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电学习圈VIP群8群已经建立 ,欢迎大家进群后讨论技术问题,设计方案,投标、施工,工程合作,产品对接等方面,都可以。其中 VIP群 里大部分人员都是工程商,施工分包商,设计院设计师,公司老板,技术总监、厂家、甲方等。
摘自GB50174-2017【数据中心设计规范】
1.0.1 为规范数据中心的设计,确保电子信息系统安全、稳定、可靠地运行,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节能环保,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数据中心的设计。
1.0.3 数据中心的设计应遵循近期建设规模与远期发展规划协调一致的原则。
1.0.4 数据中心的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3 分级与性能要求
3.1分级
3.1.1 数据中心应划分为A
、B、C三级。设计时应根据数据中心的使用性质、数据丢失或网络中断在经济或社会上造成的损失或影响程度确定所属级别。
3.1.2 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数据中心应为A级:
1 电子信息系统运行中断将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2 电子信息系统运行中断将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
3.1.3 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数据中心应为B级。
1 电子信息系统运行中断将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2 电子信息系统运行中断将造成公共场所秩序混乱。
3.1.4 不属于A级或B级的数据中心应为C级。
3.1.5 在同城或异地建立的灾备数据中心,设计时宜与主用数据中心等级相同。
3.1.6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各组成部分宜按照相同等级的技术要求进行设计, 也可按照不同等级的技术要求进行设计。当各组成部分按照不同等级进行设计时,数据中心的等级按照其中最低等级部分确定。
3.2 性能要求
3.2.1 A级数据中心的基础设施宜按容错系统配置,在电子信息系统运行期间,基础设施应在一次意事故后或单系统设备维护或检修时仍能保证电子信息系统正常运行。
3.2.2 A级数据中心同时满足下列要求时,电子信息设备的供电可采用不间断电源系统和市电电源系统相结合的供电方式。
1设备或线路维护时,应保证电子信息设备正常运行;
2 市电直接供电的电源质量应满足电子信息设备正常运行的要求;
3 市电接入处的
功率因数
应符合当地供电部门的要求;
4 柴油发电机系统应能够承受容性负载的影响;
5 向公用电网注入的
谐波电流
分量(方均根值)不应超过现行国家标准【电能质量 公用电网谐波】GB/T14549规定的谐波电流允许值。
3.2.3 当两个或两个以上地处不同区域的数据中心同时建设,互为备份,且数据实时传输、业务满足连续性要求时,数据中心的基础设施可按容错系统配置,也可按冗余系统配置。
3.2.4 B级数据中心的基础设施应按冗余要求配置,在电子信息系统运行期间,基础设施在冗余能力范围内,不应因设备故障而导致电子信息系统运行中断。
3.2.5 C级数据中心的基础设施应按基本需求配置,在基础设施正常运行情况下,应保证电子信息系统运行不中断。
项目 | 技术要求 | 备注 | ||
A | B | C | ||
选址 | ||||
距离停车场 | 不宜小于20m | 不宜小于10m | - | 包括自用和外部停车场 |
距离铁路或高速公路的距离 | 不宜小于800m | 不宜小于100m | - | 不包括各场所自身使用的数据中心 |
距离地铁的距离 | 不宜小于100m | 不宜小于80m | - | 不包括地铁公司自身使用的数据中心 |
在飞机航道范围内建设数据中心距商飞机场 | 不宜小于8000m | 不宜小于1600m | - | 不包括机场自身使用的数据中心 |
距离甲、乙类厂房和仓库、垃圾填埋场 | 不应小于2000m | - | 不包括甲、乙类厂房和仓库自身使用的数据中心 | |
距离火药炸药库 | 不应小于3000m | - | 不包括火药炸药库自身使用的数据中心 | |
距离核电站的危险区域 | 不应小于40000m | 不包括核电站自身使用的数据中心 | ||
距离住宅 | 不宜小于100m | |||
有可能发生洪水的地区 | 不应设置数据中心 | 不宜设置数据中心 | ||
地震断层附近或有滑坡危险区域 | 不应设置数据中心 | 不宜设置数据中心 | ||
