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工智能领域,英伟达作为行业领军者,推出了两种主要的GPU版本供AI服务器选择——NVLink版(实为SXM版)与PCIe版。这两者有何本质区别?又该如何根据应用场景做出最佳选择呢?让我们深入探讨一下。
关于CPU、服务器和存储详细技术,请参考「 」,「 」、「 」、「 」、「 」、「 」、「 」、「 」等等。
NVLink 版的服务器
SXM架构,全称Socketed Multi-Chip Module,是英伟达专为实现GPU间超高速互连而研发的一种高带宽插座式解决方案。这一独特的设计使得GPU能够无缝对接于英伟达自家的DGX和HGX系统。这些系统针对每一代英伟达GPU(包括最新款的H800、H100、A800、A100以及之前的P100、V100等型号)配备了特定的SXM插座,确保GPU与系统之间实现最高效率的连接。举例来说,一张展示8块A100 SXM卡在浪潮NF5488A5 HGX系统上并行工作的图片,直观展示了这种强大的整合能力。
在HGX系统主板上,8个GPU通过NVLink技术进行了紧密耦合,构建出前所未有的高带宽互联网络。具体来说,每一个H100 GPU会连接至4个NVLink交换芯片,从而实现GPU之间的惊人传输速度——高达900 GB/s的NVLink带宽。此外,每个H100 SXM GPU还通过PCIe接口与CPU相连,确保任意GPU产生的数据都能快速传送到CPU进行处理。
进一步强化这种高性能互联的是NVSwitch芯片,它把DGX和HGX 系统板 上的所有SXM版GPU串联在一起,形成了一个高效的GPU数据交换网络。未削减功能的A100 GPU可达到600GB/s的NVLink带宽,而H100更是提升至900GB/s,即便是针对特定市场优化过的A800、H800也能保持400GB/s的高速互连性能。
谈及DGX和HGX的不同之处,NVIDIA DGX可视为出厂预装且高度可扩展的完整服务器解决方案,其在同等体积内的性能表现堪称业界翘楚。多台NVIDIA DGX H800可通过NVSwitch系统轻松组合,形成包含32个乃至64个节点的超级集群SuperPod,足以应对超大规模模型训练的严苛需求。而HGX则属于原始设备制造商(OEM)定制整机方案。
PCIe版的服务器
相比于SXM版GPU的全域互联,PCIe版GPU的互联方式更为传统和受限。在这种架构下,GPU仅仅通过NVLink Bridge与相邻的GPU实现直接连接,如图所示,GPU 1仅能直接连接至GPU 2,而非直接相连的GPU(如GPU 1与GPU 8)间的通信则必须通过较慢的PCIe通道来实现,这过程中还需要借助CPU的协助。目前最先进的PCIe标准提供的最大带宽仅为128GB/s,远不及NVLink的超高带宽。
然而,尽管在GPU间互联带宽上PCIe版稍逊一筹,但单就GPU卡本身的计算性能而言,PCIe版与SXM版并无显著差异。对于那些并不极端依赖于GPU间高速互连的应用场景,如中小型模型训练、推理应用部署等,GPU间互联带宽的高低并不会显著影响整体性能。
对比A100 PCIe与A100 SXM各项参数的图表显示两者的计算核心性能并无太大差别。
该如何选择?
PCIe版GPU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其出色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对于工作负载较小、追求GPU数量配置灵活性的用户,PCIe版GPU无疑是个绝佳选择。例如,某些GPU服务器仅需配备4张或者更少的GPU卡,此时采用PCIe版即可方便地实现服务器的小型化,可轻松嵌入1U或2U服务器机箱,同时降低了对数据中心机架空间的要求。
此外,在推理应用部署环境中,我们经常通过虚拟化技术将资源拆分和细粒度分配,实现CPU与GPU的一对一匹配。在这个场景下,PCIe版GPU因其较低的能耗(约300W/GPU)和普遍兼容性而受到青睐。而相比之下,SXM版GPU在HGX架构中的功率消耗可能达到500W/GPU,虽然牺牲了一些能效比,却换取了顶级的互联性能优势。
综上所述,NVLink版(SXM版)GPU与PCIe版GPU各自服务于不同的市场需求。对于对GPU间互连带宽有着极高需求的大规模AI模型训练任务,SXM版GPU凭借其无可匹敌的NVLink带宽和极致性能,成为了理想的计算平台。而对于那些重视灵活性、节约成本、注重适度性能和广泛兼容性的用户,则可以选择PCIe版GPU,它尤其适合轻量级工作负载、有限GPU资源分配以及各类推理应用部署场景。
企业在选购英伟达AI服务器时,务必充分考虑当前业务需求、未来发展规划以及成本效益,合理评估两种GPU 服务器版本的优劣,以便找到最适合自身需求的解决方案。最终的目标是在保证计算效能的同时,最大化投资回报率,并为未来的拓展留足空间。
原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gEhjqMWHVfiMCDBt-VD0JA
下载链接:
走进芯时代(76):HBM迭代,3D混合键合成设备材料发力点
走进芯时代(75):「半导核心材料」:万丈高楼材料起,夯实中国「芯」地基」
走进芯时代(74):以芯助先进算法,以算驱万物智能
走进芯时代(60):AI算力GPU,AI产业化再加速,智能大时代已开启
走进芯时代(58):高性能模拟替代渐入深水区,工业汽车重点突破
走进芯时代(57):算力大时代,处理器SOC厂商综合对比
走进芯时代(49):「AI芯片」,AI领强算力时代,GPU启新场景落地
走进芯时代(46):「新能源芯」,乘碳中和之风,基础元件腾飞
走进芯时代(43):显示驱动芯—面板国产化最后一公里
走进芯时代(40):半导体设备,再迎黄金时代
转载申明:转载 本号文章请 注明作者 和 来源 ,本号发布文章若存在版权等问题,请留言联系处理,谢谢。
推荐阅读
更多 架构相关技术 知识总结请参考「 架构师全店铺技术资料打包 (全) 」相关电子书( 41本 技术资料打包汇总详情 可通过「 阅读原文 」获取)。
全店内容持续更新,现下单「 架构师技术全店资料打包汇总(全) 」一起发送「 」 和「 」 pdf及ppt版本 ,后续可享 全店 内容更新「 免费 」赠阅,价格仅收 249 元(原总价 399 元)。
温馨提示:
扫描 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点击 阅读原文 链接 获取 「 架构师技术全店资料打包汇总(全) 」 电子书资料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