地!另一只老虎见爱人遇害,更加疯狂,吼叫着扑过来。

说时迟那时快,这位侍卫以闪电般的速度又发一箭,只听嗖的一声响,可怜这只猛虎见了阎王。这位侍卫,就是海兰察。对于这一幕,清史中有明确记载,「海兰察二矢毙两虎」。无独有偶,地方志【布特哈志略】对此有过详尽描述,「随狩木兰,二虎入围,海兰察囊三矢从发二殪之,众诧为神勇」。意思是海兰察的囊中只有三支箭,射出两支,射倒两头老虎,命中率百分之六十七。

海兰察是什么来头,怎么能临危不惧,从容不迫射死两只老虎?海兰察,鄂温克族,满洲镶黄旗人,多拉尔氏,世世代代居住在黑龙江布特哈阿伦河。英雄大多苦出身,海兰察也是如此,从小就失去了父亲,是母亲含辛茹苦将他养育成人。海兰察小时候是个普通的孩子,并没有什么过人之处。12岁的时候,他遇到一个异人,学得一身本领。临走的时候,异人告诉他,学会的本领不能伤害良善,要为国效力。海兰察听了之后是心下茫然,那时候国家已经安定,自己如何为国效力?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效力的机会来了。这一年,位于西北的准噶尔汗国发生内讧,其中的部落首领阿睦尔撒纳战败,向清朝投降。乾隆一见大喜,趁机发起进攻,要铲除搞割据的达瓦齐军。但准噶尔汗国可不是好灭的,他们的军队都是骑兵,骑射功夫了得,已经堕落的八旗兵打起来非常吃力。因此,乾隆就在东北英勇善战的索伦族(包括鄂温克族、达斡尔族和鄂伦春族)中招兵买马。17岁的海兰察一听大喜,立即报名参军。

这时候的海兰察,只是一名普通士兵,默默无闻。由于索伦族的加盟,清军战斗力爆棚,势如破竹,很快消灭了搞分裂的达瓦齐军。这个隐患终于清除了,乾隆好不容易松了口气。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两年后,原来投降清朝的阿睦尔撒纳又造反了。其中一个叫巴雅尔的首领武艺高强,是个死硬派,搞分裂非常起劲。擒贼先擒王,海兰察看到巴雅尔的帅旗之后,单枪匹马杀了过去,以闪电般的速度到了巴雅尔身边。还没有等对方反应过来,海兰察张弓搭箭,一个「流星赶月」将其射落马下,然后生擒回营。乾隆一听抓住了巴雅尔,十分高兴,想见见擒获贼首的清军战将是谁。叫到跟前一看,大吃一惊,竟然是个乳臭未干的小毛孩。乾隆一眼就喜欢上了这个少年英雄,这样一个武艺超群的小伙子,留在自己身边安全系数不是提高了吗?于是,乾隆一纸调令,将他海兰察调到自己的身边,担任二等侍卫,还授予巴图鲁称号。巴图鲁就是英雄的意思,镇压太平天国的僧格林沁就获得过这样的称号。由此可见,海兰察确实神勇,不然乾隆也不会把他召到自己身边。

能给乾隆当武士的,自然都是顶级高手。不过按照常理,成为皇帝侍卫的,很难再有发展空间。但是时势造英雄,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大清又有事了。这一年,新疆回部白山派首领霍集占兄弟发动叛乱(大、小和卓之乱),乾隆不敢大意,派出精兵前去平定,海兰察随军参战,在战斗中再立新功。清缅之战、平定大小金川之战,海兰察一马当先,再次立下赫赫战功,其中在大小金川表现尤为可嘉。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八月,阿桂被乾隆皇帝任命定西将军平定大小金川,结果在木果木遭遇溃败后,乾隆以为是海兰察的错,下令严惩。

阿桂为其辩解说:「海兰察当兵溃时,前后拦截,未与懦卒同溃」,意思是说,在大军兵败如山的时候,海兰察挺身而出,力挽狂澜。而且在这次战斗中,海兰察表现出自己的组织才能,他目光如炬,果断建议将那些一上战场就尿裤子、贪生怕死的绿营兵全部遣散,不让他们在里面滥竽充数,扰乱军心。尽管如此,乾隆还是拿他开刀,说他平日不能申明军律,跟自己的下属像亲兄弟那样,有组织无纪律,因此「咎不能辞」,停发了他的饷银,以示处分。换了别人早就一肚子怨言,消极怠工或者干脆撂挑子了,而海兰察觉得这是乾隆在考察自己,他没有表达一点不满,也没有自暴自弃,而是任劳任怨,继续带领士兵英勇作战,让乾隆对他更加器重。战后,乾隆对他更加赏识,还将他列入紫光阁的功臣绘像中。不仅如此,乾隆还将其纳入满洲镶黄旗,直接擢升为一等内廷侍卫。值得指出的是,清朝时画像被列入紫光阁是一个军人的莫大荣耀。紫光阁位于中南海,是明清两朝皇帝演武阅兵的场所,明朝的皇帝曾经在这里观看射箭、格斗比赛。

