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欣欣网 > 旅行

人在草木间,这片神奇的「东方树叶」隐藏着多少奥秘?|非遗新体验

2024-05-23旅行

开篇之前,小编先请大家猜一字谜: 「人在草木间,浮生半日闲」。 猜到谜底了吗?

没错,这个字就是「茶」。 自古以来,在造字者的智慧里, 「茶」字象征着「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反映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2019年,第74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每年的5月21日设立为「国际茶日」。 这也是以中国为主的产茶国家首次推动设立的农业领域的国际性节日。

中国茶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千百年来,在一代代人的传承和努力下,中国的茶文化彰显出持久的生命力。 2022年11月29日,「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趁着「国际茶日」的余温未散,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项上海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茶艺」,领略跨越千年、博大精深的中国茶文化!

茶香之雅,流传千年

中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 【膳夫经手录】中记载:「今闾阎村落皆吃之,累日不食犹得,不得一日无茶」,可见茶的重要地位。在宋代,点茶与焚香、插花、挂画并称为「四艺」,是古代文人雅士追求精致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古以来,中国人一直有种茶、采茶、制茶和饮茶的习俗, 逐渐发展出绿茶、黄茶、黑茶、白茶、乌龙茶、红茶等六大茶类和花茶等再加工茶类。 茶文化的深厚底蕴早已融入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并逐步传播到周边国家乃至全世界。

外国友人学习点茶

唐代,江南地区已经成为茶叶生产和茶艺活动的中心。 我国的江南产茶区主要包括了长江中下游一带的江苏、浙江、上海,以及江西、湖南、湖北南部、安徽南部等地, 这些地区降水充沛、气候温和、水网密布、交通便捷,使茶文化在江南地区得以孕育生根、蓬勃发展。

上海与茶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 早在唐代,「茶圣」陆羽就把上海的吴淞江水列为「天下宜茶好水」之列。到了清代,出生于上海嘉定的「茶仙」陆廷灿编撰了著名的【续茶经】,对茶叶的采摘、蒸焙、试汤、候火之法等作了详尽的记述,成为中国古代体例最大的一部茶书。

陆廷灿和他撰写的【续茶经】

茶艺在上海地区的发展同样由来已久。 在茶事繁盛的江南水乡文化圈中,上海形成了独特的茶文化历史。

上海开埠后,城市的快速发展促进了茶叶的消费和出口。 民国时期,上海已确立了华东茶叶集散中心的市场地位,茶栈、茶行、茶庄、茶馆和茶楼鳞次栉比。

清末的上海,名气最响的茶楼便是位于今南京路、浙江路口处的五云日升茶楼,【点石斋画报】中就绘有茶客拥挤在日升茶楼聚会的热闹场面。 豫园的湖心亭是现存最古老的上海茶馆,有「海上第一茶楼」之称。

清代绘有茶艺活动的民间画报

经过百余年的积淀,无论是江南水乡盛行的吃阿婆茶、元宝茶等习俗,还是品饮功夫茶等外来引入上海的习俗在本地的发展和演变, 都使得上海的茶艺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也折射出上海「海纳百川」的城市精神。

上海与「茶」有关的非遗项目种类繁多。 2024年,「茶艺」被列入第七批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该项目由嘉定区和金山区分别申报,保护单位为上海艺聚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上海正龙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除此之外,青浦区的「 阿婆茶 」、黄浦区的「 湖心亭茶艺 」与「 汪怡记龙井茶拼配制作技艺 」、静安区的「 沉香茶窖制技艺 」、宝山区的「 古法末茶制作技艺 」、嘉定区的「 精制花茶制作技艺 」、金山区的「 金山茶馆习俗 」等都已被列入市级或区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豫园的湖心亭

茶艺之蕴,绚丽多姿

茶艺的基本内容包括哪些方面呢?

1

茶品

茶品是茶事活动的核心。 中国茶区分为江南、江北、华南、西南四大茶区。江南茶区多为丘陵山地,种植的茶树基本为灌木型中叶种和小叶种,少部分为乔木型中叶种和大叶种。 在中国的六大茶类中,大部分在江南都有出产,尤其是绿茶几乎都产自于江南茶区, 因而在海纳百川的上海,可以「一网打尽」品尝到所有六大茶类。

2

茶水

决定一壶茶的优劣,除了茶叶,水的质量也至关重要,需要选用优质水源煮茶泡茶。 陆羽在【茶经】中写道:「山水上;江水次;井水下。」意思说用山泉水泡茶最好,其次为江水和井水。山上植被繁茂,从山岩断层细流汇集而成的山泉,经砂石过滤,水质清净晶莹,含氯、铁等化合物较少,用这种泉水泡茶,能使茶的色、香、味、形得到最大的发挥。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从左至右为出汤、点茶、择水

3

茶点

茶点是在品茶过程中搭配的点心,古代称之为「茶食」 ,以精细美观、形小量少、口味多样为特色,既可以在饮茶时果腹垫饥,也可避免空腹饮茶出现「晕茶」现象。 江南地区的茶点品种丰富。在上海,常见的有花糕、松糕、绿豆糕、状元糕、薄荷糕、云片糕、松子糕、核桃仁糕等,瓜子、花生、熏青豆、蜜饯、干果等同样也是常见的茶点。

