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欣欣网 > 乡墅

草莓缺素高清图谱大集合!(经典收藏)

2024-02-28乡墅



草莓外观呈浆果状圆体或心形,鲜美红嫩,果肉多汁,酸甜可口,香味浓郁,是水果中难得的色、香、味俱佳者,因此常被人们誉为果中皇后。那么种植过程中草莓缺素症的危害及防治措施有哪些呢?



一、缺氮: 叶片逐渐由绿色变为淡绿色或黄色,局部枯焦而且比正常叶片略小。幼叶随着缺氮程度的加剧,叶片反而更绿。老叶的叶柄和花萼呈微红色,叶色较淡或呈锯齿状亮红色。匍匐茎红色,数量少。


防治方法为施足底肥,以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 发现缺氮,每亩追施硝酸铵8-10公斤或尿素8-10公斤,施后浇水。 花期用0.3%-0.5%尿素溶液叶面喷施1-2次,或用0.3%尿素溶液在头茬果坐果30天后每隔7-10天喷施一次。

二、缺钾: 最初老叶叶缘红紫色,有斑驳缺绿症状,叶缘叶尖常常坏死,有时叶片卷曲皱缩。匍匐茎发生少且短而弱。果实颜色浅、味道差。

防治方法为施用充足的有机肥料,生长期每亩追施嘉美赢利来5-6公斤。发现缺钾及时用嘉美核动力冲施或用脑白金800倍液叶面喷施,每隔7-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

三、缺磷: 植株生长弱、发育缓慢,叶、花、果变小,叶片呈青铜色至暗绿色,近叶缘处出现紫褐色斑点。

防治方法为在植株开始出现缺磷症状时,及时用1%过磷酸钙浸出液或0.1-0.2%磷酸二氢钾溶液叶面喷施,每隔7-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

四、缺钙: 多出现在开花前现蕾时,新叶端部及叶缘变褐呈灼伤状或干枯,叶脉间褪绿变脆,小叶展开后不能正常生长,根系短,不发达,易发生硬果。

1、叶片焦枯

草莓缺钙最典型的症状就是所谓的叶焦病,一般发生在草莓的新叶,造成叶片顶端皱缩,叶尖焦枯。

2、花器受损

缺钙还会造成草莓花萼焦枯、花蕾变褐;新芽顶端干枯,误当作是芽枯病防治。

3、果实发软

果实发生缺钙幼果期会出现僵果,成熟期的草莓果实缺钙导致细胞壁薄,细胞密度小,果实表现出发软现象,耐储运性差,果实重量降低,容易感染灰霉病。

4、根系受损

缺钙的草莓根系短,根毛少,根尖从黄白色转为棕色,严重时死亡。

防治方法为适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发现缺钙,及时用脑白金800倍液或用0.3-0.5%硝酸钙溶液叶面喷施。严重缺钙时,每亩可用嘉美赢利来5-8公斤,浇水时顺沟冲施。

五、缺镁: 最初上部叶片边缘黄化和变褐枯焦,进而叶脉间褪绿并出现暗褐色斑点,部分斑点发展为坏死斑。枯焦加重时,茎部叶片呈现淡绿色并肿起,枯焦现象随着叶龄的增长和缺镁程度的加重而加重。

防治方法为平衡施肥,最好施用螯合态套餐肥,如嘉美赢利来、海力宝等。防止过量施用氮、钾肥。发现缺镁,及时用1%-2%硫酸镁溶液叶面喷施,每隔10天左右喷一次,连喷2-3次。

六、缺硼: 早期缺硼,幼龄叶片出现皱缩和叶焦,叶片边缘呈黄色,生长点受伤害。随着缺硼的加重,老叶的叶脉会失绿或叶片向上卷曲。匍匐茎发生很慢,根少。缺硼植株的花小,授粉和结实率低,果实畸形或呈瘤状、果小种子多、果品质量差。

防治方法为适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发现缺硼,及时用嘉美金硼1000倍液叶面喷施2-3次。花期补硼最好开花前,喷施浓度宜适当减少,每次每亩喷肥40-50公斤。

七、缺铁: 最初幼叶黄化、失绿,随黄化程度加重而变白,发白的叶片上出现褐色污斑。根系生长弱,植株生长不良。严重缺铁时,新长出的小叶变白,叶缘坏死或小叶黄化,仅叶脉绿色,叶缘和叶脉间变褐坏死。

防治方法为增施有机肥料,调节土壤酸碱度,使土壤pH值达到6-6.5。及时排水,保持土壤湿润。发现缺铁,及时用0.2%-0.5%硫酸亚铁溶液叶面喷施2-3次。

八、缺锌: 老叶变窄,特别是基部叶片缺锌越重窄叶部分越伸长。但缺锌不发生坏死现象。严重缺锌时,新叶黄化,叶脉微红,叶片边缘有明显锯齿形边。纤维状根较多。结果减少,果个变小。

防治方法为增施有机活化营养嘉美红利、金利,改良土壤。发现缺锌,及时用0.05%-0.1%硫酸锌溶液叶面喷施2-3次。

九、缺铜: 新叶叶脉间失绿,出现花白斑。防治方法为用0.1%-0.2%硫酸铜溶液叶面喷施,每隔5-7天喷一次,连喷2-3次。

十、缺钼: 缺钼初期,叶片均匀地由绿转淡,不管幼龄叶还是成叶最终表现为黄化。随着缺钼程度的加重,叶片上出现焦枯、叶缘卷曲现象。

防治方法为叶面喷施0.03%-0.05%的钼酸铵溶液2次,每次每亩喷肥液50公斤左右。

参考资料:

【草莓缺素症的危害及防治措施】中国农药第一网

【草莓缺素症的识别及防治】农民日报

学习 农业技术 /掌握 种植 技巧

农技推广站,10万农人都在看

若文章对您有帮助,请点 左下角 分享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