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欣欣网 > 乡墅

叶子两面都是刺,价值却很高,曾是民间牙痛良方,见到可别害怕!

2024-03-02乡墅

在乡村旷野中繁衍生息着众多形态各异的野生植物,各具特色,有的曲折蜿蜒,有的低矮紧簇,有的则修长挺拔,尽管外观各异,每一种植物都蕴含着独特的价值。

然而,野生植物的种类之丰富令人眼花缭乱,除了荠菜、香椿、马齿苋等广为人知的野蔬品种外,大多数野生植物并未得到充分的认识。许多人对其名称、特性及其潜在价值了解甚少。

接下来,我将向诸位介绍一种颇具特色的野生植物样本。此植物叶片两侧独特地生长着两列尖刺,初次遇见或许会让人略感惊异,但请注意,尽管它外表带刺,其内在价值却不可小觑,历史上甚至一度被视为民间治疗牙痛的特效良药。

每天刷牙是我们必不可少的习惯,这一行为不仅有助于消除口腔异味,更是对诸如牙痛等多种牙病的有效预防手段。在琳琅满目的牙膏品牌中,「两面针」这款牙膏广为人知。然而,可能并非所有人都了解,「两面针」这个名字实际上源于一种植物,而这同名植物也确实存在并独具特色。

「两面针」是一种隶属于芸香科花椒属的木质攀援植物,尽管在花椒家族中,它的体型并不算高大,但它却拥有一个独特的属性。在其叶片的正反两侧叶轴上,均匀分布着两列如同细针般的尖刺,这便是其「两面针」名称的由来。

不仅如此,这种植物在茎干和枝条上同样布满了刺,虽然相较于叶片上的尖锐双排刺而言,茎枝上的刺并不那么引人注目。

许多朋友可能对两面针这一植物品种不太熟悉,这是可以理解的现象,因为两面针在自然环境下的分布相对局限,在我国仅有广东、广西、福建、湖南以及湖北等少数地区可见其踪迹,而且它更偏好生长在这些地方的乡村地带,如山地、丘陵、稀疏的林地和平原灌木丛中,因此并不广泛普及。

尽管两面针植株上带有尖刺,但其实际价值却极高,因为它的根、茎、叶乃至果实都具有药用价值,是一株全身上下均可入药的重要植物资源。关于两面针的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医药典籍【神农本草经】,当时它被列为下品药材。随后在明朝李时珍编撰的【本草纲目】中,两面针进一步得到了收录,并在果部分类中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书中曾提及:「蔓椒野生于林箫间,枝软如蔓,子、叶皆似椒,山人亦食之。」

在西南地区的多个少数民族群体中,诸如瑶族、畲族、傣族以及哈尼族等,两面针作为一种著名的草药备受推崇。在瑶族的传统医药体系中,两面针被赋予了形象生动的名字——「人山虎」,并且根据其不同的应用情况,有时也被分别称为「上山虎」和「下山虎」。在当地民众的日常生活中,两面针因其独特的药效,成为了治疗牙痛的口碑良方。每当山民们遭受牙痛困扰时,他们便会自行前往山区采撷几片两面针的叶片,将其直接放置于疼痛的牙齿部位含服。

民间流传着众多应对牙痛的传统疗法,其中花椒是常用的材料之一,而两面针在缓解牙痛方面的作用则与花椒相似。据笔者亲身体验,两面针的叶片散发出清新香气,但咀嚼之后,却能感受到一种混合了辛、苦及微麻的独特口感。尽管如此,这种植物对于牙痛的确具有明显的舒缓效果,往往能在短时间内显著减轻甚至消除牙痛感。

事实上,相关文献记载也证实了两面针对牙痛的有效性。例如,【畲医药】这部著作中明确记载,两面针全株均可入药,具有行气止痛、活血化瘀、祛风通络的功效,广泛应用于跌打损伤、风湿痹痛、胃痛以及牙痛等多种疾病的治疗,甚至对于毒蛇咬伤也有一定的解毒作用。

务必留意的是,尽管两面针蕴含极高的药用价值,但其本身含有一种微弱的毒性成分,一旦摄入过量,就可能导致中毒反应,典型的中毒症状包括头晕目眩、视线模糊甚至恶心呕吐等。

因此,我们应当正确理解并对待两面针的应用,尽管它在传统民间疗法中被证实对缓解牙痛效果显著,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随意或盲目地使用它。

另外补充说明,两面针因其外形与花椒相似,且咀嚼时带有强烈的辛辣苦味,舌部会有明显的麻木感,故而在不同地区又有苦椒、蔓椒、豕椒、山椒、彘椒、狗椒等多种别称。值得注意的是,市面上存在其他植物也被称为「两面针」,但实际上并无药用价值,请大家在辨识时务必谨慎,可参考实拍图片以准确识别。

亲爱的朋友们,你们是否了解两面针这种植物及其特性呢?对其所具有的药用价值又有多少认知?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交流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