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到地主这个词,仿佛天生带着一些贬义,好像这群人是仗着自己有钱,就会欺压贫苦百姓。然后再靠压榨百姓,来赚取更多的金钱。但其实也有些地主他们是善良的,对待百姓也都愿意照顾与救济。
但地主只存在于过去,1949年后,地主便销声匿迹。当年这些地主们的田地,已经被国家做主分给了贫苦的百姓。在此过程中,在一个地主家里,一个由朱德写下的100大洋的欠条被找了出来。大家对此很是惊讶,当朱德知道这件事后,立刻通知手下的人接他到北京来。
雪中送炭的100大洋。
朱德我们都知道,他是为了国家,奉献毕生精力的英雄人物。那么他为什么还会欠下这100大洋呢?这还要从在国外留学的经历说起。朱德出生在四川省的一个普通家庭,虽然当时社会并不安定,但他还是有机会去读书学习。
很早的时候,他便加入组织,并且进入了部队,参与了许多战斗。 比如反对袁世凯推崇帝制的战争,但是此时的他对于未来应该走一条什么样的路,其实还比较迷茫的。直到五四运动之后,他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找到了自己真正的理想。 于是他为了寻求真理,选择远赴德国。
在德国的日子里,他学到了很多东西,也结识了很多有识之士。朱德在德国读大学时,学的是哲学系。可是他对军事方面更感兴趣, 然而当时德国也在内乱,他也加入其中。 可他却被当地的警局抓了起来,身处异国他乡,没权没势,还成为了德国警察的眼中钉,遭到了德国政府的驱逐,让他很无助。
但他的情况被组织知晓了,在组织的安排下,他准备去往苏联。可有个关键问题, 德国与苏联相距甚远,路费很贵,所以他根本拿不出来 。但德国已经给他规定了离开的时间,如果超时他很可能会面临被监禁。正当他为钱发愁时,有人主动借给了他100大洋, 这个人便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地主,名叫傅德辉。
有着报国理想的富家子弟
傅德辉其实在德国的时候和朱德是同学,但他们两人能够接触到的机会并不多。傅德辉也是一个为了能够挽救自己国家,而出国学习的人。可是他和朱德却不一样, 朱德是通过思想和军事上的救国,而傅德辉则是寄希望于实业。
傅家世世代代都居住在四川,一直在此地经商,在当地他家是数一数二的大财主, 所以傅德辉的是个名副其实的富家少爷。傅德辉作为家里的小儿子,备受长辈重视,自小便被送去了当地最好的学堂,接受教育。后来他不负众望,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北大,接着又出国留学。
以他的眼光来看,祖国之所以会被欺负,是因为经济落后。所以他出国留学是为了学习经商之道,但和他一起出国的人中还有一些人是为了思想,比如朱德。他很佩服他们,于是在得知朱德遭遇困境时,几经辗转联系到了朱德。朱德得知他愿意借自己100大洋时十分感激,二人借此机会也深刻的聊了一下祖国的现状。
傅德辉对于朱德的想法表示赞同,也表示支持他,希望朱德能够在苏联学有所成,然后回国来报效祖国。 但他们的缘分也就仅维持了这短短的一阵子,在1925年的时候,朱德去往了苏联。而傅德辉在不久之后也回到了中国,两个人再没有了联络。
由于土改再次相见
我们都知道朱德回国之后,一直在战场的前线,为我国立下了汗马功劳。 而当时回国了的傅德辉,他的理想并没有像朱德那般得以实现。对于商业的发展,他学来的都是西方的理论。但东西方毕竟观念不同,实际情况也不同。他在回国后并没有找到一条合适自己的出路,他的努力都付诸东流了。
家族的产业也因他的失败渐渐凋零,好在除了商业,他家还有很多地产,于是,傅德辉选择回到家里,拿着家中的那些土地,成为了一个地主。 可他这个人本就是有报国之心的人,不同于其他地主那般剥削贫穷百姓。他对于百姓待遇一直很好,当时许多百姓对有这样的一个地主,感到非常的欣喜。
可是,作为地主终究是会被打压的。傅德辉也不例外,当时的官兵在搜查他家的时候, 发现了一张年代久远的借条,署名是朱德,看见这个名字,人们都惊讶不已 。这件事后来传到了朱德那里,朱德立刻派人把傅德辉接到北京来。在交谈过程中,朱德得知傅德辉对于祖国有着从前那般热爱,于是便主动给他安排了工作。
结语
朱德和傅德辉这对一见如故的老朋友,在这次的短暂见面之后,便又一次分开。二人 在祖国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岗位上,为国家奉献着自己的力量。 而傅德辉这个理想被现实打击,但终究不忘初心的人,是值得我们敬佩的,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免责声明】:转载自其他平台或媒体的文章,本平台将注明来源及作者,但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本公众号只用与学习、欣赏、不用于任何商业盈利、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并提供相关书页证明,本平台将更正来源及作者或依据著作权人意见删除该文,并不承担其他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