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伙企业的个人合伙人在合伙企业领取工资薪金,需要每月按照工资薪金项目申报个人所得税,季末年末再按照生产经营所得申报个人所得税吗?
不需要。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 第六条第五项第1目规定, 经营所得,是指:1.个体工商户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取得的所得,个人独资企业投资人、合伙企业的个人合 伙人来源于 境内注册的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生产、经营的所得。因此 合伙企业合伙人从合伙企业取得的所得,按「经营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不属于工资薪金所得。
自然人合伙人从合伙企业领取工资, 应将投资者工资调增合伙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后,按合伙人分配比例分到每个投资者,然后由自然人投资者按照经营所得申报个人所得税。 同时根据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办理2023年度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事项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4年第2号) 规定, 可在综合所得或经营所得中申报减除费用6万元、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以及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但不得重复申报减除。
二、合伙企业注销,个人合伙人分配的所得应如何交税?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关于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征收个人所得税的规定>的通知】( 财税〔2000〕91号) 第三条规定,个人独资企业以投资者为纳税义务人,合伙企业以每一个合伙人为纳税义务人(以下简称投资者)。第十六条规定,企业进行清算时,投资者应当在注销工商登记之前,向主管税务机关结清有关税务事宜。企业的清算所得应当视为年度生产经营所得,由投资者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 前款所称清算所得,是指企业清算时的全部资产或者财产的公允价值扣除各项清算费用、损失、负债、以前年度留存的利润后,超过实缴资本的部分。因此,合伙企业注销,个人合伙人分配的所得应按经营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三、 合伙企业内部股权转让(转让财产份额)要交什么税?要缴纳印花税吗?
解: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合伙企业合伙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 财税〔2008〕159号 )规定:「三、合伙企业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采取‘先分后税’的原则。合伙企业转让股权收入,再分配给自然人合伙人,自然人合伙人交个人所得税,法人合伙人交企业所得税。
自然人合伙人按财产转让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根据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 第六条规定,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各项个人所得税的范围:财产转让所得,是指个人转让有价证券、股权、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不动产、机器设备、车船以及其他财产取得的所得。
法人合伙人缴纳企业所得税。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贯彻落实企业所得税法若干税收问题的通知】( 国税函〔2010〕79号 )第三条规定:企业转让股权收入,应于转让协议生效、且完成股权变更手续时,确认收入的实现。转让股权收入扣除为取得该股权所发生的成本后,为股权转让所得。
不缴纳印花税。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法 】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应税凭证,是指本法所附【印花税税目税率表】列明的合同、产权转移书据和营业账簿。【印花税税目税率表】列举的「产权转移书据」不包含合伙企业份额,因此转让合伙企业合伙份额所立的书据不属于印花税列举的应税凭证,不征印花税。
例:甲乙两人各投资100万成立有限合伙企业A,A合伙企业投资200万元设立B公司。请问1.合伙企业出资是否需要缴纳印花税?2.甲将其在A企业的份额全部转让给了丙,按什么税目缴纳个人所得税?需要缴纳印花税吗?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法】第二条规定, 本法所称应税凭证,是指本法所附【印花税税目税率表】中的 营业账簿, 实收资本(股本)、资本公积合计金额的 0.25‰贴花。 合伙企业出资额不计入「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不征收资金账簿印花税。
2.自然人合伙人甲转让其在合伙企业份额给丙,属于财产转让转得的范围,应按财产转让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法】附件【印花税税目税率表】, 土地使用权出让书据,土地使用权、房屋等建筑物和构筑物所有权转让书据(不包括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土地经营权转移),股权转让书据(不包括应缴纳证券交易印花税的),商标专用权、著作权、专利权、专用技术使用权转让书据, 合伙人份额不属于企业股权,因此合伙人转让合伙人份额,不属于印花税应税项目,不需要按「产权转移书据」缴纳印花税。
四、合伙企业对外投资分回的股息红利,其个人合伙人应如何缴纳个人所得税?
