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孩子边吃饭边看视频。
孩子看的视频是讲解「动量」的。
我好奇地问孩子:「你们物理学到动量部分了吗?」
动量部分,在新高考中属于选修内容。新高考选择「历史」科目的,不需要学动量部分的,选「物理」科目的,就得学。
初中的时候,孩子右手还不太灵活,所以写字就慢。历史与政治作业经常要大段大段地书写,孩子应付起来捉襟见肘 ,常常不得不熬夜做历史与政治作业。
因此上,这一到高中,孩子就不由分说选择学大多数女生不太擅长的「物理」科目。
孩子说道:「今天我们就开始学动量了。我先看看,预习预习。 」
孩子上了这么多年学,我从来不建议孩子课前预习。因为小学与初中的课程相对简单,大可不需要预习。更何况,如果预习的话,平时成绩可能会好一点,但不利于高效率学习习惯的培养,不利于专注听课习惯的培养。
即使是高中的课程,我也不建议孩子课前预习,更不让孩子超前学习。
不过,孩子能自觉预习,我也不必「指手画脚」的。
在去学校的路上,我顺便给孩子简单讲了讲动量部分的一些概念 。
这段时间,我很少关心孩子的具体知识学习,但我会比较留意孩子学习知识时的不足以及知识漏洞。
最近,我发现孩子之所以一直学不好力学的原因: 对物理概念理解得似是而非,模棱两可;说是理解了,好像理解得不到位;说是没有理解,但又知道那么一点点。
从高一开学至今,一直学力学部分。
力学部分过于复杂,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知识点之间耦合太多」: 要是运动学不好,就学不好动能定理与动量定理;要是受力分析学不好,牛二定律就往往会用错。
即使我跟孩子反复强调运动与受力分析是力学的核心,动能定理与动量定理就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的变形,但孩子好像就是理解不到位。
物理让不少孩子觉得太难,就是因为概念太难理解了。
因此上,想让孩子学好物理,第一步就是让孩子将各种概念理解透彻。
运动与受力分析是力学的基础,而力学也是电学的基础。所以,如果力学学得不扎实,那么,到了电学部分就有种「听天书的感觉」了。一些孩子高一下期末考试物理只能得二三十分,就是因为电学学不明白了。
正是由于物理科目知识点之间耦合性太强,所以对大多数孩子来说,学起来就会很费劲:不仅需要思维有深度,还得有广度才行的。
一些能 学通物理的人,由于思维有深度与广度,所以就会显得更聪明一些,看问题就会比较全面,心细做事不太容易出错。由此可以看出,物理学科非常利于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
当然,物理科目也在充分诠释何为「归纳」,何为「演绎」;何为「一般性」,何为「典型性」。只不过,好像高中老师依然不讲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