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内容为商城广告 ——
关注微信公众号「水煮商城」查询订单、物流
抗战期间,山东就和晋察冀一起组成我军模范根据地双子星。
到了解放战争期间,国军甚至还对其展开过重点进攻和围剿,从也从侧面上来看,山东确实很重要。
而山东之所以让老蒋如此忌惮,无非是两点——能产和能打。
山东在当时就是北方著名的粮仓,黄金、煤炭和铁矿等物产也很丰富,因此非常能产;至于能打,则是山东一直是我军最大的兵源地之一,解放战争就有150万山东子弟参军。
当时山东一共有5大战略区,每一个都是王炸和精锐兵源地。这五个战略区(二级军区),分别是:
渤海军区、滨海军区、胶东军区、鲁中军区和鲁南军区
那么本期,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在解放战争期间,山东这五大战略区里面,哪个最强,最能打?
山东五大战略区01
山东五大二级军区
国际惯例,在评比最强军区之前,还是先来简单了解这5大战略区。
1937年,抗战爆发之后,为了能继续有效抗日,我军也开始深入山东抗战,其中115师一部在代理师长陈光和罗帅的带领下,与山东当地的抗日武装进行整编,在1940年成立了八路军山东纵队,到了1943年,我军在山东的抗战武装进行了调整,被整编为八路军山东军区,在机构上是和晋察冀并列的——一级军区。
在抗战结束后,八路军山东军区已经是下辖八个主力师,12个警备旅、算上地方二级武装,总兵力达到27万之多,占当时我军人数的1/3左右,将山东说成是我军主要兵源地,不无道理。
而这些兵力,全部都是来自山东的五大战略区(二级军区)。
02
抗战结束后,山东基本全被我军解放
第一个,滨海军区
广义上的滨海军区,前身是滨海地委,所辖地区位于鲁东南地区,位于胶东和鲁南之间。
在1943年山东军区地方化之后,13个主力团分散到五大军区去建设地方根据地。
其中滨海军区就分到了3个主力团,分别是第4、6和13团。4团出自115师教导旅,6团则是教导2旅和滨海地方部队改编而来,13团则是教导5旅主力改编而来。
在抗战结束后,滨海军区编成2个主力师,分别是梁兴初第1师、罗华生第2师,在街道增援东北的命令之后,他们和万毅支队一起出关,合计180000人,为各军区之最。
可哪怕是尽遣主力,滨海军区的后备造血能力依然强大。
在军区司令陈士渠的带领下,也从地方部队中抽调主力重组了第1、2和3军分区,以剩下的第10和11两个警备旅组成了华野主力师之一的3纵9师。随后一部在解放战争中编成鲁中南纵队。
在诸城战役中的滨海军区部队
第二个,鲁南军区
鲁南军区其实并非山东军区独有,在这里的还有苏北陈老总这边新四军。
鲁南军区在山东8个主力师里面,只有一个第8师(号称陈军长袖子里的小老虎)。因此抽调去东北的部队,并没有鲁南军区在里面。
解放战争爆发之后,鲁南军区组成了我军王牌三纵的基干主力。在后期的华野16大主力纵队中,鲁南出身的除了三纵、鲁中南一部也是出自该军区。
第三个,鲁中军区
该军区也是我军鲁南三兄弟军区之一,在抗战时期是我军模范根据地沂蒙根据地,司令员是和许世友并称胶东双雄之一的王建安上将。
在抗战胜利后,该军区一度抽调主力之山东第3师(师长罗舜初)前往东北,在东北组成了王牌3纵7师(东野7大头等主力师之一)。
在解放战争期间,该军区贡献了华野六大头等主力纵队之一:擅长攻坚的8纵,以及鲁中南纵队一部。
第四个,渤海军区
渤海军区,在抗战期间是由清河军区和冀鲁边军区合并而成,是山东军区5大军分区里面成立最晚(1944年1月),在抗战后期和解放战争中,一直就是我军的战略大后方,在胶东保卫战后期一度是我华东军区的驻地。
抗战胜利后该军区组成的山东军区7师,在杨国夫师长的带领下出关作战,合计出兵6个团1.2万人。在解放战争后期,该军区组成了华野第10纵队,在渤海军区出身的司令员宋时轮的带领下,参加了华野几乎全部作战,因为擅长打阻击,被称为——「排炮不动,必是10纵」。
除了一个主力纵队之外,在反攻阶段,渤海军区还成立了渤海纵队,这也是渤海子弟兵组成王牌部队, 在淮海战役中担任南线阻击任务,挡住了李延年兵团的攻势。
在华野改编为三野之后的,10纵改编为第28军,渤海纵队和起义的国军一起组成33军。
抗战结束后渤海军区部队第五个,胶东军区
该军区是许世友在原先山东纵队的基础上组建而成,胶东根据地虽然之前没有我军的群众基础,但依然不妨碍其是我军最成功的根据地。
胶东根据地,广义上涵盖了胶东半岛所属区县,在抗战其实就一直是我军最稳固的根据地。
当年我们熟知的【地雷战】就是出自该根据地。
胶东军区司令许世友给部队进行动员抗战结束后,和东北隔海相望的胶东自然也出关部队的名单之列,在胶东军区副司令吴克华的带领下,胶东第6师和第5师一部,前期合计8000胶东子弟兵乘船进入辽东半岛,该部组成了后面东野4纵(东野五虎之一)。
而留守的胶东部队,以5师主力为主,加上两个警备旅,组成了山野头号主力9纵,在随后的胶东保卫战中,以两个警备旅再次组成华野13纵,在解放战争中,这两个纵队都发挥出很强的作用。
03
胶东断崖式领先,雄踞榜首
那么,山东军区这五个军区,到底哪一个实力最强,贡献最大呢?
