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欣欣网 > 历史

1905年,秋瑾为何对鲁迅大骂并拔刀相向?两人究竟有什么过节?

2024-10-07历史

有人说,中国近代历史的转换,是在两个女人手里完成的,一个是慈禧,一个是秋瑾。在历史上,秋瑾对于辛亥革命的贡献是巨大的。

秋瑾,

这样一位与陶成章、徐锡麟并称为"鉴湖三杰"的传奇女性,在1905年的时候,却对同为革命斗士、新文化先锋的鲁迅先生破口大骂,乃至拔刀相向。这背后,究竟有什么不为人知的往事呢?

01-风云飘摇的年代

这段公案

发生在秋瑾和鲁迅在日本留学时期,因为日本人发布了【取缔规则】,引起许多人的不满,以秋瑾为代表的一波学生,主张全体回国。

另外一波学生则不赞成,"这些人被秋瑾在留学生会馆宣告了死刑,有鲁迅、许寿裳在内。鲁迅还看见她将一把小刀抛在桌上,以示威吓……"

1905年8月20日,在孙中山先生的带领下,中国革命同盟会在东京赤坂区正式成立,并提出了那句耳熟能详的口号:"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同时,在留日学生群体中,

革命的热情也日渐高涨,各种暗杀行动层出不穷。

日本政府为了限制中国留学生在日本的革命运动,于同年十一月二日颁布了一条【清(韩)国学生取缔规则】。"取缔"二字是日文音译,是管束的意思。

在这条规则中,日本政府规定,中国留学生"不许结社,不许作政治议论,书信必须接受检查……进入日本各高校就读,必须有清政府驻日本公使的介绍信;中国留学生的所居住的酒店、公寓等,也必须受日本政府的管束"等等一一系列限制中国留学生活动的条约。

除此之外,日本的【朝日新闻】更是直接发文,称"清国人性格放纵卑劣",引起广大留学生群体极其强烈的不满。

湖南青年学生

陈天华更是在日本东京大森海湾愤而跳海自杀,并留下【绝命书】反驳【朝日新闻】:

"二十世纪之后,有放纵卑劣之人种,能存于世乎?鄙人心痛此言,欲我同胞时时勿此语,力除四字,雪日本报章所言,举行救国之实……恐同胞之不见听而或忘之,故以身投东海,为诸君之纪念。"

陈天华用他的死号召同胞振作,字字泣血,真可谓是

"虽死之日,犹生之年。"字字诛心。

在这样的情况下,当时的留日群体迅速分化为两派。

一派是以宋教仁、秋瑾为代表的

"激进派",主张集体退学回国自行兴办学校,实行革命;另一派是以汪精卫、胡汉民为首的的

"和平派",主张忍辱求学,力学救国。而当时,鲁迅先生也在后者之列。

当时,孙中山先生已经前往美国,黄兴在内地参与暗杀活动,同盟会群龙无首,两派争执不下,谁也说服不了谁。

争论最激烈的时候,秋瑾怒发冲冠,直接拔出随身携带的倭刀,猛地插在桌上,宣判鲁迅等和平派成员的死刑,并指着他们破口大骂:"如有人回到祖国,投降蛮虏,卖友求荣,欺压汉人,吃我一刀!"

从此之后,两派团体一直争斗不休,激烈时甚至互有斗殴。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支持回国的人越来越少。有些学生因为想要继续求学,有些学生担心回国后会被清政府一网打尽……眼看陈天华的死引起的震荡渐渐散去,

愤怒的秋瑾毅然独自启程回国,投身于革命的浪潮中。

秋瑾与鲁迅之间的争执便是由此而来的。

归根结底,二人对于革命的信念和热情并无太大差别,之所以会起争执只是革命理念的不同罢了。

02-"为了革命的牺牲"

首先,作为一名女革命者,秋瑾的刚烈是众人有目共睹的,在对待革命这件事上,

她一贯的态度就是"抛头颅洒热血"式的激进,曾写下诗句"死生一事付鸿毛,人生到此方英杰。"为了革命,可以牺牲一切,这也是秋瑾在【取缔规则】后立刻要回国革命的原因之一。

秋瑾是一个

知行合一的人,为了革命,她抛下丈夫和孩子,自己变卖首饰用了半年凑齐了学费,自费东渡到日本留学读书。一个女人,在那个年代做出这样的事,完全是独一无二的,其决心可见一斑。到了日本之后,秋瑾在徐锡麟等人的介绍下,进入光复会,开始了一系列的革命活动。

在初识秋瑾时,鲁迅曾经对她有过这样的评价:"秋瑾姑娘很能干,有话当面说,语气很坚决,不转弯抹角,所以有不少人怕她。她爱唱歌,好合群,性格爽朗,而且善豪饮,讲话精辟,热心公益,所以很多人喜欢和她接近。虽然秋瑾姑娘生的秀气,但人品很高。"

