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欣欣网 > 历史

历史上仅有的毫无存在感的开国皇帝,他的存在感甚至远不如他的儿子!

2024-04-17历史

历史上,每当新的朝代诞生,其开创者往往能在人们心中留下深刻印象,例如汉朝的刘邦、宋朝的赵匡胤以及明朝的朱元璋。然而,唐朝的情况却是个特例,其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并未像其他朝代的开国之君那样备受瞩目,反而在后世眼中显得相对低调,知名度远低于其子李世民。

唐朝创建的荣耀与功绩,几乎全被李世民揽获,甚至包括奠定初唐盛世的基础工作,李渊都未能积极参与其中。在谈及唐朝那些雄才伟略的皇帝时,人们的记忆里往往浮现出的是李世民、武则天和李隆基的身影,却鲜少提及唐朝的创始人李渊。那么,为何李渊在唐朝历史中的存在感如此微弱呢?

毫无疑问,李渊的次子李世民是一位卓越的君主。在李渊于晋阳起兵之后,几乎整个打天下的过程都有李世民的功劳。他广交天下英雄,为人豪放豁达,赢得了众多豪杰的衷心拥戴,只要他振臂一呼,便会有大批勇士愿意为他效力。

公元618年,李渊在长安废杨侑称帝,建国号唐,改元武德。此时全国局势尚未完全稳定,平定天下的重任仍落在李世民身上。他的威望迅速超越了父亲李渊和其他兄弟,即便李建成身为太子,但李世民仍通过发动玄武门之变成功夺取帝位。尽管这一行为在当时被视为大逆不道的篡位行为,但天下百姓却普遍默认接受,这足以证明李世民在当时享有的极高声望。

拥有如此声望显赫的儿子,李渊的存在感自然被削弱。而在唐朝建立的过程中,李渊的实际贡献的确有限,从起兵到称帝,仅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当时国家正处于群雄割据的混乱状态,可以说李渊的皇位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李世民的助力。

相比刘邦、朱元璋等人亲自历经生死、一步步统一江山的艰辛历程,李渊并未体验过那种九死一生的磨砺。他的称帝之路相对平稳无波折,缺乏传奇色彩,故而在民间难以积累较高的声誉。

记录唐朝历史的官方文献如【旧唐书】、【新唐书】及【资治通鉴】等都将唐高祖李渊描绘为一个平庸而忠厚的长者形象。唐朝早期的文治武功大多由李世民承担。李渊似乎是凭借儿子的光辉,较为轻松地坐上了皇帝宝座。尽管这种看法稍显片面,但也反映出李渊的表现确实相对平淡,他能登上皇位主要归因于其子李世民的熠熠光彩。

李世民登基后,李渊退位为太上皇,而唐朝历史上很少出现两任皇帝同时存在的局面。李渊未曾尝试从儿子手中夺回皇位,甚至未表现出丝毫抵抗,这进一步印证了李渊性格中的温厚与淡泊。或许是因为他对世事看透,或是认识到李世民确有非凡才能,能够将唐朝治理得繁荣昌盛,深感后生可畏,自认能力不及,于是默许了李世民杀兄夺位的举动。

李渊正是因为其忠厚平庸的性格特点,以及被儿子李世民的光芒掩盖,使得他在历史上的存在感相对较低。

作者:国学那点事。每日一读,贵在坚持,你若喜欢,欢迎支持。

国学那点事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