根据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关于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征收个人所得税的规定>执行口径的通知】( 国税函〔2001〕84号 ) 第二条规定, 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对外投资分回的利息或者股息、红利,不并入企业的收入,而应单独作为投资者个人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应税项目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以合伙企业名义对外投资分回利息或者股息、红利的, 应按财税〔2000〕91号 所附规定的第五条( 注1 )精神确定各个投资者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分别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应税项目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换句话说,合伙企业经营所得不包括对外投资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即便是经营所得是亏损,也不能抵减「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合伙企业收到分回的股息红利,按规定比例计算各个投资者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注1 :个人独资企业的投资者以全部生产经营所得为应纳税所得额;合伙企业的投资者按照合伙企业的全部生产经营所得和合伙协议约定的分配比例确定应纳税所得额,合伙协议没有约定分配比例的,以全部生产经营所得和合伙人数量平均计算每个投资者的应纳税所得额。
前款所称生产经营所得,包括企业分配给投资者个人的所得和企业当年留存的所得(利润)。
例:乙 是A合伙企业的个人合伙人,A合伙企业对外投资设立B上市公司,A公司将从B公司分回的股息、红利, 分配给乙。
A合伙企业投资B公司分回的股息、红利,应单独作为投资者个人的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 因此乙作为投资者, 应按照分配比例确定「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 财税〔2015〕101号和税总稽便函〔2018〕88号规定, 个人从公开发行和转让市场取得上市公司股票,适用上市公司股息红利差别化个人所得税政策,该"个人"不包括合伙企业的自然人合伙人。
特例:假设A合伙企业是选择 按创投企业年度所得整体核算,应将创投企业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计算应分配给个人合伙人的所得。如符合财税〔2018〕55号规定条件的,创投企业个人合伙人可以按照被转让项目对应投资额的70%抵扣其可以从创投企业应分得的经营所得后再计算其应纳税额。年度核算亏损的,准予按有关规定向以后年度结转。 同时 取得综合所得和经营所得的纳税人,可在综合所得或经营所得中申报减除费用6万元、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以及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但不得重复申报减除。
五、合伙企业对外转让股权,合伙人按什么税目缴纳个人所得税? 例:自然人乙和丙各占A合伙企业50%份额 , A合伙企业将持有的B公司股权全部出售,获得2000万元。丙和乙各分得900万元。乙和丙按什么税目缴纳个人所得税?
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 第六条第五项第1目规定, 经营所得,是指:1.个体工商户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取得的所得,个人独资企业投资人、合伙企业的个人合 伙人来源于 境内注册的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生产、经营的所得。
又根据 【关于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征收个人所得税的规定】的通知(财税 〔2000〕 91号)第三条规定,个人独资企业以投资者为纳税义务人,合伙企业以每一个合伙人为纳税义务人 。 第四条规定, 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以下简称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作为投资者个人的生产经营所得,比照个人所得税法的「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应税项目,适用5%—35%的五级超额累进税率,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
因此,合伙企业转让B公司股权,应按照「先分后税」原则,根据合伙企业的全部生产经营所得和合伙协议约定的分配比例确定合伙企业各合伙人的应纳税所得额, 丙、乙应就分得的900万元所得按经营所得税目,适用5%—35%的五级超额累进税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同时根据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办理2022年度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事项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3年第3号) 规定, 同时取得综合所得和经营所得的纳税人,可在综合所得或经营所得中申报减除费用6万元、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以及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但不得重复申报减除。
假设A合伙企业是选择 按创投企业年度所得整体核算,符合【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创业投资企业和天使投资个人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18〕55号)规定条件的,创投企业个人合伙人可以按照被转让项目对应投资额的70%抵扣其可以从创投企业应分得的经营所得后再计算其应纳税额。年度核算亏损的,准予按有关规定向以后年度结转。
特例:假设A合伙企业属于 选择按单一投资基金核算的创投企业,根据【财政部 税务总局 发展改革委 证监会关于创业投资企业个人合伙人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19〕8号)规定,其个人合伙人从该基金应分得的财产转让所得,按照20%税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个人合伙人按照其应从基金年度股权转让所得中分得的份额计算其应纳税额,并由创投企业在次年3月31日前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如符合财税〔2018〕55号规定条件的,创投企业个人合伙人可以按照被转让项目对应投资额的70%抵扣其应从基金年度股权转让所得中分得的份额后再计算其应纳税额,当期不足抵扣的,不得向以后年度结转。
六、合伙企业申报经营所得后,将剩余的利润打到个人合伙人账户,还需要交个人所得税吗?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合伙企业合伙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159号)第三条规定,合伙企业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采取"先分后税"的原则。又根据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关于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征收个人所得税的规定>的通知】(财税〔2000〕91号)第五条规定,个人独资企业的投资者以全部生产经营所得为应纳税所得额;合伙企业的投资者按照合伙企业的全部生产经营所得和合伙协议约定的分配比例确定应纳税所得额,合伙协议没有约定分配比例的,以全部生产经营所得和合伙人数量平均计算每个投资者的应纳税所得额。 前款所称生产经营所得,包括企业分配给投资者个人的所得和企业当年留存的所得(利润)。因此,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的合伙人对于留存利润已经按经营所得缴纳过个人所得税,将利润分配给投资者不再缴纳个人所得税。
七、列举与独资、合伙企业有关的经营所得易混税目有哪些?
