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见过麻袋吗?就是农村装粮食用的大麻袋,很结实的那种。估计生活在农村的70后、80后都见过。那有人知道那种麻袋是什么材料做的吗?估计很多人不知道,那些麻袋是黄麻做成的,所以很结实,很耐用。
黄麻,这个在中国被视为杂草的植物,却在印度变成了一种软黄金,创造了高达33亿的产值,养活了近千万人。同样的黄麻,为啥它在印度能够繁荣,却在中国沉寂呢?
黄麻的种植过程轻而易举,施肥收割只是整个过程的开始。真正的重头戏是将四米长的茎秆变成细如发丝的纤维。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两个人通力合作,将黄麻一根根地放入专门的机器中进行分离。
但对于那些无法购买设备的人来说,只能选择将成捆的黄麻杆沤烂在池塘中,目的是让非纤维物质分解掉。时机成熟后,再扒下外皮,相比机器的操作,这种方 法要简单得多。
接下来,经过清洗和晾晒,便会产生高强度、粗糙而细丝的黄麻纤维。这些纤维会被运往附近的加工厂,加工成各种产品。
虽然黄麻的用途广泛,在缺乏设备的情况下,人们只能采用传统的方法提炼黄麻纤维,但是却给水质带来了沉重的压力。
在剥麻的过程中,农民需将麻秆浸泡在水中,这个看起来似乎无害的步骤,却成了水体污染的罪魁祸首。
泡水的同时,水中的细菌如雨后春笋般滋生,打破了水体原有的生态平衡。而且水质变得乌黑腥臭,对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河面上的绿藻,夺取水中的氧气,使得鱼虾在缺氧的噩梦中挣扎 无助。
更为糟糕的是,一些黄麻剥皮工厂为了追求高效率,采用了碱性溶液,如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
这不仅对工人的健康构成威胁,更是对环境的造成严重的污染。这种污染程度堪比造纸工业,让人为了高产而所付出的代价感到痛心。
虽然一些省份采用了不同的剥麻方式,如晾晒法,或许减缓了水体污染,但效率却大打折扣。一个冬天,顶多能剥20多捆,而且价格难以获得提升。在面对这一现实时,谁还会愿意去种植或者去剥麻呢?
尽管黄麻的制作过程存在着污染和低效的问题,但在印度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景象。印度政府大力扶持黄麻产业的原因并非是没有考虑过环保和可持续发展,而是因为市场需求创造了产业需求。
印度政府规定了90%以上的粮食和糖要使用黄麻制作的麻袋,这一政策就让黄麻在印度市场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另外,黄麻属于可降解材料,与西方国家提倡的绿色环保理念相契合,为印度赢得了环保的名声。虽然这一产业在创造经济价值的同时给印度带来了就业机会,但却 让工人们在乌黑腥臭的环境中辛勤劳作,以及 环境的牺牲 。
印度的黄麻产业在国际市场上也占据着一席之地。黄麻制品被卖往欧美市场,以高价销售,为印度创造了可观的外汇收入。
回到中国,黄麻产业却显得相对沉寂, 为什么中国不种植黄麻而选择从外面购买呢?其中一个原因是 中国政府更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而黄麻的制作过程在这方面存在明显的问题。
与其使用传统的手工提炼方法,中国更愿意选择机器取代人工,使用人工合成的纤维,因为这样更高效、更环保。
黄麻的历史也是一个时代的变迁。在过去,中国拥有2000多家黄麻加工厂,但在1980年之后,这个数字急剧减少。大部分农民发现,如果黄麻种得太少,需要全家动员进行晾晒和加工;而如果种得太多,又需要雇佣工人,成本太高,得不偿失。
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黄麻制品逐渐退出了市场,被机器和人 工合成的纤维取代。
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每一个国家都需要面对自己的产业结构和发展模式,找到一种适合自己国情的发展路径。
印度选择了黄麻产业,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也为此付出了代价。中国则在技术和环保方面不断努力,寻找一种更加合理的发展方式。这不仅仅是两国产业的选择,更是一种对未来发展方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