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不知道,
中国人自己的奢侈品能有多惊艳。
01
在知乎上有一个问题:
中国作为奢侈品消费大国,
为什么没有自己的奢侈品?
底下有一个回答令我印象深刻:
中国不是没有奢侈品品牌,
而是中国奢侈品的价值观不同。
提起奢侈品,
很多人想到的是:
爱某仕的限量套装,
香某奈的高级定制。
但说起高级定制,
你知道中国云锦吗?
用的都是真圆金线、上等桑蚕丝。
它是纯手工织作,
需要两名师傅配合,
一天也只能织五厘米。
「翡翠黄金缕,织成帝王衣」,
有着1600年历史的云锦,
那才是属于中国的高级定制。
如果你说「奢侈品」,
你知道缂丝吗?
2021年,一件清乾隆年间传世缂丝,
拍出了2.415亿的天价,
相当于每平方厘米4457.5元。
「一寸缂丝一寸金」,
这才是真正的顶奢啊。
中国不是没有奢侈品,
而是中国的奢侈品,
从不贵在某个品牌或者某个logo。
而是贵在:
千年历史的沉淀;
百年文化的积累;
世代工艺的传承;
吾辈坚守的态度。
02
很多人盲目追捧国外的奢侈品,
盲目崇拜国外的某某文化,
却忘了中国的非遗文化已经足够绚烂和精彩。
比如拉花技艺。
很多人追捧国外的咖啡拉花技术,
崇拜国外某某咖啡拉花大师,
却不知我们中国的「拉花技术」已经传承了千年。
比如【梦华录】中所展示的「中式茶文化」:
炙茶、碾茶, 候汤、注汤、 击 拂 、分茶……
一身素衣,翩翩起舞,
转身用茶水泡沫研墨,
用清水在杯中作画勾勒。
一幅栩栩如生的汤纹出现,
引得大众赞叹不已。
很多人以为拉花起源于西方的咖啡,
但其实中国早在宋朝,
就出现点茶和茶百戏文化。
「白乳浮盏面,如疏星澹月。」
杯中的艺术,
我们已经玩了几千年。
03
前不久,我在网上看到一篇帖子,
一位在日的中国留学生,
去参加日本的花火大会。
身边一个日本女生,
满脸自豪地问了她一句:
「你们中国有这样美丽的烟火吗?」
先不说火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
烟花爆竹的发明也可以追溯到,
1400年前的唐朝,
李畋为了驱除邪祟。
自宋代以来, 湖南浏阳可谓「十家九 爆 」。
烟花燃爆,是一场视觉盛宴,
但中国的非遗烟火艺术,
经过几千年传承,
早已不再只追求单纯的美学。
如果你看过花了21年搭建的【天梯】,
如果看过纪念袁隆平爷爷的【禾下乘凉梦】,
你就明白中国现代烟花的浪漫,
是历史、是故事、是底蕴。
是用转瞬即逝的艺术,
制造经久不息的韵味。
04
我曾与美国的朋友聊天,
每当谈到历史事件的时候,
他们总是显得很茫然。
尤其是聊到三、四百年前的史事,
他们基本没有任何概念。
因为他们国家的历史,
只有短短两百余年。
与那些跨越千年的故事相比,
似乎只是一段浅尝即止的序章。
所以, 那些100多年历史的品牌,
足以让他们骄傲。
那200多年的文化,
已经被当作珍宝。
你让他们怎么理解,
传承几百上千年的非遗技艺,
到底有多难得?
一代又一代人的坚守,
到底有多不易?
