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欣欣网 > 资讯

东北的美食,不地道了

2024-07-15资讯

东北的传统正宗美食,永远是一个等不到的戈多。

不管东北的网友对「小时候的味道」描述得多么绘声绘色,当真正来到这里觅食的时候,排名靠前的推荐餐厅,永远都是川菜、重庆火锅、北京烤鸭、麻辣烫、涮羊肉,甚至云南米线。而那些售卖锅包肉、熟食、猪肉粉条的东北传统餐厅,则多半会被本地朋友劝退:「不正宗了」「味道变了」。

东北美食,把自己活成了只存在于传说中的,无人见过真容的武林高手。

今天,外地人谈及东北的食物,往往会冠以粗犷、直白、逻辑简单、缺乏技巧这些刻板印象。实际上,它的责任并不在东北人本身,而是时代、社会没有给予东北美食本应该有的台阶。

无数东北人离开家乡,来到南方生活、工作、扎根。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 【食味艺文志】 ,并回复 「东北」 ,可阅读解密东北菜近代流变历史的文章【东北滋味消亡史】~

洛阳水席,一个让食客们心照不宣相视一笑的名字。

号称千年历史、传统老菜,袁天罡、武则天、慈禧太后的故事让人肃然起敬;吃的过程讲究很多、彩头也很多,烹饪手法叫水到渠成、上菜过程叫行云流水、吃饭环境叫上善若水、宴席排面叫万水千山。

但华丽的瓶子里装的是什么呢?切成细丝,伪装成燕窝的白萝卜;粉条合面油炸,伪装成肉丸子泡在酸辣汤里;红薯粉搓成粗条,用一丁点肉末调味,伪装成海参;勾了浓芡,吃着顶肚子的面条……

怎么看都不像是宫廷官宴,倒像是中原穷苦百姓操办红白喜事,素菜荤做、大锅出品的流水席。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 【食味艺文志】 ,并回复 「洛阳」 ,可阅读起底洛阳水席历史的文章【洛阳水席荒诞录】~

食味艺文志的号主魏水华是我们的好朋友,也是为数不多我们坚持打开的公众号。

正如食味艺文志的slogan: 读万卷书,吃万里路。

美好的食物固然有口皆碑,但难吃的食物里,可以看到更多历史的、地理的、人类学的博弈与流变。

魏水华还写了什么?

为什么番茄与中国菜格格不入?

至今为止,中餐里的番茄依然是一种极端平民的食材。鸡蛋炒西红柿、雪山盖顶(糖拌西红柿)、西红柿鸡蛋汤,是中国人不论地域、不论年龄、不论阶层,人人印象深刻的家常料理。

但除此之外,川鲁粤淮扬等经典大菜里,番茄几乎绝迹。少数如「松鼠桂鱼」「沪式猪排」那样,作为油炸菜的浇汁、蘸汁;或者与牛肉、豆腐、土豆等一起入炖汤,隐隐约约,都能看见「西食东渐」的影子,而非原发中餐。

重口味正在毁了中国人么?

明末以来,辣椒迅速攻陷川渝地区的江湖,并以一种席卷山河的气势,在川、鲁、粤、淮扬几个大菜 系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即便是文人气最浓、特别注重清淡饮食的淮扬菜,也视辣椒为祛腥利器,以少量辣椒遮蔽水产、水禽中的气味。

这种味觉的变化,和明帝国皇室发轫于社会底层有关,和资本主义萌芽之后百姓大众的自我意识觉醒有关,也和15世纪之后航海技术进步、世界被打通有关。 总之,它可能让士大夫们觉得斯文扫地,但对大多数人来说,则是市井的胜利、庶民的胜利。

重口味的本质,是人类自身对氨基酸、糖、盐的生理性需求,对辣椒素、葱素、蒜素和其他植物芳香物质的嗜好性需求。 抛开健康问题不谈,人们变得重口味,就是人们开始正视味觉需求、自我需求的人性解放。

美食的荒漠里,北京与杭州为何能不期而遇?

特殊 历史背景、特殊地域性格下,北京和杭州为了文化自信而搞出来的「特色名菜」,除了让外地游客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外,也引起了本地文化的巨大撕裂。

一位祖孙五代老北京也许会告诉你: 所谓北京传统小吃,都是穷人的食物,我们家从来不吃。

站在旁边的一位北京文化爱好者却会不失时机地跳出来反驳: 那是你没吃过地道的,三十年前玉渊潭边上那家卤煮,香飘三里地。 可惜城市改造,小店都被外地人经营了,今天已经没有老味道。

杭州也同样,一位本地人设家宴款待宾客,结果发现半桌子苏南风格的,清淡的蒸鱼、清汤、鲜蔬; 半桌子宁绍徽州风格的,咸腌的干菜焐肉、蒸双臭、咸件儿……对方告诉你,龙井虾仁、西湖醋鱼、莼菜汤这些东西,杭州人家里不吃。

结果当天晚上,你就在这位杭州朋友的微信朋友圈里,看到了【杭帮菜传奇之美味的西湖醋鱼】。

本地传统饮食弱势的同时,经济发达、文化昌明,又给人们带来无限的骄傲自信: 一方面半推半就承认北京、杭州的食物确实「有一部分」不好吃,我们自己都不吃,另一方面又努力想通过各种途径找回面子。

这种态度,恰恰强化了外地人「美食荒漠」的印象。

一位真正的吃货,必定也是美食江湖的行旅者,美食世界的质疑者。

关注 【食味艺文志】 ,从食物的角度,阅读这个有趣的世界。

描下方二维码

看更多精彩内容

做行走世界的吃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