4

茶舍

茶舍也称茶斋、茶屋、茶室,一般指喝茶的地方或举行茶事活动的场所。 古代茶舍在传世绘画【撵茶图】【文会图】【春宴图卷】【西园雅集图】【会昌九老图】等作品中都有描绘,根据参加活动人员的多少,茶桌有大有小,小者围坐两三人,大者可容纳十多人。 上海的茶馆尽管风格不同,或豪华,或古朴,但无一不是五方杂处、信息灵通、文化气息浓郁、民情民俗汇聚的场所,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标识。

5

茶境

所谓茶境,就是指品茗喝茶的环境,古人对此特别重视。 茶桌上的铺垫物反映了茶事主人的文化品味和审美意趣,有用棉麻织锦的,有用藤木竹篾的,也有用秦砖汉瓦的。除了置放各式茶具,往往还放置有茶炉、水盂、花瓶、香炉和各种文玩器皿。 在如今上海的很多茶文化空间内,茶境的营造很有讲究, 尤其是新中式风格的流行,将古朴典雅的禅意与海派生活的情调相结合,吸引着众多消费者前来体验。

6

茶仪

茶事活动必须遵照一定的礼法进行。 茶仪是有关品茶的规范,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艺术、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 茶事活动中,涉及的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关系有着严格的规定,包括茶器的摆放位置,冲泡的顺序和动作,以及茶艺师的语言、姿态、仪表等。

传承人在茶艺课堂上教学

7

茶俗

茶俗是指以茶为主题或媒介的风尚习俗,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形态下的产物,反映了各个地方特殊的社会人文环境,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中国人喝茶的习俗名目繁多,古代江南有「三时茶」的习俗,即早茶、午茶、晚茶。茶俗活动都会确定主题,如围绕二十四节气或节日进行茶事活动。在拜师仪式上,徒弟必须向师父师母行奉茶礼俗;新婚仪式上,新人要向双方父母和长辈行敬茶礼俗,颇具特色。

8

茶具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茶具是茶事活动中重要的器具。 常用的茶具被称为「六君子」,通常指茶道瓶或收纳筒、茶则(茶勺)、茶匙(茶刮)、茶夹(茶镊)、茶漏、茶针(茶通)等。 此外还有茶壶、盖置、茶盘、品茗杯、闻香杯、盖碗、杯垫、公道杯等。明清以来,茶壶以紫砂器为主,也有瓷器、陶器、铁器和铜器。

茶艺是一项修身养性、寄托情感,且有助于人际交往的综合性文化活动和群体性民间风俗。茶艺有宫廷茶艺、佛门茶艺、民间茶艺等不同类型。 宫廷茶艺富有鲜明的政治色彩,有严格的等级制度。佛门茶艺讲求修身养性,品茶和修禅被认为是共同的情韵,故有「禅茶一味」的说法。民间茶艺形式丰富,因地制宜,具有浓厚的烟火气息。

复刻的竹炉和茶壶

茶艺活动的魅力在于通过视觉、味觉、嗅觉、触觉、听觉来感受茶的形态、色泽、滋味、香气,静心领悟涤器、煮水、点茶、品饮等过程中的节奏韵律。 同时,在器具、衣着、环境、情绪、举止、修养、品位等多个方面不断提高自我修养,能够陶冶情操、去除杂念,体现出和、敬、清、寂等恬淡的东方美学思想。

茶艺广泛吸收了儒家、道家等提倡的哲学思想与修行方式,启发智慧,净化心灵,将个人的感情融入自然,从而实现对自我内心的修炼和境界的提升。

进博会「非遗客厅」内的宋式点茶体验活动

茶艺囊括了历史、文学、艺术、科学等多方面内容,具有重要的文化、社会、经济、教育价值。 研习茶艺有助于丰富现代人对传统茶文化的认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播,同时还有利于增强中国茶文化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传承人开发设计的茶器、茶礼

岁月变迁,快节奏的城市生活或多或少地「冲淡」着当代人对茶文化的钟爱和追求精致生活的雅趣,对「茶艺」项目的保护也显得迫在眉睫。 近年来,以乔木森、曾红等为代表的传承人积极组织开展各类茶事活动,每年举办大大小小的活动100余次,不断推广和传播中国的茶文化。

茶文化走进校园

传承人在社区推广茶文化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 茶艺作为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民俗活动,深深扎根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是滋养身心、陶冶情操的宝贵文化财富。

眼下随着「国潮风」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走进茶室、学习茶艺。 他们中,有些人已经习惯将商务洽谈的地点由过去的咖啡厅改成了茶室,也有许多人相约在华灯初上的夜晚,在上海的「市民艺术夜校」中学习茶艺,感受上海人特有的小资情调。

如果你也是爱茶人士,不妨找个周末,约上三五好友, 择一处茶楼,品一壶好茶,用心感受中国茶文化丰富多彩的魅力!

图片来源:上海艺聚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资料:上海非遗

编辑:刘义

推/荐/阅/读

公布

特别声明

由于条件所限,可能出现未署名的原创图片或文字,在转载之前无法与权利人联系授权及稿酬事宜。热忱欢迎权利人与编辑部联系署名授权、稿酬等事项。

推文内容信息供参考,以现场实际情况为准。

邮箱:[email protected],微信号:shwhly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