05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辛弃疾的这首词,
描绘的就是千年传承的东方式浪漫
——确山打铁花。
1600度的铁水融化,
打花者赤裸上身将其打高打散,
才能制造出万千星光坠落的梦幻画面。
这项非遗起源于北宋,
但因为极具危险性,
一度陷入失传。
1980年杨建军为了将技艺传承,
找到70多岁的老铁匠李万发,
8年后,中断26年的确山铁花重新面世。
他心中有自己的执念,
那就是:这项技艺绝不能就此断去。
在最艰难的那几年,
有国外公司花几百万,
想买断这项文化技艺,
但他绝不愿将中国文化拱手让人。
去年一个女孩,
成为了千年来第一个打铁花的女性。
一开始没人相信她能坚持,
但从打石头开始到打沙、打水,
从拜师学艺到组建女子打铁花队。
浑身都是铁水的烫伤,
但她坚持用热爱和勇气,
将这中国人的极致浪漫传到世界各地。
这个视频有3亿多的观看量,
让更多人了解了这一非遗文化。
她始终相信:
铁花能冲破漆黑的夜空,
流传千年的非遗文化,
也一定能在岁月的长河里长久绽放。
06
「一求风调雨顺, 二求合境平安。 」
今年春节,火了福建的游神文化。
这是一个传承千年的非遗民俗文化,
一般由村民自发组织,
伴随锣鼓鞭炮,
请出神明巡境、巡村。
早在唐朝, 中国就有游神文化。
走过千年,如今越来越多的90后、00后,
出现在游神队伍中。
在郑国良的儿时记忆里,
从小就要跟在父亲身边组织游神。
从游神之前的掷圣杯仪式,
到在队伍中敲锣打鼓、抗龙旗,
再到成为神明的扮演者,
他已从父亲的手中接过大旗,
成为这一非遗文化的传承者。
他的「游神社」现在有30多个人,
大部分都是00后。
在福建, 像他们一样的「社」还有很多。
一个宗族, 千千万万个家庭,
世世代代的传承,
那是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
也是一种文化传承的责任。
只有当艺术不再被束之高阁,
这些古老的文化遗产,
才能火起来、活起来,
才能长长久久、世世代代传播。
07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
在中国历史文化里,
酒文化也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而为了传承中国的酿酒技艺,
也有世世代代的「酒业世家」在坚守着。
自从公元1324年郭怀玉创制甘醇曲,
泸州老窖酒传统酿制技艺 ,
就以师徒相承、口传心授的方式不断传承。
如今该技艺历经24代传人,
已经走过700年的风雨历程。
700, 这不是一个轻飘飘的数字。
对于人类历史而言,
700年能承载无数故事和记忆,
见证人类文明的兴衰更迭。
对于泸州老窖而言,
700年不仅仅是时间的积累,
更是一种文化、一种信仰、
一份责任与担当。
在这漫长的岁月里,
世界历经了无数战乱、疾病、意外,
品牌也一样经历了时代、环境的变迁。
但泸州老窖的匠人精神, 却从未改变。
如今走进泸州老窖的酿酒车间,
会看到新一代酿酒师正潜心学习。
老师傅们会告诉他们,
如何拌糠、上甑; 如何蒸馏、拌曲…
他们是新一代的技艺传承者,
更肩负起下一个700年传承的使命。
这不仅是白酒酿造技艺的延续,
更是中国千年酒文化的具象体现。
08
6月8日 是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为什么中华民族能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
生生不息、薪火相传?
因为我们的历史,
我们珍贵的文化,
正因各种各样的传承,
而变得「活」起来。
更因为在我们的文化背后,
有无数个像泸州老窖一样的「中国世家」。
他们可能是手工艺人,
可能是农民, 也可能是商人……
但在这个浮躁的世界,
他们仍在默默坚守,
他们仍把传承当作一种使命,
才有了今天积淀千百年的非遗文化。
但文化的传承,
需要每一个人的努力,
更需要每一个人去看见。
不要只知道巴黎世家,
我们中国多的是世家。
不必盲目向外看, 多向内看,
我们有五千年壮阔的历史,
我们自己的非遗文化已经足够灿烂。
冲在前面的人,
他们在做这个时代的「手艺人」,
而我们要做好他们背后的「守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