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欣欣网 > 历史

揭开土木堡之变背后的真相:明英宗朱祁镇与也先的互相扶持与真实关系。北京保卫战真实叫法应该是【防止英宗回朝保卫战】

2024-06-10历史

▲明英宗朱祁镇画像

明英宗朱祁镇,如果真的如史书中讲的那么不堪,死后的庙号能给一个「英」字?

在【谥法】中,「英」代表着出类拔萃、聪明智慧,属于美谥,往往被赠予年少有为的帝王。

揭开土木堡之变的真相,首先确认偷袭明军大营的并不是也先。按照明实录的说法, 英宗是在被偷袭之后的第三天才碰到的也先。原文是「也先闻车驾来,惊愕未信」,就是也先看到英宗是非常意外的,然后「致礼甚恭,奉至宣府城南」。也先对英宗非常的恭敬,君臣礼仪一点都不差。

也先当时有多少人马?原本没有记载,但在他送英宗去大同的时候,不小心写出来了,是 2000 多人。这就有意思了。正统十二年也先来朝贡是 2149 人。正统十三年朝贡是 3000 多人。但是明朝说你这人太多了,土木堡是正统十四年,他又是 2000 多人。

你说他干嘛来了?——还是朝贡。也先带着英宗在宣府大同叫门,是想把英宗送回去,但是明朝这边不要。如果也先真要是绑票,他不会往大同和宣府送,而是会带回去要钱。

在朱祁钰称帝之后,也先甚至对英宗说:北京不认你这个皇帝,我认,我帮你把北京城抢回来。而且也先也确实这么干了。 北京保卫战的准确叫法应该叫「防止英宗回京保卫战」 。这就是英宗为什么会给也先立庙的原因。

【明实录】为了让明军被也先偷袭这个说法成立,把也先的实力严重地夸大了。也先的头衔是太师,大汗是他姐夫,他在瓦剌都不能做到完全的控股,明朝廷还说他是统一蒙古的第一势力头目,纯属是国际玩笑。

也先能够在草原上存在,实际上都是英宗一手扶持的。

正统六年,英宗命也先为淮王,正统八年又以太师淮王中书右丞相相称,这就是有意地提高也先的地位。淮王是单字王,相当于亲王。也先他爹当初也就是被封了一个顺宁王。

所以从正统六年开始,也先每年都会来朝贡。而且在蒙古各部落中,也先来得最勤,人数也是最多。

【明史】中但凡提到也先来朝贡,就说他好几千人,像耍流氓一样,来占便宜。英宗也不是凯子,也先也不可能空手来。他每年都会送来明朝急需的马匹。

正统 12 年那一年就送来了 4176 匹。

正统十年,马有一点少,但他额外送来了貂皮二百张,银鼠皮 16,000 张,青鼠皮 13 万张。

英宗都蒙了。我这是京城,不是皮草城,英宗比较识货,他把貂留下了,然后老鼠皮你自己卖钱去吧。也就是说明朝和也先在互相的贸易中,双方是都得利的。

正统九年,英宗还干了一件事,他命成国公朱能北上暴揍了一顿兀良哈。这场仗比较有名,叫以克列夫之战。在临出发之前,英宗特意通知了也先一声,说躲远点,别崩你身上血,再误伤到你。这就是在明显的扶持也先。在英中的默许之下,也先正统八年打哈密,正统十二年打兀良哈,没事还骚扰女真,他就像一只搅屎棍,搞得蒙古各个部落一日不得安宁。然后所有被也先打的人 都会跑到英宗这要求内附。英中那态度还特别的热情,谁来都收留——不要紧,朕给个官做就完事了。

英宗这么做其实就是为了让蒙古各个部落互相牵制,防止蒙古统一。这个手法,后来被英美学去了,用在了欧洲人的身上。也有一个专业名词叫「大陆均势」。

英宗敢扶持也先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也先不可能统一蒙古。

首先也先不是蒙古人,他姓绰罗斯,是哈萨克斯坦那边过来的。在蒙古,你别说外国人,就是蒙古人中能当大汗的,也只能是成吉思汗的后人,你必须得姓「勃儿只今」。

正统九年,也先想娶赤斤蒙古卫都督佥事阿速的妹妹,他想通过联姻提高一下自己在蒙古草原上的地位,聘礼都送过去了。

你猜人家什么态度,阿速直接就告状到英宗那里,说自己这妹妹不可能嫁给他,有辱家门,你把我调走,我惹不起,我还躲不起吗!

也先在蒙古就是这个人缘。

景泰四年,英宗被软禁,也先得不到明朝的援助,在瓦剌的内斗中 很快就被干掉,这就是他真实的水平。

土木堡之变,明军的损失,那都是史书虚构出来的。实际上就一次斩首行动,其实根本没死多少人。

对明朝影响最大的应该是也先死了,因为也先一没,蒙古内部马上开始势力平衡起来。所以自英宗之后,蒙古脱离了明朝的控制,开始对明朝有威胁。

以上为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