经营所得是指个人独资企业投资人、合伙企业的个人合伙人来源于境内注册的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生产、经营的所得属于经营所得。易混税目小颖言税总结如下:
1.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从事股权(票)、期货、基金、债券、外汇、贵重金属、资源开采权及其他投资品交易取得的所得应全部纳入生产经营所得(国税发〔2011〕50号)
2. 对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的个人投资者或其家庭成员取得的上述所得(见注2)视为企业对个人投资者的利润分配,按照经营所得计征个人所得税(财税〔2008〕83号)
3.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个人投资者以企业资金为本人、家庭成员及其相关人员支付与企业生产经营无关的消费性支出及购买汽车、住房等财产性支出,视为企业对个人投资者的利润分配,并入投资者个人的经营所得(财税〔2003〕158号)
4.个人或者几个人合伙对外吸收存款、放出贷款,从中获取贷款利息的差额利润。对个人或个人合伙取得的吸存放贷收入,应按照「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应税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国税函〔2000〕516号)
5.选择按年度所得整体核算的创投企业,对其个人合伙人来源于创投企业的所得按照经营所得项目缴纳个人所得税(财税〔2019〕8号)
6. 从事建筑安装业的个体工商户和未领取营业执照承揽建筑安装业工程作业的建筑安装队和个人,以及建筑安装企业实行个人承包后工商登记改变为个体经济性质的,其从事建筑安装业取得的收入应依照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从事建筑安装业工程作业的其他人员取得的所得,分别按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和劳务报酬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国税发〔1996〕127号)
7.个体工商户业主、个人独资企业投资者、合伙企业个人合伙人和其他从事货物运输经营活动的个人,应依法自行申报缴纳经营所得个人所得税(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1年第8号)
八、列举与独资、合伙企业有关的股息、利息、红利所得易混税目有哪些?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是指个人拥有债权、股权等而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
1.对除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以外其他企业的个人投资者或其家庭成员取得的上述所得(见注2),视为企业对个人投资者的红利分配,按照"利息、股息、红利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财税〔2008〕83号)
2.个人将资金提供给「个人或个人合伙吸存放贷」而取得的利息收入,应作为集资利息收入,按照「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应税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税款由利息所得支付者代扣代缴(国税函〔2000〕516号)
3.选择按单一投资基金核算的创投企业个人合伙人从该基金应分得的股息红利所得,按照20%税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财税〔2019〕8号)
4. 企业 购买车辆并将车辆所有权办到股东个人名下,其实质为企业对股东进行了红利性质的实物分配,应按照「利息、股息、红利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考虑到该股东个人名下的车辆同时也为企业经营使用的实际情况,允许合理减除部分所得;减除的具体数额由主管税务机关根据车辆的实际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国税函〔2005〕364号)
5.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对外投资分回的利息或者股息、红利,不并入企业的收入,而应单独作为投资者个人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国税函〔2001〕84号)注意:不能享受股息红利差别化政策
九、列举与独资、合伙企业有关的工资薪金所得易混税目有哪些?
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
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其他人员取得的上述所得(注2),按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财税〔2008〕83号)
注2: 符合以下情形的房屋或其他财产,不论所有权人是否将财产无偿或有偿交付企业使用,其实质均为企业对个人进行了实物性质的分配,应依法计征个人所得税。1.企业出资购买房屋及其他财产,将所有权登记为投资者个人、投资者家庭成员或企业其他人员的;2.企业投资者个人、投资者家庭成员或企业其他人员向企业借款用于购买房屋及其他财产,将所有权登记为投资者、投资者家庭成员或企业其他人员,且借款年度终了后未归还借款的。
十、合伙企业应如何进行会计核算?