到了清朝,这里又成为皇帝殿试中脱颖而出的武进士展示武艺和侍卫大臣大显身手的地方,名曰平台。后来又在这里建起了楼阁,取名"紫光阁"。清乾隆年间,为了维护国家的统一,清朝中央政府曾多次发兵边疆地区,发起平定叛乱的军事行动。为了奖励那些在平叛行动中立下战功的军事人员,每次军队凯旋,乾隆皇帝都要根据表现评出战斗英雄,为他们绘制画像,将其悬挂在紫光阁内。唐太宗时期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像是免洗的,一个人的像只能悬挂一个。紫光阁的画像与凌烟阁不同,战斗中只要表现神勇,就可以被多次绘制画像。乾隆时期,一共有280人列入其中。其中平定西域前、后各五十功臣;平金川前、后各五十功臣;平台湾五十功臣;"平定廓尔喀"功臣三十;总计二百八十幅。其中有人是被多次列入,海兰察就是如此,被四次被列入,在平定西域前五十功臣、平金川前五十功臣、平台湾,平定廓尔喀功臣中,均榜上有名。需要指出的是,能列入紫光阁功臣的绘像大多都是清朝将军,如:傅恒、阿桂、和珅、福康安、福长安这些大佬。

作为侍卫出身的武将,被列入紫光阁功臣绘像,是非常难得的,足见海兰察多么的神勇。不过在平定台湾的时候,海兰察已经是军事统帅,主将是福康安,他作为参赞大臣出征台湾,是福康安的助手。出征台湾的时候,海兰察已经到了知天命之年,功成名就,在一般人看来,海兰察在战斗中担任后方指挥就可以了。然而作为副帅的海兰察,在战斗中身先士卒,多次单骑出战。在关键一战中,他一马当先,冒着像飞蝗的箭矢,将叛乱首领林爽文活捉生擒。捷报传来,乾隆皇帝大喜,把自己身上的佩戴的玉坠解下来,赏赐给了海兰察。之后,乾隆还赏赐他紫缰、金黄瓣、珊瑚朝珠等物。此战结束,海兰察第三次上了紫光阁,位次第五。

五十六年(1791年),廓尔喀(今尼泊尔)在英国殖民势力的煽动支持下,与西藏大封建主势力相勾结,派出军队侵略后藏。西藏驻军寡不敌众,廓尔喀势如破竹,攻到了西藏腹地日喀则。消息传到北京,乾隆皇帝大怒,他积极调兵遣将,让刚刚收复台湾回来的福康安挂帅,前去打击侵略者。年已52岁的海兰察也马不停蹄,以参赞大臣的身份率黑龙江索伦、达呼尔兵丁千名,由青海入藏,征讨廓尔喀。次年,不可一世的廓尔喀被打得落花流水,清兵收复了所有失地。福康安和海兰察率领清军乘胜追击,一直打到廓尔喀老窝,彻底将其打趴下,向清军乞降,签订了停战协议。因为征讨廓尔喀有功,乾隆再次嘉奖,晋升海兰察为一等超勇公,下令第四次为其画像,陈列紫光阁,位次第六。

回到文章开头,乾隆见海兰察在危急关头救了自己性命,自然非常感激,就问他:「今天你救驾有功,朕要重重赏你,有什么心愿尽管说。」听皇上这么一说,旁边的侍卫们羡慕极了,他们纷纷给海兰察提建议。有的说:不如要几百两黄金。有的说:几百亩地比黄金还珍贵。也有的说:让皇上给你封个一品官。然而海兰察提出的要求出乎所有人意料:「奴才什么都不想要,只想好好保卫皇上」。听海兰察这么一说,乾隆更欣赏他了:「不行,今天你一定要说出个心愿,朕满足你。」侍卫们也悄声说:「快说吧,过了这个村,可不一定有这个店了。」「皇上既然这样说,奴才斗胆提个请求,能不能把令妃娘娘身边那个胖宫女赏赐给奴才?」

乾隆也是没料到海兰察会这样回答,先是一怔,随即哈哈大笑:「此乃小事一桩,不足挂齿,朕应允你就是。」海兰察不但神勇,而且懂政治,历史上功高震主、兔死狗烹的事多了,韩信、岳飞都是栽到了不懂政治上。海兰察极为精明,吸取了历史教训,他这样说不是信口开河,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皇上赏赐的时候,如果自己说冠冕堂皇的套话,会让乾隆觉得自己有野心,会反感、提防自己,那样就没有自己的好果子吃。如果要钱要地,说明自己贪得无厌、胸无大志。假如什么都不要,说明自己城府太深,皇上对你更加猜疑,因为人都是自私的,没有私心就是别有用心。反复掂量之下,海兰察提出让皇上给自己一个胖宫女,而不是苗条宫女。这说明自己憨厚,不好色,皇上就会更加宠爱自己,消除戒心。海兰察这样做果然收效很大,乾坤更加待见他了,皇帝要的就是既有能力,又没有城府的憨子大臣。

在廓尔喀之战后,海兰察衔至骑都尉、云骑尉。由于常年作战,海兰察身上伤痕累累,腿部也几次负伤,行走不便。为此,皇帝在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二月,专门颁发一道圣旨特准海兰察坐轿。——「向来武臣,无乘轿之例,海兰察在军前效力多年,腿有宿疾,著格外施恩,赏令乘轿。」一个月之后,海兰察在平定廓尔喀回京数月后,在家病故。乾隆皇帝打破病故不入昭宗祠之例,特准海兰察入内。——「念伊军营效力多年,身曾受伤,加恩著入祀昭忠祠,以示朕轸恤军营效力大臣之意」。同年五月,乾隆赐海兰察「武壮」称号。对一个士兵出身的海兰察来说,这已经是是莫大的荣耀了。【免责声明】:转载自其他平台或媒体的文章,本平台将注明来源及作者,但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本公众号只用与学习、欣赏、不用于任何商业盈利、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并提供相关书页证明,本平台将更正来源及作者或依据著作权人意见删除该文,并不承担其他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