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马伊琍太火了。
不到半年,就接连有【繁花】【我的阿勒泰】两部爆款。
最近又主演了迷雾剧场新剧。
改编自日本推理巨匠松本清张的作品。
号称「 国产 版【死亡笔记】 」。
而且,是继【奋斗】17年后,与佟大为再合作。
多少人的DNA动了?
也难怪这部剧未播先火,开播前就引发不少关注。
播出后更是迅速登顶热榜第一。
不过,评价却褒贬不一。
有人五星力荐。
「演技、案件都在线」
「猎奇爱好者狂喜」
也有人毫不留情,低分吐槽:
「片头片尾没有松本清张的名字是对老爷子最大的尊重。」
这倒勾起了鱼叔的好奇心。
到底拍得怎么样?
今天不如一起来验验货——
【错位】
这部剧设定不俗。
讲述一桩 「破次元」奇案 。
故事一开始,警方正为一宗谋杀案绞尽脑汁。
雨夜, 一名单身女性遭到入室抢劫、性侵。
被人用绳子勒住脖颈,死于城中村家中。
原本「凶手」已经被抓,是白天去过她家的一个修理工。
可问题是,此人 承认盗窃、性侵, 拒不承认杀人 。
说他最后用狗绳将女孩绑在床边就走了,当时她还活着。
警方认为他在狡辩,现场没发现狗,更别提狗绳。
但因为缺乏直接证据,无法证明他是凶手。
而且,调查得知,受害女孩生前确实救助了一只小狗。
这似乎又说明嫌疑人未必在说谎。
那 小狗又在哪里呢?是不是被真正的凶手带走了呢?
正一筹莫展之时,年轻警察居然从一部小说里发现了线索。
畅销书【黑雨】里有一段描写,细致还原了凶杀现场。
坡道、单色涂鸦、青色铁门、鸟笼型的复古灯笼等种种细节,完全和现实对应。
甚至是停电后的状况,也和案发当晚如出一辙。
而且,警方调查得知,近两年间,那里只发生过一次停电的情况,就是女孩遇害当晚。
难道作者是凶手?
年轻警察深信不疑,他认为除非真实体验过,否则根本写不出这么真切、精准的文字。
但可惜,调查了作者
顾己鸣
(佟大为 饰)
的行程记录后发现,他有充分的不在场证明。
作者自己也坚称,那些都是他虚构出的东西。
原以为调查方向出了错。
没想到,警方走访案发地附近的居民后,却得知了另一件事。
事发前几日,有人曾看到一个男人给受害女孩家的狗喂食。
那人也是一个 作家 ……
怎么样?是不是听起来悬念重重,还蛮精彩。
但坦白讲,这部剧鱼叔看得 索然无味 。
一方面因为,伏笔和线索安排得过于明显。
由于缺乏精巧的叙事,观众很容易提前预测故事走向,失去应有的悬念感。
比如读书会上,年轻警察发现书里的描写和案发现场一模一样时,作者顾己鸣就在不远处偷听。
当时他已经暴露了警察身份,读的也正好是凶杀现场的细节描写。
顾己鸣 没有流露出丝毫不安,反而因为对方的认可有点暗喜。
这已经明显说明,他肯定不是这桩案件的始作俑者,其中必有更 复杂的隐情。
但剧里却仍然花了相当大的篇幅去确认这一点。
调取 顾己鸣 的行程纪录,特意去他的宣讲会当面对峙、还去采访他的同事……
还有,在第三集一开始,突然冒出另一个作家。
台词中提及「年轻作家和您的写作风格一模一样」「枪手」。
这很快就让人联想到,【黑雨】出自代笔作家之手,真正的作者才和凶杀案有关。
但一直到第五集,警方才确认这一猜想。
这导致后来,发现真相的警察 惊讶到昏厥。
但对观众来说,简直毫无冲击力和惊喜。
另一方面,节奏太单一,过于平铺直叙。
没有用张弛有度的节奏,让人时刻保持兴趣和期待。
反而用 大量寡淡的生活戏,冲淡了 主线情节。
每次案件刚有一点进展时,焦点就转向
出轨、怀孕等家庭琐事。
甚至是女警母亲的新恋情,都被大书特书。
剧中有段尤其冗长的家庭戏,讲女警回母亲家吃饭,意外发现独居的母亲有了新欢。
相当细致完整地呈现了全过程:
一个老头拿钥匙进了家,换鞋、放下礼物,分享旅游经历,惊觉家里有人后尴尬离开。母亲羞涩解释,女警 宽慰母亲说支持她找一个伴……
如果大量生活细节能增加现实质感,或是侧面推动案情倒也罢了。
但剧中的生活戏只让人觉得不明所以, 和案件也完全脱节。
除了打破紧张的节奏感、分散对案情的兴趣外, 完全看不出这种情节安排的必要 。
反而到了案情推进时又草草了事,总是突兀地冒出新线索。
比如凶器其实是狗绳这一重大发现,是女警突然拍脑袋想出来的。
还有,另一个作家的身份浮出水面,是常规调查后得知的。
这些都和之前的情节根本没有任何衔接。
换句话说,抽掉与主线无关的生活戏后,故事不仅依然成立,而且可能更加紧凑好看。
对此鱼叔也不算太意外。
这两年国产悬疑剧扎堆,但几乎都是雷声大雨点小。
【隐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后, 迷雾剧场也再没有一部让人眼前一亮的作品 。
而且发现没?