合伙企业不是一个独立法人(是独立的会计主体),不适用企业会计准则。财政部没有发布专门针对合伙企业的会计制度、准则或会计处理规定。【企业会计准则】第二条规定:「本准则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企业(包括公司)。此处的「企业」,并没有限定其组织形式,因此可以适用于财政部暂时还没有发布统一规定的合伙企业会计处理。
合伙企业会计与其他企业会计的不同之处在于损益分配和所有者权益账户的设置。为了反映合伙人对合伙企业投资的增减情况及其在企业净收益(或亏损)中所占的份额,在合伙会计事务中,一般要设置三个所有者权益账户,「合伙人资本」、「合伙人提款」、「合伙人损益」科目,且以上科目均为一级核算科目。 合伙企业一般不设置「资本公积」科目,由投入资本引起的各种资产增值可直接记人「合伙人资本」科目。
十一、合伙企业个人退伙应如何缴纳个人所得税?
合伙企业个人合伙人退伙, 属于该合伙人当年度未缴纳经营所得的未分配利润部分,按照「经营所得」项目缴纳个人所得税; 属于该合伙人当年度「合伙企业对外投资分回的利息或者股息、红利」,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应税项目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属于取得股权转让收入、违约金、补偿金、赔偿金及以其他名目收回的款项等,根据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终止投资经营收回款项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公告】(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41号):个人因各种原因终止投资、联营、经营合作等行为,从被投资企业或合作项目、被投资企业的其他投资者以及合作项目的经营合作人取得 股权转让收入、违约金、补偿金、赔偿金及以其他名目收回的款项等 ,均属于个人所得税应税收入,应按照「财产转让所得」项目适用的规定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公式如下:
应纳税所得额=个人取得的股权转让收入、违约金、补偿金、赔偿金及以其他名目收回款项合计数-原实际出资额(投入额)及相关税费。
例: 某合伙人2022年1月退伙取得400万元,其中: 出资额 180万不属于个人所得,不缴纳个人所得税; 2022年1月合伙企业取得对外投资分回的利息或者股息、红利,该合伙人对应的分配份额80万,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适用税率20%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以前已申报缴纳经营所得个人所得税后,一直未分配该合伙人对应的分配份额110万,不再缴纳个人所得税;剩余30万(400-180-80-110=30万),属于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41号公告规定的范围,应按照「财产转让所得」项目。
十二、 合伙企业当年实现了利润,不分红需要缴税吗?
根据【关于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征收个人所得税的规定】(财税〔2000〕91号)第五条第二款,【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合伙企业合伙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159号)第三条规定,合伙企业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采取"先分后税"的原则。具体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按照【关于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征收个人所得税的规定】(财税〔2000〕91号)及【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个人所得税税前扣除标准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65号)的有关规定执行。
前款所称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包括合伙企业分配给所有合伙人的所得和企业当年留存的所得(利润)。
第四条规定:合伙企业的合伙人按照下列原则确定应纳税所得额:
(一)合伙企业的合伙人以合伙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按照合伙协议约定的分配比例确定应纳税所得额。
(二)合伙协议未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以全部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按照合伙人协商决定的分配比例确定应纳税所得额。
(三)协商不成的,以全部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按照合伙人实缴出资比例确定应纳税所得额。
(四)无法确定出资比例的,以全部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按照合伙人数量平均计算每个合伙人的应纳税所得额。
上述条款明确了各合伙人应计缴的所得,包括合伙企业实际分配的所得和虽没实际分配,但合伙企业已经实现的所得。
还可以从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得到验证:
填表说明:
第 41 行「(五)合伙企业法人合伙人分得的应纳税所得额」:第 1 列「账载金额」填报合伙企业法人合伙人本年会计核算上确认的对合伙企业的投资所得。第 2 列「税收金额」填报纳税人按照「先分后税」原则和【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合伙企业合伙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159 号)文件第四条规定 计算的 从合伙企业分得的法人合伙人应纳税所得额。若第 1 列≤第 2 列,第 3 列「调增金额」填报第 2-1 列 金额。若第 1 列>第 2 列,第 4 列「调减金额」填报第 2-1 列金额的绝对值。
A105000「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中专门增加了一个纳税调整栏次:合伙企业法人合伙人应分得的应纳税所得额,填表说明中用的也是「计算的」应纳税所得额,而不是实际分回的所得。
因此,不论合伙企业是否作出利润分配的决定,只要有留存利润,该部分利润就应该按规定的分配比例计算合伙人的应纳税所得额。
十三、合伙企业的法人合伙人,从被投资企业取得的投资收益,能否享受企业所得税免税优惠?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一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为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依照本法的规定缴纳企业所得税,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不适用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二)项明确,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为免税收入。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八十三条规定,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六条第(二)项所称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是指居民企业直接投资于其他居民企业取得的投资收益。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六条第(二)项和第(三)项所称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不包括连续持有居民企业公开发行并上市流通的股票不足12个月取得的投资收益。
对法人合伙人来说,由于其与被投资居民企业之间不属于直接投资,投资行为也不是在居民企业之间进行,因此, 法人合伙人从合伙企业取得的分红不属于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所得,不能免征企业所得税。
十四、合伙企业能否享受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一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为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不适用本法。 因此,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以及合伙企业不是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也就不能享受小型微利企业普惠性所得税减免政策。
十五、普通合伙企业和有限合伙企业有何区别?