可见,

鲁迅最初和秋瑾并无十分大的矛盾,相反,还十分欣赏。

但与秋瑾的激进不同,

鲁迅对于革命的观点则更加理性,他是认可牺牲的,不然也不会写下"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但同时,鲁迅对于革命者的牺牲又是悲悯的,是不认可盲目的牺牲的。

在【呐喊】中,鲁迅记录了自己和钱玄同先生的一段对话。当时,钱玄同先生创办【新青年】,希望鲁迅能够为杂志撰稿,鲁迅听完却打了比方,认为

现在的中国社会,就像是一件没有窗户的铁屋,里面有很多熟睡的人们,都会被闷死。

但是这些人从睡梦中死掉,根本感知不到死的悲哀所在。"现在你大声嚷嚷,惊起了几个较为清醒的人,让他们忍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吗?"

在鲁迅看来,当时的中国社会,沉珂重疾

,革命绝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事,他并不愿意看到革命者"无望的牺牲"。鲁迅曾经对许广平说过:

"对于社会的战斗,我是并不挺身而出的……并不劝别人牺牲什么之类者就为此……"

因此,面对【取缔规则】时,鲁迅选择"和平派",主张忍辱求学,也和他的革命观点相一致。在这一点上,秋瑾和鲁迅虽然选择的方式不同,但是对于革命的期许是一致的。

其次,秋瑾虽然在当下大骂"和平派",还将倭刀插入桌子,但其实

她并不排斥学习救国。这一点,在她写给友人的书信中也有所体现。

在王时泽【

回诸忆秋瑾】一书中,曾经记录过秋瑾写下的一段话:

"君诚能忍辱以成其学者,则辱也甚暂,而不辱其常矣……吾素负气,不能如君等所为,然吾甚望诸君之毋忘国耻也"。

可见,秋瑾知道,忍辱学习是更加困难的一个选择,但她针对的并不是所有选择留下的人,她所痛恨的,只是那些因为胆小或者懦弱而不敢回国的人。

她希望的是不论留下还是回国的人,都能够"勿忘国耻"。

03-革命者的"人血馒头"

回国后的秋瑾,

立刻开始兴办学校,创办女报。徐锡麟找到秋瑾,委托秋瑾以兴办新学为掩护,暗地里为革命的起事做准备。

于是,当时的革命党以大通学堂作为据点,开始操练,秋瑾四处联络各处会党,并编制军质,起早檄文,准备于7月6日起义,谁知被提前走漏了消息,导致清政府察觉。

1907年7月6日,

徐锡麟在安庆起义失败被捕,当场被挖出心脏,惨烈就义,年仅35岁。收到消息的秋瑾立刻连夜掩埋武器,遣散了大通学堂的学员,但是自己却坚持留守绍兴。

13日秋,秋瑾被清政府逮捕,却坚持不肯吐供。15日凌晨,

秋瑾在绍兴轩亭口刑场被枪决,留下遗言"秋风秋雨愁煞人",以身殉国,红颜喋血,令人悲愤不已。

在鲁迅的小说【药】中,牺牲的革命者"夏瑜"的人物原型就是秋瑾。革命者夏瑜英勇不屈,被军阀残忍杀害,而麻木和愚昧的中国民众根本不了解这样的革命意味着什么,认为夏瑜"发了疯,""真不成东西",华老栓夫妇为了治孩子的病甚至要吃革命者的"人血馒头"。

这篇小说

形象地描述了革命者的悲哀,因为群众愚昧,革命者的牺牲不但没有惊醒世人,反而让群众的自私性暴露无遗,甚至为了个人的利益吃革命者的"人血馒头,"享用这种悲哀。

这也暗和了当初鲁迅对于中国社会和革命的分析,革命党的牺牲如此壮烈,但却并不为群众所理解,这一点着实令人悲哀。但是中国社会并不是完全的没有希望的,一黑到底的。

在小说的最后,夏瑜的坟上被放了一个花圈,这里代表着鲁迅对于革命的希望,说明

夏瑜的死是有人懂的,革命的火不会就此熄灭。

就像秋瑾的牺牲一般,绝不是白白死掉了,而是代表了一种精神火种的延续,是中国革命的一面旗帜。也正因为有了秋瑾这样"天真"的人,这样壮烈的"失败者",才能为中国的革命带来了一缕曙光。

【免责声明】:转载自其他平台或媒体的文章,本平台将注明来源及作者,但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本公众号只用与学习、欣赏、不用于任何商业盈利、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并提供相关书页证明,本平台将更正来源及作者或依据著作权人意见删除该文,并不承担其他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