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大山里藏着宝」,这宝贝可不是金银财宝,而是那些漫山遍野的野生植物。在农村的大山里,最常见的就是各式各样的植物,它们或许并不起眼,但每一株都蕴含着极高的价值。比如现在大家都喜欢的蕨菜、香椿、野笋、八月炸、桑葚、拐枣等,都是大山里美味的野菜和野果。
除了这些常见的野菜野果,大山里还有许多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不过,除了那些辛勤的老农民和在山区生活多年的人们,很多人对它们并不熟悉,甚至不知道它们的存在和价值。
今天,我就来给大家介绍一种山里的野生植物,它的名字听起来有些吓人,但它的价值可是非常高的,很多山里人都会挖一些回家泡酒喝。来,让我们认识一下吧!
名字挺吓人的植物——白毛蛇
这种野生植物的学名为「白毛蛇」,但在民间它还有石奇蛇、石祁蛇等别名。初次听闻此名,许多人可能会误认为它是一种蛇类生物,甚至因此感到惊恐。然而,事实上白毛蛇并非蛇类,而是一种正宗的蕨类植物,属于蕨科多年生草本。
它的叶片与蕨菜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其根状块茎却极具特色,生长在土壤之外,表面覆盖着薄膜状的鳞片,颜色呈现灰白或灰褐色,远观犹如一条条灰白色的蛇或灰褐色的蛇,这也是它得名「白毛蛇」的原因。
通常情况下,蕨类植物都生长在泥土里,但白毛蛇却是个例外,它更喜欢在潮湿的石头上或树干上生长(如图1、2所示),其显眼的根状块茎让人一眼就能认出,所以在山林中游览时,很容易就能察觉到它的存在。
尽管如此,白毛蛇在中国的分布并不普遍,主要局限于西南部农村地区和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南等省份的山区。
由于白毛蛇的根茎形态特殊,它在民间有很多有趣的别名,例如草石蚕、石蚕、白伸筋、石伸筋、白毛岩蚕、岩蚕、老鼠尾、墙蛇、石蚯蚓、飞线蜈蚣、石岩蚕、白花石蚕、毛石蚕、白毛骨碎补、白毛阴石蕨、地蜈蚣、石母、树蕨蕨、石上蚂蟥和马骝尾等。
名字奇怪却很有价值
别看白毛蛇这名字听起来有点怪,其实它是个宝贝哦。在咱们西南地区的山里,很多村民都喜欢在春天快结束、夏天快来的时候,去山里挖白毛蛇的根。他们把根挖回来以后,洗干净,切成一段段的(注意哦,切开后横截面是绿色或者棕色的,还有一股淡淡的香味)。这些根既可以拿来泡酒喝,也可以用来炖肉煲汤。大家这么做,是因为白毛蛇其实是一种很有药用价值的植物。
其实,关于白毛蛇的好处,咱们老祖宗早就研究得很清楚了。【本草拾遗】这本书里就说了:「白毛蛇生长在高山上的石头缝里,它的根细细的像簪子,上面还有毛,一节一节的像蚕宝宝,叶子有点像卷柏。山里人常拿它的根来泡酒,可以驱风活血,还能解溪水的毒。煮来吃也有同样的效果。」另外,【本草图经】里也提到了:「那种根像蚕宝宝的草,也叫石蚕,主要长在福州和信州的山石上。一年四季都能看到它的绿苗,也有节。最好的采根时间是三月。」
白毛蛇作为一种药用植物,在现代仍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然而,其药用价值主要体现在山区,尤其是那些偏远地带。相比之下,在城市中,白毛蛇更多地被用作观赏植物。
例如,在城市公园的树木和假山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各种蕨类植物,其中很多便是白毛蛇。这或许会令人感到惊讶,因为在公园的树丛或岩石上,这些看似平凡的蕨类植物竟然拥有如此高的价值。因此,建议大家深入了解并认识它们。
但请注意,不要随意采摘,因为公园内的白毛蛇主要是为了观赏而种植的。如果确实有兴趣采集,可以考虑前往山区进行。
最后,我想问问大家,是否曾经亲眼见过白毛蛇呢?欢迎留言交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