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欣欣网 > 历史

他是国务院原副总理,坚决反对「两个凡是」,女婿官至正国级

2024-05-27历史

姚依林同志早年经历十分之波折,他自幼丧父,家长里短全靠母亲一个人操持,母子俩的处境十分之艰难。从3岁时起,为了讨生活,他便跟着母亲在华南各省游走,先后在镇江、杭州、上海定居,期间吃尽了苦头。

好在他天性勤学、在学业上非常刻苦,成绩一直很优异,17岁那年,他参加了清华大学的自主招生考试,并顺利被录用,在校期间,他广泛参加各种社团活动,表现非常积极。这引起了清华校党支部的注意,党支部在对他观察了一阵子后,认为他是一个可以吸纳的对象,于是便派人和他接触,主动引导他学习共产主义思想,不久之后,姚依林便转变为一名左翼分子,并申请加入党支部。

1935年,姚依林奉命领导了著名的「129学潮运动」,在舆论上狠狠抨击了国民党的「卖国」行为,同时也向外界表明了中国青年对于抗日的坚决态度,中国的土地决不允许侵略者染指!但此举同样也招致了国民政府的忌惮,为了弹压学生运动,北平国民政府陆续逮捕了好几位比较活跃的学生代表。姚依林很快便觉察到了危险,他为求自保便火速离开北平,转往天津继续从事革命工作。

抗战爆发之后,北平和天津相继被敌人占领,党中央担心在北平和天津工作的同志的生命安全,便指示大家暂时撤出城市,转往农村地区潜伏下来,构建群众基础,发动老百姓参与到抗战中来,举民族之力对抗日本侵略者,争取自由和独立。姚遵照党中央的指示,从天津撤往冀东一带暂居,并在1938年参与领导了著名的冀东暴动,配合八路军部队开辟了冀东、平西两块根据地。

1939年,姚依林又被调到晋察冀军区工作,主管党建、后勤建设等事务。1941年,华北发生了一次严重的自然灾害,影响到了农业生产,大量农田粮食绝收或歉收,老百姓为此很是担忧,很多人甚至已经做好了逃荒的准备。而晋察冀军区党委为了稳定大家的情绪,对抗天灾,指令各军分区党委、地方党支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带领群众们开展自救运动,尽量将灾害影响降到最低。

在此期间,姚依林充分发挥带头作用,他和党委的同志们亲自上山开垦荒地,抢救性的播种粮食,同时还广泛开展渔猎活动,猎捕鱼类、野猪供大家食用、充饥,借以渡过难关。最终,在大家的努力下,根据地的老百姓终于赶在入冬之前种出了一茬粮食,解决了当下的燃眉之急。

建国后,姚被安排到国务院工作,主管商贸、财经等工作,肩负着调节经济、指导国家发展的重任。动荡爆发后,他尝试联合陈云同志稳住经济和生产力,结果却未能成功。不久之后,他被居心叵测者污蔑为「右派分子」,随即遭到批斗和关押,失去自由长达7年之久,一直到1973年,他方才复出,并重新国务院任职。

动荡结束之后,姚依林同志出任商业部长,同时还负责财经、贸易的恢复工作,1977年,当华同志提出「两个凡是」之时,姚依林旗帜鲜明的予以反对,他认为「两个凡是」是教条主义和形而上的体现,完全不符合当下国家发展的需要,更不能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最终,在他和邓公等人的努力下,「两个凡是」成为了历史。

70年代末,姚依林出任国务院副总理,同时还在计委和财经委兼任要职。80年代初,国家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之时,他亲手设计了具有社会主义特色的市场经济,让中国顺利完成了发展的转型,一跃成为东亚经济强国。80年代末,姚依林自觉完成了历史使命,于是响应中共中央的号召,退出领导岗位,开启疗养生活。

晚年的姚依林曾携妻子回老家探了一次亲,老家人民政府的干部热情接待了他,不仅请他吃了当地的特色菜肴,而且还带他游历了当地的名山大川。姚依林眼看老家越变越好,不禁打心眼里高兴,连声叫好。他在老家一共待了三天时间,之后便启程返回北京。1994年,他因病离世,时年77岁。值得一提的是,姚老的儿子后来也步入政坛,一度官至副省部级高干,而姚老女婿曾就任国家副主席,兼任政治局高干,职级为正国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