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欣欣网 > 乡墅

田园生活:老外辞职500强,10年爆改中国山沟30栋老宅,打造长城脚下国际村

2024-01-27乡墅

萨洋,美国人,上大学时,他认识了正在美国留学的唐亮,两人毕业后一起回到北京,就职于世界500张企业,从此开始日复一日地打拼事业。

萨洋同大多数外国人一样,对中国壮观的长城着迷不已。一次,他来到渤海镇,被这个不到 400口人的村庄的秀丽风景所打动,深深地印在了脑海里。

在一次机缘巧合下,他遇到了慕田峪长城脚下北沟村的一处老宅,二话不说便租了下来,辞去了 500强的公司,然后带着妻子来到了长城脚下生活,从此实现了儿时就希望住在长城脚下的梦想。

这处老宅虽然 破败不堪, 然而,萨洋早已看到心目中家的样子: 明亮的窗,宜人的景,还有东方和西方文化的共生,以及他和妻子梦想的延续。

自租下老房子的那一刻起,萨洋就决定要尽可能地保留珍贵的历史印记,并运用中西合璧、新老交织的形式进行一次改造。

移除杂草和多余的土石,萨洋将新居划分出了移步易景的前庭后院,既有重视园林的意味,又透着美式花园的丰富。枯萎的苹果树被保留下来,现在化作了紫藤的 「臂膀」,和老宅一起重新焕发生机。

相比屋外的四季变换、颜色变迁,屋内的景致则沉静许多。老木梁与旧砖穿上了白色的外衣,视野变得简洁明快起来。

客厅的房梁进行了挑高,安上了玻璃窗,这里记录了家里后花园的景致、到访亲友的笑声,以及萨洋年轻时有趣的 「淘壶」经历。

卧室所在的位置是农舍的主体建筑部分,妻子唐亮用雅致的东方格调装饰这里,古朴的屏风、嵌石的木椅、既是心爱的藏品,又是试用物品。

可观长城之景的书房和带有小窗的工作室,是萨洋在家中最常待的地方,他的不少设计灵感都在这里诞生。

餐厅中的石头墙原是农舍的院墙,如今却巧为室内之墙,对比之下,别有一番韵味。

改造完成后,因为这里环境太舒适了,一家人彻底定居在这里。但萨洋没想到自己一下成了村里的名人,连村长都找到他。

2006年的一天,村长对他说「村里的年轻人都去城里了,剩下的全是老人孩子,全村的发展面临问题,你现在也是村里一员,有没有计划为村里做点什么。」

村长的话与萨洋心中的梦想不谋而合,在村长的支持下,他开始了「拓荒」工程。

上世纪 60年代的琉璃瓦厂,因为经营不善,一直荒废着。所幸,他被萨洋夫妇发现了。

萨洋夫妇在改造和设计 「瓦厂」时,既「保留」又「改进」,「瓦厂」整体建筑并没有最大化的改建,而是保留旧瓦厂建筑的痕迹,重点在细节设计上动心思,大胆创意。

一进大门,便能看到一条通往房舍的小路,由无数五彩琉璃瓦片镶嵌铺成,浪漫气息浓郁。

保留下来的 7个原始瓦窑房作了DVD放映室、游戏室、会议室、行李房等,几个红砖拱形门串联着连通各个房间的廊子,很有情调。

在这里,萨洋将当地农村的各种元素和材料巧妙地运用起来,同时引入现代的质感,使舒适度大增。

墙由普通红砖砌成,灰色水泥抹缝;地上和墙上的图标以及房间名,都是由彩色的琉璃片拼接的,不用壁纸,没有绘画,小小琉璃原来也有如此大的魅力!

为了提供安静的住宿,这里的客房没有电视和电话。它们应该与自然相通,天窗不带窗帘,而是等待夜幕来临。

这些房间都是经过私人庭院进入,也有两倍高度的落地窗,能观赏到长城和山林的美景。

观景浴室,天窗和一个两倍高的壁窗,通向私人阳台来享受新鲜空气和长城景色,即便在淋浴时也能享受景色。

住在 「瓦厂」你不会寂寞,即使不外出游玩,光别墅里的项目就够你一天享受的。

室外草地北边种着生菜、迷迭香、百里香等,清晨出去散步经过菜园,停下脚步,静静的看着菜田、果树以及远处的山景,仿佛游在画中,住进诗里。

午后到露天看台看看景,或到村里走一走,原汁原味的的乡野气息,安宁的午后时光,因琐事而烦乱的心绪能得到平复,被世俗所污浊的心灵也得到荡涤!

夜幕降临时,也是瓦厂最热闹的时候,来自世界各地的游人聚在一起畅聊天地,品各国风情。

春天的瓦厂,桃李芬芳;夏天则是荷叶田田。秋天,另有一番沧桑的滋味;冬天, 「老北京的味道」却是更加浓醇。

如今热情朴实的村民经过专业培训,成为 「瓦厂」的员工,在萨洋夫妇的引领下,这里再也不是以前的慕田峪,穷山沟从此有了「国际范儿」。

站在长城上往下望,绿树丛中,各富特色的老房子星星落落地点缀在苍翠之中,和着山里凉凉的风,如香醇美酒般,让人沉醉。

——结伴乡村,抱团田园。 私家菜园订制、农房租赁 ,加微信xhgzwx1 成为 开放型、移动式、自助化 「田园养老社区」 的社区会员 ,实现共同的心愿。

免责声明:

部分图文、视频来源于互联网或微信公众平台,内容仅供各位学习参考,我们对文章的观点保持中立;非常感谢原作者的辛勤写作,如有侵犯版权敬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 「田园养老社区」 关注本号。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