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欣欣网 > 资讯

卖得太便宜,京东被联合抵制了

2024-05-24资讯

对于电商卖家来说,每年 618 和双 11,都会早早做好计划,摩拳擦掌,要在这两个购物节里,把一年的销售额提上去。

然而,最近却有一些出版机构,因为京东提出的促销活动方案优惠力度过大,于是联合抵制京东,撂挑子不参加 618 活动了。

从他们发表的声明来看,起因是京东要求他们在活动期间,全品类的图书都得以 20% 到 30% 的折扣参与价保活动,他们为了「维护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不参与此次活动。

所谓的「维护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其实很好理解,就是折扣价太低,出版机构承受不起,还会影响书籍后续销售。

之后,京东的工作人员在朋友圈进行了回应,认为自己折扣力度高是让利消费者、为伙伴 (出版机构) 增加销量、为社会创造价值。

细品一下,这位说的都是场面话,并没有解决核心争议——出版社承受不起怎么办? 回应末尾,顺便给京东图书的活动做了一波广告。

在相关新闻底下,网友分成了两派,一边支持出版社,认为京东应该给出相应补贴;另一边支持京东,认为出版社经营策略有问题。

小伙伴们更支持谁?

这波抵制闹得沸沸扬扬,北京 10 家出版社,上海 46 家出版单位,加起来有 56 家出版单位,对京东 618 的影响,老狐认为有一定影响,但不会很大。

虽然这些出版机构里,像机械工业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世纪文景,在出版行业有不错的图书策划能力,近些年也打造了不少爆款图书。

但是,头部的几家出版单位如中信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南博集天卷、北京联合出版、磨铁、新经典,他们并没有参与进来。

不过,这次争议也暴露了在促销活动中,平台和商家并不和谐,尤其是在图书零售这个增长停滞的行业。

根据相关机构的统计,2023 年,中国图书零售市场码洋规模达到 912 亿元,同比增长 4.72%,但实洋却同比下降了 7.04%。

老狐给大伙解释一下,码洋就是图书的定价,图书常常打折售卖,于是实际价格就被称为实洋。

码洋规模同比上涨,实洋规模同比下降,反映的就是 2023 年,图书的折扣更低了,2022 年平均折扣是 6.6 折,2023 年的平均折扣变成了 6.1 折。

所以大家可以看到,现在的出版社并不好过,具体到公司层面,老狐查了一些上市公司 2023 年实体书销售额数据:

中信出版社,下降了 4.61%、新经典下降 5.07%、读客更是下降了 18%,果麦文化好一点,增长了 3.14%。

而电商平台为了促进销量,策划更大的让利折扣,就有了京东要求出版社的 20% - 30% 折扣的价保政策。

这个优惠力度是不是前所未有,老狐没能查到,但是据报道,3 折是许多图书的成本线,出版机构参与这个活动,基本是以成本价或赔本来赚吆喝。

而且价格一旦降下去,就难以再恢复,这个道理,大家应该都懂,就好比咱们习惯了瑞幸的 9.9 元,现在恢复到 11.9 元,每到下单,总觉得亏了。

所以这些出版机构才会在 618 掀桌子,决定不跟京东玩。

说起来,出版机构跟京东可谓是相爱相杀,2011 年,京东打出「全部少儿图书 4 折封顶」的促销活动,就遭到 23 家少儿类图书出版机构的抵制。

只不过那时还有亚马逊和当当,京东是图书电商的搅局者。如今亚马逊退出中国,当当式微,甚至入驻京东成为卖家,只剩下京东一家独大,变得更加强势。

但是站在另一个角度,正是像京东这样的电商平台,在今天撑起了图书的销售数据,2023,有 41.46% 的码洋是由电商渠道售出。

图书零售对电商不得不依赖,但过多依赖就会对自己造成伤害。

站在出版机构的角度,他们真拿京东没有办法吗?

电商平台,淘宝对图书这块兴趣不大,而如果要去拼多多卖书,他们可能更愿意选择留在京东。

但另一渠道的兴起让他们对抗京东增加一些底气——短视频电商。

比如【人民文学】和【额尔古纳河右岸】,在董宇辉的推荐下,前者 4 小时销售额达到 1700 万,后者狂卖 150 万册,直接给作者迟子建老师买了一份养老保险。

2022 年,短视频电商渠道的码洋占比还只有 16.42%,到 2023 年,占比已经达到 26.67%,增长迅速,作为对比,电商平台的占比由 45.06% 下降到了 41.46%。

只不过,短视频电商压起价来也毫不客气,各种图书个位数卖,东方甄选甚至曾发起 1 元卖书,

这一画面可能让无数出版人感到更加无奈。

参考资料

北京开卷: 年度数据 | 市场恢复正向增长,短视频电商成为第二大销售渠道

第一财经:56 家出版社联合抵制京东 618 大促!发生了什么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东方甄选竟然 1 元卖书!出版还能干嘛?

编辑 :木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