接下来,雨田君用两个维度的对比,来一一阐述一下,五大军区的实力和贡献,看看谁才是第一。
第一点,从硬实力上来说
无论是在解放战争,还是抗战期间,胶东军区毫无疑问都是山东军区部队中贡献最大的。
在1943年的时候,当时山东的八路军,一度分为山东军区和胶东军区,从这一点就能看出该军区在五大军区中的咖位。
虽然在抗战后出关东北的队伍中,胶东才贡献8000人左右,不如滨海军区和渤海军区,位居第三。
但在后期,胶东也不断往东北补充兵员,人数达到20000人左右,在东北解放战争中,胶东对东北贡献的兵源,并不输给滨海和渤海两个军区。
胶东地区的我军二线武装力量
而相较于滨海军区在输送两个主力师后,实力大损相比,胶东军区则是体现了什么才叫——硬实力。
比如,在解放战争中,就走出了9纵和13纵,两个硬实力可以在华野排名前六的主力纵队,在华野之中9纵自然不用多说,一度是和1纵竞争华野最强主力的部队。
13纵则是后来居上,在1947年莱阳成军之后,就一直打满全场,潍县战役、济南战役功劳最大的纵队。
淮海战役包抄曹八集、围攻黄维纵队,在改编为31军之后,更是一路从南京打到厦门。直到现在其改编过来的31集团军在整编之后,仍然是我军主力13个集团军之一。
而除了上面说为东野贡献4纵,以及留守的华野9纵和13纵之外,其他部队中也有胶东军区部队的影子在里面。
比如,三野32军,就是以第三次编成的5师和6师组成。
也就是说,胶东军区为华野贡献了3个纵队(2个王牌),比渤海军区的两个纵队(渤海纵队和10纵),以及鲁南三兄弟军区的3纵和8纵都要多。
而除了这些之外,胶东军区还有很多主力团级单位充入其他纵队之中。
比如1纵的3个团,就是从胶东军区的西海和东海军分区补入;2纵补入一个团;3纵7师和8师各有一团是从莱阳补入(属于胶东军区);7纵61团是来自胶东。
因此,从硬实力上来看,胶东军区在解放战争中是作为华野山东部队的一面旗帜。
在解放战争期间,胶东共发动5次大规模参军活动,共有40万胶东子弟兵加入到我军
解放战争期间有40万胶东子弟兵上战场第二点,解放战争发展贡献
其实在这一点上鲁南三兄弟军区就比较吃亏了。
在1947年初,老蒋决定调集40多万大军对我山东解放区进行了重点进攻,而当时的方向就是在津浦路和陇海路沿线,而两个铁路线旁边正好就是鲁中、鲁南和滨海地区。
当时的华野在陈老总和粟裕的带领下,决定以空间换胜利的打法,因此当时我山东首府临沂也相继被国军占领,不过粟裕的这招牵着敌人鼻子走战术(耍龙灯),也取得了鲁南、莱芜和孟良崮战役的大胜。
可大胜的代价就是,这三个根据地很大程度遭受了国军的破坏。
特别是滨海和鲁南两个军区更是从此成为主战场,这也导致了我军在这三个军区只能作为战区,而不能发展。
这也导致了在发展实力上,这三个军区是自然要弱于渤海和胶东军区的。
04
沂蒙根据地,在解放战争期间打的很艰苦
而胶东和渤海,作为山东真正的「大后方」,也承担着这个中流砥柱的作用。
胶东在抗战时期,发展就是山东最好,这一点毋庸置疑。
1944年,胶东的我军骨干和干部就达到了4.9万人,占全省的43%,比第二的渤海和滨海加起来还要多,在人口和管辖上,山东根据地1万个村庄,胶东就有8000个,行政单位管辖的人口达到442万,占全山东地区的59%,革命老区数量,224个,第二名的渤海121个,鲁中95个。
胶东根据地下面的烟台1946年胶东粮食收入占山东的39.1%,比鲁南和渤海加起来还要多。大名鼎鼎的胶东兵工厂更是支撑起华野弹药消耗的2/3以上。
除了建新兵工厂的炮弹,就属胶东产更让粟裕能在淮海战役打出67万发炮弹。
而正是基于这个,所以国军在1947年秋展开了胶东攻坚作战, 范汉杰亲率胶东兵团对我根据地展开进攻?
可胶东仅用不到3个月不仅化解了范汉杰的进攻,更是将国军全部赶出根据地,这个是底蕴和实力的展现。
胶东兵工厂
综合这几点上来看,在五大军区中,胶东无论是硬实力的兵力、编成纵队的战斗力,都是要在其他几个军区之上,再加上地理位置以及抗战期间的底蕴,让胶东军区成为五大军区之首。
—— 以下内容为商城广告 ——
关注微信公众号「水煮商城」查询订单、物流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