从火车站、飞机场到达数据中心的交通道路 | 不应少于2条道路 | - | - | |
环境要求 | ||||
冷通道 或机柜进风区域的温度 | 18~27℃ | 不得结露 | ||
冷通道或机柜进风区域的相对湿度和露点温度 | 露点温度宜为5.5~15℃,同时相对湿度不宜大于60% | |||
主机房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停机时) | 5~45℃,8%~80%,同时露点温度不宜大于27℃ | |||
主机房和辅助区温度变化率 | 使用磁带驱动时,应小于5℃/h使用磁盘驱动时,应小于20℃/h | |||
辅助区温度、相对湿度(开机时) | 18~28℃,35%~75% | |||
辅助区温度、相对湿度(停机时) | 5~35℃,20%~80% | |||
不间断电源系统电池室温度 | 20~30℃ | |||
主机房空气粒子浓度 | 应少于17600000粒 | 每立方米空气中粒径大于或等于0.5μm的悬浮粒子数 | ||
建筑与结构 | ||||
抗震设防分类 | 不应低于丙类,新建不应低于乙类 | 不应低于丙类 | 不宜低于丙类 | - |
主机房活荷载标准值(kN/m²) | 8~12 组合值系数Ψc=0.9 频遇值系数f=0.9 准永久值系数Ψq=0.8 | 根据机柜的摆放密度确定荷载值 | ||
主机房吊挂荷载(kN/m²) | 不应小于1.2 | - | ||
不间断电源系统室活荷载标准值(kN/m²) | 宜为8~10 | - | ||
电池室活荷载标准值(kN/m²)
| 蓄电池组层摆放时,不应小于16 | - | ||
总控中心活荷载标准值(kN/m²) | 不应小于6 | - | ||
钢瓶间活荷载标准值(kN/m²) | 不应小于8 | - | ||
电磁屏蔽窒活荷载标准值(kN/m²) | 宜为8~12 | - | ||
主机房外墙设采光窗 |
不宜
| - | - | |
防静电活动地板的高度 | 不宜小于500mm | 作为空调静压箱时 | ||
防静电活动地板的高度 | 不宜小于250mm | 仅作为电缆布线使用时 | ||
屋面的防水等级 | I | I | II | |
空气调节 | ||||
主机房和辅助区设置空气调节统 | 应 | 可 | - | |
不间断电源系统电池室设置空调降温系统 | 宜 | 可 | - | |
主机房保持正压 | 应 | 可 | - | |
冷冻机组、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冷却塔 | 应N+X冗余(X=1~N) | 宜N+1冗余 | 应满足基本需要(N) | - |
冷冻水供水温度 | 宜为7~21℃ | - | ||
冷冻水回水温度 | 宜为12~27℃ | - | ||
机房专用空调 | 应N+X冗余(X=l~N),主机房中每个区域冗余X台 | 宜N+1冗余,主机房中每个区域冗余一台 | 应满足基本需要(N) | - |
采用不间断电源系统供电的设备 | 空调末端风机、控制系统、未端冷冻水泵 | 控制系统 | - | - |
蓄冷装置供应冷冻水的时间 | 不应小子不间断电源设备的供电时间 | - | - | - |
双冷源 | 可 | - | - | - |
冷冻水供回水管网 | 应双供双回、环形布置 | 宜单一路径 | - | - |
冷却水补水储存装置 | 应设置 | - | - | - |
冷热通道隔离 | 宜设置 | - | - | |
电气 | ||||
供电电源 | 应由双重电源供电 | 宜由双重电源供电 | 应由两回线路供电 | - |
供电网络中独立于正常电源的专用馈电线路 | 可作为备用电源 | - | - | - |
变压器 | 应满足容错要求,可采用2N系统 | 应满足冗余要求,宜N+1冗余 | 应满足基本需要(N) | A级也可采用其他避免单点故障的系统配置 |
后备柴油发电机系统 | 应(N+X)冗余(X=1~N) | 当供电电源只有一路时,需设置后备柴油发电机系统,宜+1冗余 | 不间断电源系统的供电时间满足信息存储要求时,可不设置柴油发电机 | |
后备柴油发电机的基本容量 |
应包括不间断电源系统的基本容量、空调和制冷设备的基本容量
| |||
柴油发电机燃料存储量 | 宜满足12h用油 |
1.当外部供油时间有保障时,燃料存储量仅需大于外部供油时间。
| ||
不间断电源系统配置 | 宜2N或(N+1)(M=2、3、4…) | 宜N+1冗余 | 应满足基本需要(N) | N≤4 |
可采用一路(N+1)UPS和一路市电供电方式 | 满足第3.2.2条要求时 | |||
可2N,也可(N+1)冗余 | 满足第3.2.3条要求时 | |||
不间断电源系统自动转换旁路 | 应设置 | - | - | |
不间断电源系统手动维修旁路 | 应设置 | - | - | |
不间断电源系统电池最少备用时间 |
15min
|
7min
| 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 - |
