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欣欣网 > 历史

相机一闪,仕途全完:晚清直隶总督端方因为拍张照片把官丢了……

2024-04-18历史

本 文 约 4000 字

阅 读 需 要 11 分 钟

1908年11月15日,执掌清帝国48年之久的慈禧太后在颐和园病逝,享年74岁。对于慈禧太后的死,清宫里有人欢喜有人愁,面对她死后留下的权力真空,朝廷内各路势力暗流涌动。但无论如何,这位权倾一时的太后的葬礼还是要风风光光大办一场的。

慈禧太后便服像屏 。来源/故宫博物院

在经过了一年的筹备后,一场大清帝国有史以来最为奢华的葬礼就隆重举行了。这场庞大的活动吸引了全世界的关注,因为她不仅在国内享有盛名,在国际上也颇具影响力。于是各方新闻人、文人墨客都想亲眼目睹这场声势浩大的葬礼究竟是什么样。而令人想不到的是,在这场葬礼中却出了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意外,并直接引发了一场政治风暴,导致朝廷重臣端方被罢黜。

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1909年11月15日,清朝政府为慈禧太后举办了隆重的「奉安」大典,所谓的「奉安」,就是指皇帝、皇后的棺材下葬入陵墓。这场慈禧太后的葬礼,耗费高达120万两白银,仅特别扎制的大法船一项,便花了20万两白银。慈禧太后的灵柩由7920人轮流抬运。送葬队伍浩浩荡荡,足足五天才走到终点——普陀峪定东陵。

定东陵 。来源/故宫博物院

在文武百官及朝中显贵的注视下,慈禧太后的葬礼即将开始。 然而,就在这一刻,一束耀眼的光芒和一声巨响突然打破了现场的宁静,部分人员以为发生了行刺,引发一阵骚动。 反应快的御前侍卫迅速扑向了可疑位置,全场所有目光也都齐刷刷瞄准了声响的发生处,一场政治风暴也随之展开。

很快,葬礼主管官、李鸿章的长孙李国杰在一份奏折中写道:

「孝钦显皇后(慈禧)梓宫(棺椁)永远奉安,山陵见有官役人等,携带照相器具,沿途拍照……梓宫将到葬普陀之时,该官役等仍在陵寝内外任意拍照,臣已不胜骇异。初三日,乃闻科尔沁辅国公博迪苏于宝城后东沙山上见该官役等仍前拍照,随即派人当场拿获……梓宫奉安之时,为臣子者抢地呼天,攀号莫及,而乃沿途拍照,毫无忌惮,岂惟不敬,实系全无心肝。」

这件震动了慈禧葬礼的案子并不复杂,被抓的两个人很快竹筒倒豆子一样全招了。他们两个是天津福生照相馆的尹绍耕和尹沧海,并没有行刺的企图,而是出于商业目的,希望拍摄葬礼场景并出售给外国人以获利。然而,这一行为在这一敏感时刻和地点发生,导致整个事情变了味。因为在审讯中,尹绍耕和尹沧海二人透露了一个事情——他们是由朝廷重臣之一的端方带进来的,这个供词非同小可,一下子将朝廷内部政治斗争的浑水给搅了起来。很快,就有人以「妨害风水、破坏灵道、偷照御容、故意亵渎」为理由,要求严惩端方等人。在强大的政治压力下,清廷军机处很快以「恣意任性,不知大体」为由,对端方予以革职处分,他就这样成了清朝历史上出任时间最短的直隶总督,尹绍耕兄弟二人也被判处十年的监禁。至此,这一事件算告一段落。

军机处。来源/故宫博物院

其实,这件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毕竟整个事情来龙去脉非常简单。就是两位普通民众试图通过合法途径赚点小钱。在慈禧太后的葬礼上,众多外国记者也参与了现场的拍摄工作,例如荷兰记者亨利·博雷尔就拍摄了大量关于慈禧太后葬礼的历史性照片。此外,北京的端华照相馆和上海的同生照相馆均获得了拍摄慈禧太后及光绪皇帝葬礼照片的许可。端华照相馆甚至制作并发行了名为【清西太后丧事录】的摄影集,为何偏偏是天津的福生照相馆出了事?很多人都为之鸣冤叫屈,所以此事一出立刻引起舆论关注。广州【时事画报】评论此事曰:

