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欣欣网 > 乡墅

长得像葡萄,但可别摘来吃,磨碎了丢水里能麻醉鱼,人称「醉鱼儿」

2024-03-01乡墅

小时候最令人期待的乐趣之一,就是在假期里由父母陪伴着去山中探险,这不仅因为山间充满无尽的趣味,更因为在那片绿色世界中隐藏着许多天然美味——野果,它们尤其深受农村孩子们的喜爱。

回顾那个年代,与今天便利的生活条件不同,零食并不是随时可得的商品。那时的农村地区,商店稀缺,即便偶有几家,家中的经济条件也不允许我们随意购买。因此,为了满足口腹之欲,我们常常会选择走进大山,寻找那些自然恩赐的野果来解馋。

山林间的野果种类繁多,口感上乘的不在少数,如桑葚、拐枣、刺泡儿等,这些果实即使在今天的市场上也堪称稀罕佳品。

然而,在享受野果带来的甜蜜时,我们也需谨记并非所有看似诱人的野果都适宜食用。比如,外表酷似草莓的蛇莓就是一种不可轻易尝试的植物。

接下来,我要为大家介绍一种特别的野果品种,它被人们形象地称为「醉鱼儿」。这种野果形似葡萄,尽管看起来颇具吸引力,但并不适合人类食用。有趣的是,将其果实磨碎投入水中,却能产生麻醉效果,使水中的鱼类暂时失去活动能力。

在农村野外,有众多类似葡萄的野果种类繁多,诸如龙葵果、野葡萄、山葡萄和蛇葡萄等,然而若论外观之美,这些果实或许都难以与马桑果媲美。

马桑果是源自马桑灌木的果实,并非出自桑树家族,而是属于无患子目下的马桑科植物。这种灌木并不高大,通常株高不超过2.5米,常见高度约在1.5米左右,因此对于孩童而言,只需轻轻踮起脚尖便能触及其挂满枝头的果实。

马桑果犹如一串串诱人的葡萄,紧密排列,色泽或为鲜艳的红色,或为深沉的紫红色,待到完全成熟时,则会转为深邃的紫黑色,其外表极其诱人,令人见之垂涎。但在此有必要提醒各位读者,尽管马桑果看似可口,却切勿随意采食。

至于为何我说要打架切勿随意采食,其主要原因在于果实中天然蕴含一种名为「马桑碱」的毒素成分。一旦误食,可能会引发诸如头晕、恶心等中毒症状。

回忆起童年时光,在山野间寻找可口野果时,我曾与马桑果有过一面之缘。尽管当时年幼无知,但仍知道进食前需先清洗。于是,我用衣角装满了一大捧马桑果,打算带回家洗净当作零食享用。然而此举被父母发现后,他们严厉责备,并告诫我说:「这种果子含有剧毒,绝对不能吃,否则按照老办法,得用粪水解毒。」因此,在那个年纪,我一直视马桑果为「外表诱人却实不可食」的代表。

随着年龄和知识的增长,我才逐渐了解到马桑果并非全然无用。虽然因其毒性而不适合食用,但它在其他方面却有着相当的价值和用途。

在民间文化中,马桑果被形象地称为「醉鱼儿」,这一名称源于其果实所含的毒性成分。在某些南方地区,人们会特意采集马桑果,并将其整个果实包括种子一起研磨成浆状投入水中,利用其毒性麻醉水中的鱼类,从而便于捕鱼活动,这便是「醉鱼儿」别名的由来。

此外,马桑果还具有提取酒精的价值,所得酒精主要应用于工业生产领域。不仅如此,其种子富含油脂资源,通过榨取可提炼出油品,这种油广泛用于制造油漆和油墨,在当前的应用中颇为普遍。在南方的部分农村区域,甚至有农民专门种植马桑果树,目的就是为了获取种子榨油,进而生产油漆和油墨。

马桑植物在药用领域也有所贡献,其果实、叶片、树皮以及根部均可作为药材使用,然而鉴于其含有毒性成分,此处不再详述,以免引起误用。

尽管马桑植物体内含毒,但不可否认其各部位蕴藏着丰富的药用价值。只要合理利用,马桑确实可谓「全身是宝」。在此特别强调,尽管马桑果实外观诱人,务必提醒大家切勿食用,并且应当教育孩子们远离这种有毒果实。

亲爱的朋友们,不知您是否了解马桑及其果实的特性呢?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知识和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