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你的孩子和你想的不一样】 限时特惠包邮 ¥ 43.9 ( 原价¥69 ), 2024年6月13日活动结束。
随书特别赠送一本 【教养实战手册】 ,数量有限,赠完即止。
「你的教养方式会影响孩子一辈子!」「永远不要对孩子说这3句话,90%的妈妈每天都在说!」「孩子哭的时候一定(不)要这样做,越早知道越好!」——这些让人心跳加速的内容,每天都被大数据算法推送到我们面前。亲朋好友也时常向我们「人肉推送」各种育儿心得:「你们家孩子这么管可不行,以后就完啦,你得……」我们的所作所为对孩子的影响如此重大,让我们感觉如履薄冰。这些铁口直断的育儿理念/经验,大多来自一些带有寓言色彩的案例,比如某人这样教育子女,而后子女考入了名牌大学;某人那样教育子女,而后家庭遭遇不幸/子女锒铛入狱。在教养孩子的路上,我们小心翼翼、草木皆兵,嘴里默念着那些包装在焦虑外壳下的「教养要点」,在脑中反复演练着该如何在自家孩子身上实践。
这些教养理念虽然看似那么「正确」,但在实际应用中却不那么「万能」。是我们的问题吗?是我们没有读懂吗?还是我们的心不够诚?我们既疲惫又迷茫,只能在夜不能寐中陷入焦虑,并任由大数据算法推送的文章火上浇油。而您手中丹妮尔·迪克(Danielle Dick)博士的这本书就是这种焦虑的解药。
丹妮尔·迪克博士是美国罗格斯大学心理学、人类分子遗传学教授,是世界顶尖的心理学家、科学家。除此之外,她还和我们一样,是一位「不完美」的家长,在育儿时也会抓狂,也会自责。她在本书中指出了为什么那些「正确」的教养理念并不「万能」,还为焦虑的父母们提供了许多经过科学实证的教养策略。在诚恳且幽默的文字背后,本书包含了作者对当前主流教养理念的理性分析。
多年以来,主流的教养理念「聚焦」于父母的教养方式,甚至夸大了教养方式的作用。这些理念在相关行业的推动下使为人父母的我们——教养方式的主要执行者——更加焦虑了(或许制造用户焦虑本身就是这些行业的「财富密码」)。当然,教养方式很重要,但是我们不能轻视另一个影响孩子心理特征的关键因素:遗传。遗传因素造就了我们与生俱来,并且无法抹除的个体差异。那些无视个体遗传差异的教养观念默认孩子们「应该」是差不多的,他们「应该」有着相似的成长结局,也「应该」在成长进程中有着相似的刻度。因此,我们也就「应该」有某种「正确」的教养方式,可以让每个孩子按照「正确」的刻度达成「正确」的成长结局。然而,这种「应该思维」常常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给家庭造成两败俱伤的局面——「正确」的教养方式不好用,要么是孩子的错,要么是其他家庭成员的错。「应该思维」还可能逐渐被孩子内化,让孩子在以后的人生中,习惯于用别人的刻度衡量自己、伤害自己。有的家庭在经过多年的互相折磨后,终于来医院寻求帮助,而有的家庭最终也没能得到帮助。
诚然,在教养孩子这样的复杂挑战面前,我们去关注「更容易改变」的那部分——教养方式(环境因素)是没有问题的,但不要让我们对教养方式的信心膨胀成一种易碎的「全能感」。对此,雷茵霍尔德·尼布尔(Reinhold Niebuhr)说过的话非常适用:「请赐予我宁静,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请给予我勇气,去改变我能改变的;请赐予我智慧,去分辨两者的区别。」丹妮尔博士的这本书,就向父母们展现了「分辨可变与不可变」的智慧,以及「接受不可变」的宁静:本书首先帮助父母们通过问卷了解孩子的「不可变之处」(遗传因素),再根据其结果给予调整「可变之处」(环境因素)的建议。这样的智慧能够有效缓解父母和孩子的焦虑,是建立有效的教养方式的重要基础。
本书的评估和教养方案是丹妮尔博士基于大量心理学研究成果提出的。更加可贵的是,她还在书中提到了科学研究的局限性:真实世界远比心理学实验复杂得多。所以,许多出自心理学实验的结论,也都有待在生活实践中小心检验。这是在科研领域披荆斩棘多年的研究者,外加在「带娃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母亲的肺腑之言,也让我们可以免疫一些断章取义的「科学教养观」。
全书还贯穿着一个坚定而积极的逻辑:我们生而不同,也无须相同;我们生而不完美,也无须完美。在这不同、不完美之上,就是生命的无尽可能性,是生命本来的样子。无论是对孩子,还是对我们自己而言,都是如此。这是我自己多年以来从事精神心理医疗工作的能量源泉之一,也是我一直尽力向身处困境中的人们所传递的信息。
最后,本书包含了如此丰富的教养原则、教养方法,有什么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记忆并长期执行呢?书中没有明确提及,但是我们能够读出,也能够感受到:是我们对那个小家伙的爱。这种爱,在我们的基因里,也在我们的心里。
王鹏
2024年2月23日于北京
书籍为 32开本,软壳平装,内页采用80g白云本白胶版纸,排版精美,案例详实,正文文字较大,能提供舒适的阅读体验,推荐给所有家长和教育工作者。
随书特别赠送一本 【教养实战手册】 ,数量有限,赠完即止。
版式:阿北
以上内容包含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