「欧美各国君后之相遍地悬挂,未尝以为亵也,今满政府则拍照一相,监禁十年。专制于此,足见一斑矣。」

不过有意思的是,在这一事件中,与尹绍耕和尹沧海的情况不同,端方的处理方式显得颇为微妙。端方并非一位普通的大臣,而是晚清时期被称为「旗下三才子」之一的托忒克·端方。他曾是清廷重点培养的对象,其个人能力在朝中极为突出。时人郑孝胥就曾评价说:

「岑春煊不学无术,袁世凯不学有术,张之洞有学无术,端方有学有术。」

托忒克·端方

端方,满洲正白旗人。曾祖父为郑亲王九门提督乌尔棍布,祖父文雅为嘉庆二十四年进士,父亲(过继)为同治帝师桂清。光绪十五年,28岁的端方正式出仕获户部员外郎(候补)一职。尽管他长时间未得到晋升,但他勤勉的工作态度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赢得了许多高级官员的认可。光绪二十四年三月,在朝廷重臣翁同龢和刚毅的保荐下,端方获光绪召见并得到皇帝青睐,很快被任命为新成立的「农工商总局」督办,任直隶霸昌道,随后在仕途上一飞冲天,成为了维新派代表人物。端方在受到赏识后工作也十分努力,曾经一日三折。值得一提的是,端方一度支持戊戌变法,但在变法失败后受到荣禄和李莲英的保护,未受株连。

同时,端方自己也非常善于随机应变,据时人苏继祖在【清廷戊戌朝变纪】中说,端方向大学士刚毅行贿,并声称自己参与新政是为了探听康有为等乱党的消息,从而获得了慈禧太后的召见。

在召见时,慈禧问端方:「外面情况如何?」端方忙奏道:「自太后训政以来,人心大定!」慈禧太后听后果然十分高兴,转头斥责光绪:「你听听!看人家怎么说的!」

随后,端方还献上了自己撰写的【劝善歌】,慈禧看后大悦,命各地张贴,广为宣传,同时又赐端方三品顶戴。后来,端方的这个【劝善歌】被人戏称为「升官保命歌」。在得到赏识后,端方出任陕西按察使、布政使、并代理陕西巡抚。这一任命让端方成为地方大员,并为他日后的仕途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后,清军迅速遭遇失败,慈禧太后和光绪帝不得不被迫「西狩」。逃到陕西时,端方早已妥善安排了慈禧太后及其随行人员的日常生活需求,这让慈禧太后对端方更加赏识。很快,端方凭借这次的「护驾之功」,累迁河南布政使、湖北巡抚、湖广总督、两江总督。在端方任职期间,他兴建教育,在湖南湖北兴建数十座新式学堂,还把自己的儿子派遣到美国留学去接受新思想。

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来源/纪录片【国宝档案】截图

除此之外,端方还办理警政﹑编练新军,创下了十几项国内第一:建立了全国最早的现代幼儿园湖北幼稚园、成立了最早的省立图书馆湖北图书馆和湖南图书馆、最早提倡全民植树、最早引进肉类卫生检疫、最早建立市民公园、筹办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工商博览会等等。凭借着这些政绩,端方愈加受到朝廷重视。1905年 (光绪三十一年) 七月,清政府为挽救危局,不得不接受维新派「立宪」的主张,挂起「预备立宪」的招牌,特派镇国公载泽、户部侍郎戴鸿慈、兵部侍郎徐世昌、湖南巡抚端方、商部右丞绍英等五位大臣分赴欧美、日本等国考察宪政。

