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欣欣网 > 乡墅

泥蒿:1斤最高卖20元,8分地年挣3万多,一次植苗、多次采收

2024-05-27乡墅

「种了20年湖蒿,家家户户都摸出点门道。我粗略估算,今年一个棚子毛蒿子保底收入1.5万元,行情好时能卖到4万元。」村民程良民说,一个大棚,8分地,平均下来能挣3万多元。

湖蒿是阳新人的叫法,在南京、武汉等其他地方又称芦蒿、泥蒿和藜蒿。它是一种喜生于水边和沼泽地的野生植物,有较高食用价值。冬春季节江南的经典菜肴「泥蒿炒腊肉」,咸鲜油润,清香爽口,有着「登盘香脆嫩,风味冠春蔬」的美誉。

阳新湖蒿从7月开始种一季,能采2—4茬,主要集中在元旦春节前后分批上市。行情好时,一类湖蒿地头价能卖到10—20多元/斤,平常也有3—5元/斤。特别是冰雪天、节假日,市场紧缺时价格最好。

「2000年前后,我们村有人到南京探亲,带回一点湖蒿根茎,虽然只种了一亩多地,却卖了2000元,村里炸开了锅。」宝塔村前村支书艾义法说。

阳新县位于湖北省东南部,境内湖泊众多,水资源丰富。宝塔村是一个有6000多人的大村,曾被称为「水窝子、虫窝子、穷窝子」,水患漫野频发,21世纪前一直没找到适合的产业。村民以往多种植稻谷和棉花,收入微薄。

湖蒿在宝塔村的成功,一下子点燃了全村致富的希望。随着阳新县富河大堤的不断加固,独特的土壤、湿度环境,成就了湖蒿的独特品质。

但紧随而来的挑战让人始料未及:因为技术上一直跟跑南京,引进品种并不适应当地水土,导致出品欠佳,市场认可度不高。

「优质的湖蒿,颜色亮白,杆茎粗长,口感脆嫩。」宝塔村七里组村民小组长、「种蒿元老」明廷旺介绍,为了提高湖蒿竞争力,打开市场销路,该村在2002年组织成立「春潮」湖蒿专业合作社,注册「春潮」湖蒿品牌,引进大叶青秆藜蒿嫁接本地品种,致力于提升湖蒿品质。

如今,阳新湖蒿已通过国家农产品质量认证,获无公害食品证书,并于2018年成功申请到「阳新湖蒿」地理标志,远销上海、北京等城市。

「全村湖蒿种植面积达1万余亩,按平均亩产2000斤,每斤10元钱计,总产值过了2亿元。」宝塔村党总支书记肖唐明说。

看到湖蒿效益好,村民们纷纷加入种蒿队伍。在阳新,村民的特长在于种植。当地探索「前期夏秋露地生长+后期冬春塑料大棚保温」的栽培方式,通过设施搭配早、中、晚熟品种错峰上市。

「湖蒿看似售价高,投入真不小。」种了30多亩地的宝塔村湖蒿种植大户柯昌刚算了一笔账,种苗、机耕地、灌溉及平常管护费用约1000元,化肥农家肥生石灰1000元,请工采收1500元,搭竹架大棚2000多元,地租600元左右。不算自家人工,大棚折旧,每亩投入5000—6000元,如搭钢架大棚则需8000多元。

但是一般的小种植户,没有那么多的资本投入,就只能在技术上下功夫。

于是,阳新县蔬菜办公室发明了一种「阳新湖蒿留根再生」的栽培方法。其通过循环采用「齐地割采收留根再生促芽提苗再齐地割采收」技术模式,实现阳新湖蒿「一次植苗、多次采收、增产增收」的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湖蒿留根再生栽培优势多多——采收次数增加;增加产量,提高效益;操作简单。最重要的是,这项技术适用于阳新湖蒿小规模种植户。

经过三年田间实测,该栽培技术的收益也非常可观,一亩地平均增收可达11196元。

如今,宝塔村湖蒿种植面积跃居全省第一,成为全国三大湖蒿生产基地之一。万亩湖蒿,成为宝塔村民的「绿色银行」,2022年该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超3万元,宝塔村也成为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