根据【合伙企业法】的规定,有限合伙企业由普通合伙人和有限合伙人组成,普通合伙人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有限合伙人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责任。
(一)责任承担不同
1.普通合伙企业的所有出资人都必须对合伙企业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即合伙人全部为普通合伙人。
2.有限合伙企业中一部分出资人对企业债务承担有限责任,一部分出资人对合伙企业的债务承担无限责任,即合伙人既有普通合伙人也有有限合伙人,有限合伙人对企业债务承担有限责任,普通合伙人对合伙企业的债务承担无限责任。
(二)出资人数不同
1.普通合伙企业的投资人数为二人以上,即对投资人数没有上限规定;
2.有限合伙企业的投资人数为二人以上五十人以下且至少有一个普通合伙人。
普通合伙企业只有普通合伙人;有限合伙企业至少一个普通合伙人,至少一个有限合伙人。
(三)执行合伙事务的权利不一
1.普通合伙企业的合伙人对执行合伙事务享有同等的权利。当然,根据合伙协议约定或经全体合伙人决定,可委托一个或数个合伙人对外代表合伙企业,执行合伙事务;
2.有限合伙企业中的有限合伙人不得执行合伙企业中的事务,只有普通合伙人才有执行合伙事务的权力。
(四)能否与本企业进行业务交易
1.普通合伙人不得同本企业进行交易,但合伙协议另有约定或经全体合伙人一致同意的除外,普通合伙人不得自营或与他人合作经营与合伙企业相竞争的业务;
2.有限合伙人可以与合伙企业进行交易,当然,合伙协议约定不能进行交易的除外,有限合伙人可自营或与他人合作经营与本企业相竞争的业务。
(五)营业执照上名称不一样
1.普通合伙企业名称中应当标明「普通合伙」字样;
2.有限合伙企业名称中应当标明「有限合伙」字样。
十六、合伙企业购买股权,股权转让人已被主管税务机关核定股权转让收入并依法征收个人所得税,如何处理?
甲、乙两人各出资200万元成立A合伙企业,以400万元从丙处购买了丙持有的B公司股权的5%,该股权公允价值为600万元,丙在股权转让时被核定了股权收入600万并且计算交了个税,请问A合伙企业将来转让B公司股权的计税基础是多少?甲、乙两人转让合伙企业份额时出资额是否发生改变?
根据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4年第67号(以下简称67号公告) 第十六条规定,股权转让人已被主管税务机关核定股权转让收入并依法征收个人所得税的,该股权受让人的股权原值以取得股权时发生的合理税费与股权转让人被主管税务机关核定的股权转让收入之和确认。
虽然67号公告所
称股权转让是指个人将股权转让给其他个人或法人的行为,但该公告第十五条第五项规定,
个人转让股权的原值依照以下方法确认:(五)除以上情形外,由主管税务机关按照避免重复征收个人所得税的原则合理确认股权原值。因此根据该文件精神, A合伙企业将来转让B公司股权的计税基础是是600万元。
甲、乙两人转让A合伙企业份额时出资额不变,各为200万元。A合伙企业对外投资B公司的股权计税基础抬高只有在股权转让时得到实现。假设A 合伙企业以700万元转让了B公司股权,实际转让所得为700-400万元=300万元,分给甲乙两人各150万元,甲、 丙应就分得的150万元所得,按(700-600)/2=50万元缴纳经营所得个人所得税。
十七、合伙企业转让房屋、土地权属给其合伙人要交契税吗?