空调系统配电 | 双路电源(其中至少一路为应急电源),末端切换。应采用放射式配电系统 | 双路电源,末端切换。宜采用放射式配电系统 | 宜采用放射式配电系统 | - |
变配电所物理隔离 | 容错配置的变配电设备应分别布置在不同的物理隔间内 | - | - | - |
电子信息设备交流供电电源质量要求 | ||||
稳态电压偏移范围(%) | +7~-10 | 交流供电时 | ||
稳态频率偏移范围(Hz) | ±0.5 | 交流供电时 | ||
输入电压波形失真度(%) | ≤5 |
电子信息设备
| ||
允许断电持续时间(ms) | 0~10 | 不同电源之间进行切换时 | ||
网络与布线系统 | ||||
承担数据业务的主干和水平子系统 | 应采用OM3/OM4多模光缆、单模光缆或6A类以上对绞电缆,主干和水平子系统均应冗余 | 宜采用OM3/OM4多模光缆、单模光缆或6A类以上对绞电缆,主干子系统应冗余 | - | - |
进线间 | 不应少于2个 | 不应少于1个 | 宜为1个 | - |
智能布线管理
| 宜 | 可 | - | - |
线缆标识系统 | 应在线缆两端打上标签 | 配电电缆宜采用线缆标识系统 | ||
在隐蔽通风空间敷设的通信缆线防火要求 | 应采用CMP级或低烟元卤阻燃电缆,OFNP或OFCP级光缆 | - | - | 也可采用同等级的其他电缆或光缆 |
公用电信配线网络接口 | 应为2个以上 | 宜为2个 | 宜为1个 | - |
环境和设备监控系统 | ||||
空气质量 | 应检测粒子浓度 | 离线定期检测| | ||
空气质量 | 应检测温度、露点、压差 | 宜检测温度、露点 | 在线检测或通过数据接口将参数接入机房环境和设备监控系统中 | |
漏水检测报警 | 应装设漏水感应器 | |||
强制排水设备 | 应检测设备的运行状态 | |||
集中空调和新风系统、动力系统 | 应检测设备运行状态、滤网压差 | |||
机房专用空调 | 应检测状态参数开关、制冷、加热、加湿、除湿、水阀开度、水流量;应检测报警参数温度、相对湿度、传感器故障、压缩机压力、加湿器水位、风量 | |||
供配电系统 | 应检测开关状态、电流、电压、有功功率、功率因数、谐波含量、电子信息设备用电量、数据中心用电量、电能利用效率 | 宜根据需要选择 | 在线检测或通过数据接口将参数接人机房环境和设备监控系统中 | |
不间断电源系统 | 应检测输入和输出功率、电压、频率、电流、功率因数、负荷率;电池输入电压、电流、容量;同步/不同步状态、不间断电源系统/旁路供电状态、市电故障、不间断电源系统故障 | 宜根据需要选择 | ||
电池 | 应检测监控每一个蓄电池的电压、内阻、故障和环境温度 | 应检测监控每一组蓄电池的电压、故障和环境温度 | - | |
柴油发电机 | 应检测油箱(罐)泊位、柴油机转速、输出功率、频率、电压、功率因数 | - | - | |
主机集中控制和管理 | 应采用带外管理或KVM切换系统 | - | - | |
安全防范系统 | ||||
发电机房、变配电室、电池室、动力站房 | 应设置出入控制(识读设备采用读卡器〉和视频监视 | 应设置入侵探测器 | 应设置机械锁 | - |
安全出口 | 应设置推杆锁和视频监视,并应与总控中心连锁报警 | 应设置推杆锁 | - | - |
总控中心 | 应设置出入控制(识读设备采用读卡器)和视频监视 | 应设置机械锁 | - | - |
安防设备间 | 应设置出人控制(识读设备采用读卡器) | 应设置 入侵探测器 | 应设置机械锁 | - |
主机房出入口 | 应设置出入控制(识读设备采用读卡器)或人体生物特征识别、视频监视 | 应设置出入控制(识读设备采用读卡器)和视频监视 | 应设置机械锁和入侵探测器 | - |
主机房内 | 应设置视频监视 | - | - | - |
建筑物周围和
| 应设置视频监视 | 适用于独立建筑的机房 | - | - |
给水排水 | ||||
冷却水储水量 | 宜满足12h用水 | - | - |
1.当外部供水时间有保障时,水存储量仅需大于外部供水时间。
|
与主机房无关的给排水管道穿越主机房 | 不应 | 不宜 | - | |
主机房地面设置排水系统 | 应 | 用于冷凝水排水、空调加湿器排水、消防喷洒排水、管道漏水 | ||
消防与安全 | ||||
主机房设置气体灭火系统 | 宜 | - | ||
变配电、不间断电源系统和电池室设置气体灭火系统 | 宜 | - | ||
主机房设置细水雾灭火系统 | 可 | - | ||
变配电、不间断电源系统和电池室设置细水雾灭火系统 | 可 | - | ||
主机房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 可(当两个或两个以上数据中心互为备份时) | 可 | - | |
吸气式烟雾探测火灾报警系统 | 宜 | - | 作为早期报警,灵敏度严于0.01%obs/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