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物种的入侵一直是全球各国面临的棘手问题,因为它们中的大多数都可能成为破坏当地生态的罪魁祸首,稍有不慎就可能将本土物种推向灭绝的边缘,甚至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
以小龙虾为例,尽管在中国它已成为重要的水产养殖品种,但在国外却仍然肆无忌惮。近年来,欧洲经常因小龙虾泛滥导致农田受损,道路被小龙虾占据而无法通行。再如曾在中国南方各省肆虐的福寿螺,由于处理不当,严重威胁到了粮食产量。
除了小龙虾和福寿螺之外,近十几年来还有一种外来物种已逐渐成为严重威胁生态安全和生物多样性的破坏力量。它外表看似温顺无害,实则是个不折不扣的「生态平衡终结者」,这种外来物种便是巴西红耳龟。
巴西红耳龟,常被称为「巴西龟」,与福寿螺在同一年代被引入中国,大约在1987年,即三十多年前。最初,它们被引入中国主要是作为食物来源。在巴西红耳龟来到中国之前,我们已经从巴西引进了国斑彩龟。然而,由于斑彩龟的成本较高,我们后来从美国密西西比河附近引入了红耳龟。
由于红耳龟与斑彩龟的颜色相近,外观容易混淆,因此人们将红耳龟称为「巴西红耳龟」,这个称呼一直沿用至今。简而言之,巴西红耳龟并非真正原产于巴西,而是源于美国,这一点需要大家注意。
既然巴西红耳龟最初是作为食材引入中国的,那么它们自然而然地会被人工驯养。在最初的试养阶段过后,人们注意到巴西红耳龟极易饲养,并且其繁殖能力相较国内其他龟类和鳖类要强得多。因此,在90年代初,巴西红耳龟开始被大规模推广养殖。
然而,当这些龟被投放到市场后,人们逐渐发现,他们并不太喜欢食用巴西红耳龟,因为它的口感并不如本土的甲鱼等龟类和鳖类美味。
因此,作为食材的销售情况相当糟糕。幸运的是,由于巴西红耳龟体型娇小、色彩鲜艳,它们非常适合作为宠物饲养。所以,后来它们从食材转型为宠物,受到了市场的热烈欢迎,这种趋势一直持续到大约2000年。
放生行为备受许多人推崇,古人云:「上天有好生之德」,同时我国也秉持「保护野生动物,人人有责」的理念。然而,并非所有动物都适合放生,巴西红耳龟便是其中之一。
自巴西红耳龟在宠物市场上崭露头角以来,凭借其温顺可爱的性格,赢得了众多动物爱好者的喜爱,纷纷将其买回家中饲养。一些支持放生的人士主张将这些乌龟放归江河湖泊,导致许多巴西红耳龟因人为原因被放生至野外。
然而,这种放生行为却对我国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
巴西红耳龟有哪些危害?
许多人认为巴西红耳龟颇具「萌态」,然而它们的实际性格可能并不如表面所示。这种龟类的饮食习惯相当广泛,无论是小鱼、小虾、螺类、昆虫,抑或是水生植物,都可以成为它们的食物来源。正是这种杂食性,使得巴西红耳龟具有极强的生存能力。
此外,巴西红耳龟在繁殖方面也有着惊人的能力。对于那些养殖过甲鱼的人来说,他们应该了解甲鱼通常需要生长3年以上才能进行繁殖,而且每次产蛋量仅为20个左右,且不一定能够孵化成功或存活下来。
相比之下,巴西红耳龟每年能产下30个左右的蛋,几乎100%能够存活。这使得它们能够在安全的环境中迅速繁衍后代,逐渐成为一方霸主。
巴西红耳龟之所以成为水域的霸主,不仅归功于它们无与伦比的适应能力和惊人的繁殖速度,还源于其基因优势的渗透。当这些龟被大量释放至自然环境中,它们不单与同类联姻,还与当地龟种进行交配,这一行为无形中侵蚀着本土龟类的遗传纯度,长此以往,可能导致本土龟种的消亡。
例如,在我国南方诸多河流中,昔日中华草龟的踪迹已被巴西红耳龟全面取代,成为了鲜明的生态警示。
正因巴西红耳龟具备这些特性,在被人为引入野外后,它们迅速凭借卓越的繁殖能力和环境适应性,在短短十数年间,演变成了生态平衡与生物多样性面临的严峻挑战,甚至在某些南方水域形成了失控的局面。
值得注意的是,巴西红耳龟的威胁跨越国界,在国际上同样臭名昭著。据统计,其踪迹已遍及其他六大洲,超越宠物交易的范畴,晋升为全球最普遍的爬行动物之一,并且背负着世界顶级外来入侵物种的不光彩称号,其生态危害影响深远,不容小觑。
放生巴西红耳龟的人,该引起重视了!
有人或许会认为,食用巴西红耳龟这一外来入侵物种,就能解决问题,毕竟小龙虾的情况不就是这样吗?然而,这种想法未免过于天真。除了其不受欢迎的特性外,巴西红耳龟还是沙门氏菌的携带者,这种细菌不仅威胁水生生物,还可能传染给人类,引发腹泻、痉挛、发热等症状,极端情况下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寄希望于通过食用来控制它们是不可取的。
要有效应对巴西红耳龟的泛滥,除了采取人道方式减少其数量,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每个人都应避免养殖和放生这些「生态破坏者」,从而切断它们的生存空间。所以,放生巴西红耳龟这点该引起重视了,不是什么动物都能放生的!
亲爱的朋友们,你们对巴西红耳龟有何看法?你认为它们带来的危害严重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