合伙企业的合伙人将其名下的房屋、土地权属转移至合伙企业名下,或合伙企业将其名下的房屋、土地权属转回原合伙人名下,免征契税。(财税〔2012〕82号)
联想:1 .同一投资主体内部所属企业之间土地、房屋权属的划转,包括母公司与其全资子公司之间,同一公司所属全资子公司之间,同一自然人与其设立的个人独资企业、一人有限公司之间土地、房屋权属的划转,免征契税。(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告2023年第49号)
2. 个体工商户的经营者将其个人名下的房屋、土地权属转移至个体工商户名下,或个体工商户将其名下的房屋、土地权属转回原经营者个人名下,免征契税。 (财税〔2012〕82号)
3.合伙企业的合伙人将其名下的房屋、土地权属转移至合伙企业名下,或合伙企业将其名下的房屋、土地权属转回原合伙人名下,免征契税。(财税〔2012〕82号)
十八、列举合伙企业在税前扣除上与个体工商户的差异?
根据【关于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征收个人所得税的规定】(财税〔2000〕91号), 凡实行查账征税办法的,除特别规定外,生产经营所得比照 【个体工商户个人所得税计税办法 】 的规定确定。
个体工商户: 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活动中,应当分别核算生产经营费用和个人、家庭费用。对于生产经营与个人、家庭生活混用难以分清的费用,其40%视为与生产经营有关费用,准予扣除。
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 投资者及其家庭发生的生活费用不允许在税前扣除。投资者及其家庭发生的生活费用与企业生产经营费用混合在一起,并且难以划分的,全部视为投资者个人及其家庭发生的生活费用,不允许在税前扣除。
十九、列举合伙企业在税前扣除上与企业所得税的差异?
(一)职工教育经费
合伙企业: 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5%的部分;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企业所得税: 职工教育经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8%的部分;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财税〔2018〕51号)
(二)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
合伙企业: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1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企业所得税:
1. 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1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2.自2016年1月1日起至2025年12月31日止,对化妆品制造或销售、医药制造和饮料制造(不含酒类制造)企业发生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30%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烟草企业的烟草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一律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财税〔2017〕41号、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2020年第43号)
3. 企业在筹建期间,发生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可按实际发生额计入企业筹办费,并按规定在税前扣除(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15号)
(三)公益性捐赠
个人所得税:个人将其所得对教育、扶贫、济困等公益慈善事业进行捐赠,捐赠额未超过纳税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指计算扣除捐赠额之前)30%的部分,可以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规定可以全额在税前扣除的捐赠支出项目,按有关规定执行。
企业所得税: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超过年度利润总额12%的部分,准予结转以后三年内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利润总额指企业依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计算的年度会计利润)。企业在对公益性捐赠支出计算扣除时,应先扣除以前年度结转的捐赠支出,再扣除当年发生的捐赠支出(财税〔2018〕15号)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规定可以全额在税前扣除的捐赠支出项目,按有关规定执行。
(四)补充养老保险、补充医疗保险
个人所得税:
从业人员:分别在不超过工资总额5%标准内的部分据实扣除;超过部分,不得扣除;
业主本人:以当地(地级市)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的3倍为计算基数,分别在不超过该计算基数5%标准内的部分据实扣除;超过部分,不得扣除
企业所得税:为在本企业任职或者受雇的全体员工支付的补充养老保险费、补充医疗保险费,分别在不超过职工工资总额5%标准内的部分,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准予扣除;超过的部分,不予扣除(财税〔2009〕27号)
(五)研发设备
个体工商户: 个体工商户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所发生的开发费用,以及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而购置单台价值在10万元以下的测试仪器和试验性装置的购置费准予直接扣除;单台价值在10万元以上(含10万元)的测试仪器和试验性装置,按固定资产管理,不得在当期直接扣除。
企业所得税: 制造业小型微利企业新购进的研发和生产经营共用的仪器、设备,单位价值不超过100万元的,可一次性税前扣除。2018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企业新购进单位价值不超过500万元的设备、器具可一次性在税前扣除,该政策适用于所有行业企业,已经涵盖了制造业小型微利企业的一次性税前扣除政策。在此期间,制造业企业可适用设备、器具一次性税前扣除政策,不再局限于小型微利企业新购进的单位价值不超过100万元的研发和生产经营共用的仪器、设备。
往期推荐
01
02
03
来 源:小颖言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