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欣欣网 > 历史

被判无期徒刑湖北地主廖复初,他是如何沉冤昭雪的?

2024-05-16历史

—— 以下内容为广告 ——

关注微信公众号「水煮商城」查询订单、物流

前言:

1991年,时任国家副主席的王震突然收到了一封来信,来信人是在1951年因曾在国民党供职而被判处无期徒刑的前湖北大地主廖复初。

廖复初还在信中称:还记得那千担白米救命粮吗?

王震看完信件之后大惊失色,连忙命人彻查此事。

那么,这个廖复初口中的千担白米救命粮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01

危机局面无奈之举

故事还要从解放战争初期说起,当时国民党想要窃取胜利果实悍然发动内战,我军奋起反击,王震率领359旅更是取得了辉煌的战果。

不过因为武器装备的巨大差距,虽然我军连战连捷但是自身损失也很大。

所以,359旅就奉命撤到后方休整,但是天公不作美。

在359旅撤退之际突然下起了鹅毛大雪,使得部队寸步难行,可是即便是这样我军依旧还有撤离的希望。

但随着一个致命问题的出现,359旅陷入了绝境当中。

极端天气导致359旅后勤补给线出现问题,食物弹药无法正常输送到部队。

这就使得本就是弹尽粮绝之师的359旅面临着灭顶之灾。这样下去,不用国民党军队围剿,359旅自己就会先撑不住。

为了能够改变现状,部队领导只好决定从当地征集一些粮食。而这个任务也就交到了长期在当地做群众工作的李实身上。

可是接到任务的李实却显得有些发愁。

因为他明白,当地群众大部分都是受地主剥削的穷苦农民,本来就没有多少存粮。

要想养活部队需要的粮食数目又是非同小可,所以想要从当地筹集粮草只能从地主身上想办法。

好巧不巧,当地的地主一般都与国民党当局有染,所以几乎不可能给我军提供粮食。

面对李实的担忧,部队领导也是面露难色,不过就在众人一筹莫展之际,一个名字的出现打破了僵局。

这个名字便是当地地主廖家,廖家人的身份比较特殊,因为早在抗日年间,廖家曾与新四军交好,并且曾支援新四军数之不尽的枪支弹药和粮草。

所以,在359旅领导想到廖家之后,当即便决定让李实尝试去廖家借粮。

但是,李实表示廖家确实曾帮助新四军,解放战争开始之后,廖家一直在国共两党间保持中立,能够借粮的可能性不大。

不过,为了359旅官兵的生命安全着想,李实还是准备试上一试。

在李实来到廖家打听后得知,廖复初父子当时都不在家,家中管事的则是廖家老太太。

得知这个消息的李实,心顿时凉了半截,因为他对于廖家老太太的顽固早有耳闻,心想这次借粮恐怕会无功而返。

为了任务,李实还是硬着头皮在管家的带领下来到廖老太太面前,并将此行的目的告知了对方。

让李实没想到的是,廖老太太直接答应了李实的借粮请求,并询问李实想要多少。

李实顿时喜出望外,直接表示只需要千担白米即可,随即李实便写下借条交予廖老太太。

接下来廖老太太的举动,再次震惊了李实。

廖老太太当着李实的面,将借条撕掉,并且表示道就当是她捐赠给部队的。廖老太太的深明大义,让李实感激不尽,不过廖老太太也提出了自己的要求,那便是希望新中国成立之后,可以优待廖家子孙。

随后,李实便跟随管家去取粮食,在这期间李实发现,廖老太太不仅给了千担白米,还准备了大量的蔬菜和肉类,这一行为也让李实心中对廖老太太敬重万分。

359旅 最终在廖家的支持下,顺利脱离险境。

建国之后,廖家因此也得到了我党的优待,不过好景不长,1951年廖复初因「反革命罪」被判处了无期徒刑,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02

革命之家,存在污点?

1951年,为了一扫国内一些残存的那些身怀叵测居心的反动派,镇压反革命的运动展开。 在这场运动中,廖复初却意外的成为了打击对象。

原来,在解放战争期间,因为廖家是地主的原因,虽然一直保持中立,但是势必会与国民党有所牵扯。

恰好廖复初也在当地的国民党部门任职,所以廖复初也在这次行动中受到波及, 被判处了无期徒刑。

对于这一结果廖复初百口莫辩,最终只能接受了牢狱之灾。不过,由于廖复初表现优秀,在被关押了40年后,得到了提前释放的机会。

起初,当时廖复初已经年岁已高,便也不想再追究这件事,直到他回到家乡之后遇到的一件事,使得他不得不重新开始上诉。

廖复初出狱之后,本想找寻自己的家人,回到老家后却得知自己的家人为了躲避风头前往武汉落户生活。

廖复初来到武汉找到家人,准备安度晚年的时候,却因为户籍问题迟迟不能如愿。

无奈之下,廖复初只好不断地上诉,结果一直不尽人意。廖复初走投无路之际,报纸上的一篇文章引起了他的注意。

文章报道的是当年廖家帮助新四军的事迹报,这让廖复初喜出望外,原来国家从未忘记他们,这也让廖复初看到了平冤昭雪的希望。

不过,很快这个希望便破灭了,因为如果廖复初想要洗清自己的冤屈,只能找到当年的359旅首长。

可是根据廖复初的了解,359旅老旅长已经官至国家副主席,这让廖复初感觉到有些无能为力。

万般无奈之下,廖复初只好找到登记这篇报道的作者, 这篇报道的作者名为马希良,也是从359旅走出的大作家,并且马希良还因为这一成就,于359旅老旅长国家副主席王震有过几段交际。

王震也对马希良的水平赞赏有加,而这也成了廖复初洗清冤屈的重要一环。在廖复初费劲千辛万苦找到马希良并表明自己的身份后,马希良也是一脸的震惊。

他不敢想象这样一位帮助新四军的老英雄依然健在,不过在廖复初说出自己的遭遇之后,马希良也感觉到十分的愧疚,当面给廖复初道了歉。

并且面对廖复初的请求,马希良也是立马答应下来。

在得到马希良的同意之后,廖复初也写下来一封信件交予马希良,马希良也将廖复初的遭遇和请求写在心上寄给了王震。

那么,当王震看到这封信之后,又是如何解决廖复初的问题的呢?

03

王震看到信之后怎么做的?

没过多久,这封信就出现在了王震的办公桌上,在得知是马希良寄来的之后,王震便当即打开阅读。

当他读到「还记得当年的千担白米吗?」的时候,王震一脸震惊,因为他清晰的记着廖家人对新四军做出的突出贡献。

随后,王震又从信中得知了廖复初的遭遇和现状之后,当即下令重新审理此案。

最终,在王震的要求和地方政府的重新审理下,廖复初被宣告无罪,并且到了相应的补偿,户口问题也到了解决。

事后,王震表示,任何有功于国家和人民的有功之臣都不能忘记。

结语:

岁月蹉跎,廖复初最终得到了国家的肯定这一结果来之不易,但是好在他也达成了最终的目的,廖复初也可以安心的和家人共享天伦之乐。国家和人民也永远不会忘记那些对于国家和人民有功的人。

—— 以下内容为广告 ——

关注微信公众号「水煮商城」查询订单、物流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