国产悬疑剧普遍呈现出两种极端:
要么是故弄玄虚,过度追求烧脑感;
比如【黑土无言】【看不见影子的少年】。
多线交错,频繁闪回,貌似反转不断,悬念重重。
却只是徒增困惑,无法有效推动情节发展和深化故事主题。
最终解释也往往却过于牵强,让观众感到不真实和被受骗感。
要么干脆回归生活流,让悬疑情节反而成了点缀。
但又在「接地气」的道路上走得太远。
比如【八角亭迷雾】【回响】,误将出轨、婆媳冲突等戏剧化冲突与现实主义划等号。
同时对人性的洞察、对社会问题的展现又不够深刻。
仅仅削弱了故事的紧迫感和连贯性,让主题含混不清。
究其原因,还是受市场环境影响太大。
为迎合大众口味,过于追求卖点,一味效仿成功模式。
东野圭吾式的 人性救赎故事爆火后,出现大量千篇一律的剧集。
【漫长的季节】爆火后,又出现不少剧讲东北犯罪往事。
紫金陈、玖月晞都受东野圭吾影响,他们的作品也都受国产悬疑剧青睐。
而这部剧的原著作者松本清张,则是影响了东野圭吾的社会派推理鼻祖。
但,改编者又未能汲取社会派推理的长处。
只留有猎奇的噱头和复杂诡谲的故事表象。
一方面, 叙事还是沿用了套路化的情节公式 。
比如,经验丰富的老警察带领愣头青的年轻警察合作破案,突出师徒关系。
还有,给年轻警察有意设置外在阻力:他发现了小说的线索后,被同事嘲笑异想天开,迫使他孤军奋战,独自破解谜团。
以及,好不容易找到的线索意外丢失,警察翻垃圾堆的情节……
另一方面, 用极端化的手段堆砌「流量密码」, 吸引观众 。
像这部剧中,情节、角色都设计感极强,更像是在主动炮制
爆款话题
。
比如,每个卷入案子的女性角色都有「恶女」的一面。
还有无时不在渲染的「全员恶人」,「全家800个心眼子」的感觉。
女警翻开女性受害者日记,突然跳脱出案情,与另一个女性隔空互动。
因为缺乏自然的铺陈,看起来更像是在有意迎合时兴的女性话题。
佟大为饰演的角色就像【隐秘】中秦昊的角色,人前无害人后黑化,原因也都是阶级跃升中自尊心严重受挫。
他的形象刚开始是城府颇深的凤凰男、嫌疑人, 后来「反转」成了让人同情的打工人。
所谓的爆发式演技,更像是服务于某种特定的人设,而不是一个角色。
最终反而用大量刻板的想象、固化的人设, 让角色更显脸谱化,更加脱离现实, 暴露出国产剧悬浮的短板。
到头来,作为一部悬疑剧,缺乏悬念和惊喜。
作为现实题材的剧,没有真实可信的背景、角色。
这可能才是真正的错位。
全文完。
如果觉得不错,就随手点个「赞」和「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