临行之前,慈禧太后和光绪帝连日召见考察大臣,认真听取了端方演讲【立宪说略】。慈禧太后还特意问他:「新政已经实行了几年,你看还有什么该办、但还没有办的?」端方回奏:「尚未立宪。」慈禧太后 问:「立宪有什么好处?」端方说:「立宪后,皇位可以世袭罔替。」

端方影视形象。来源/电视剧【走向共和】截图

在进行国外考察期间,端方广泛接触并吸收了众多国际新思潮和先进事物。 归国之后,他撰写了【欧美政治要义】一书,对欧美多国的政治体系及相关政治制度进行了简要的梳理与介绍。 这书甚至获得了慈禧太后等顽固派的赏识。 据端方在致张之洞的信中透露,慈禧当日「殷殷以考察各国宪政为属,冀归来后施行。 是此事尚有成立之望」。

之后端方在上书【请定国是以安大计折】中阐述了自己对欧美政治考察的结论:

「东西洋各国之所以日趋强盛者,实以采用立宪政体之故。」

「中国欲国富兵强,除采取立宪政体而外,盖无他术矣!」

可以说, 端方在清末「立宪」事情上有重要影响。

光绪三十四年 (1908年) 底, 光绪皇帝与慈禧太后相继去世,摄政王载沣上台执政,新任伊始便以「足疾」为名让袁世凯离职。

袁世凯画像。来源/纪录片【探索·发现】截图

在此期间,端方在两江总督的职位上干了三年后,不久即接任为直隶总督,一举登上了个人仕途的最高峰。

而端方的一些政治举动不可避免地触及了其他政治派系的利益,特别是他在维新派与守旧派之间的中立态度,令很多人对他「闻之生厌」。慈禧太后去世后,隆裕太后更有对慈禧太后的旧部进行清洗之心,「小德张」张兰德顺势对端方发起了攻击。更重要的是,曾经提拔端方的摄政王载沣也对端方有所不满。因为端方在获得朝廷重视后,逐渐显露出对摄政王权力的觊觎,包括他在推动立宪和成立责任内阁的过程中绕过载沣频频上书,还与其政治对手袁世凯来往密切等,这些都使载沣对端方产生了警觉,认定端方已经有了不服从自己之心。

在慈禧太后的葬礼上,载沣利用拍照一事作为导火索,决定借着这个机会把端方扳倒。于是在一片对端方的指责中,载沣「大义灭亲」的选择了将端方治罪。就这样,曾经前途无量的端方以这样一种不体面的方式下了台。事实上复盘整个事件不难发现,端方在清末的朝廷政治斗争中早已无法独善其身。首先作为改革派的他就是保守派的眼中钉肉中刺,不少人都视端方为「罪该万死」的「维新余党」。同时,在维新派内部,端方也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因为他的某些「立宪」主张,成为了满清搞「皇族内阁」的重要基础,如此「立宪」令朝廷中维新派大臣发现,他们折腾半天,最后得到的不过是一个更加权贵化的权力中枢。因此,在维新派人士看来,端方是引发一系列问题的「灾祸之 始」。加之隆裕太后及 其宫廷势力对慈禧旧部的清洗……

这样看来,因为一张照片结束政治生涯的端方实在也 谈不上多「冤枉」,这结局反而 似乎是不可避免的。 清末大学者辜鸿铭曾评价说:

「端方这种人,在本质上还不算卑鄙无耻,只是道德品质被其轻率、任性和固执的自我放纵削弱和毁坏了。」

清端方行书中堂。来源/萍乡博物馆

参考文章:

【1】 【清史稿】 赵尔巽, 中华书 局。

【2】 【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 晚清民国卷】 王建朗、黄克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3】 晚清七十年】 唐德刚,岳麓书店。

*本文系「国家人文历史」独家稿件,欢迎读者转发朋友圈。

END

作者 | 郭歆

编辑 | 胡心雅 郑美玲(实习)

校对 | 古月

国历好物

足不出户畅读

【国家人文历史】杂志

点击下方图片或

长按下方图片识别二维码

把历史私教装进口袋里

「在看」的永远1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