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12日,「古波斯的荣耀——伊朗文物精华展」在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启幕。伊朗文化遗产、旅游和手工业部部长赛耶德·埃扎图拉·扎尔加米,伊朗驻华大使穆赫森·巴赫蒂亚尔,伊朗驻沪总领事阿里·穆罕默德,伊朗国家博物馆馆长杰布拉尔·诺坎德,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尚玉英,上海博物馆馆长褚晓波,上海市文物局副局长向义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副馆长艾尼瓦尔·阿不都克力木等出席展览开幕式。仪式由上海博物馆副馆长李峰主持。
伊朗文化遗产、旅游和手工业部部长赛耶德·埃扎图拉·扎尔加米在致辞中表示,本次展览是促进团结与和平的一次无私献礼,讲述伊朗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和文明的同时也印证了中伊交往的悠久历史。相信展览能够开启两国文化交流、对话的新篇章。
伊朗国家博物馆馆长杰布拉尔·诺坎德表示,伊朗国家博物馆曾在2012年参与上海博物馆「幽蓝神采——元代青花瓷器大展」的举办,此次伊方借展文物规模更大、内容更为丰富。希望本次展览能为热爱文化的中国人民提供一个近距离感受和欣赏伊朗文化与文明之美的机会。
公元前3000年始,生活在伊朗高原上的人们就开启了文明的进程。他们建造恢宏的建筑,制作出精美的金银器、釉彩陶器和玻璃器,构建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同时,他们建立神庙,塑造精神的世界。随着时代的发展,古代伊朗逐步成长为西亚地区物质与精神世界的主要创造者之一。
本次展览汇集了来自伊朗国家博物馆、戈尔甘考古博物馆、拉什特博物馆、波斯波利斯博物馆、上海博物馆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文博院(博物馆)的285件精美文物,以期呈现出古波斯文明的璀璨瑰丽及其与中华文明的相互交融。展览通过「高原曙光」「辉煌时代」「信仰艺术」三个版块阐释古代伊朗的悠久历史与灿烂文明。
公元前2800年左右,在伊朗高原的西南部,诞生了埃兰王国。在当时两河流域亚述王国的记述中,埃兰的城市繁荣而富足。埃兰人使用楔形文字,崇拜各种神灵,营造了大型的神庙宫殿建筑群。他们喜欢用几何和动物纹来装饰陶器表面,抽象的线条和变形夸张的人或动物图案,是埃兰人信仰意识的反映。埃兰人还热衷很长流嘴的器物造型。同时,埃兰也跟北部的骑马民族、西方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互动互融,在铜器、金器等各类器物上,都显示出高度发达的工艺和艺术精神的表达。文明的互鉴使早期伊朗高原艺术呈现出多彩的风姿。高原上的埃兰人,创造出的各种艺术形象,对后世的伊朗高原造型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该部分将展出胡齐斯坦省苏萨出土的楔形文字砖,伊斯法罕省锡亚尔克遗址出土的管流彩陶壶,吉兰省马尔利克土丘 18 号墓葬出土的瘤牛陶来通、45 号墓葬出土的动物纹金杯,洛雷斯坦省卡尔马卡雷出土的高浮雕有翼神兽铜饰板等代表性文物。
管流彩陶壶
约公元前850—前550年(铁器时代)
高18.0厘米,底径8.5厘米,口径11.0厘米,长度34.0厘米
伊斯法罕省,锡亚尔克遗址
伊朗国家博物馆藏
瘤牛陶来通
约公元前1150—前850年(铁器时代)
高19.2厘米,长26.0厘米,厚11.0厘米
吉兰省,马尔利克土丘18号墓葬
伊朗国家博物馆藏
动物纹金杯
公元前1150—前850年(铁器时代)
高18.0厘米,口纵13.0厘米,口横10.8厘米,重226.2克
吉兰省,马尔利克土丘 45号墓葬出土
伊朗国家博物馆藏
从阿契美尼德,经帕提亚,到萨珊王朝,她们共同构筑了伊朗高原上,艺术的辉煌时代。公元前6世纪开始,阿契美尼德王朝力量空前强盛,积极扩张领土,逐步建成横跨亚欧非三洲的强大的帝国。大流士一世时期,修通了连接全境的驿道,规划收税区域,帝国保持道路通畅,促进商业贸易交流的同时也进一步加强了各地之间的文化关联互动,广大地域内,各种特点的文化和艺术进入全面融合状态。这一时期的文化大融合,在造型艺术和工艺美术方面,都呈现出阿契美尼德时期创造出的波斯特色,同时也为将来本土化的萨珊艺术风格打下了成长的基础。
该部分将重点展出来自哈马丹省的有翼狮金来通,从公元前2000年开始,圆锥形的酒具来通就已经出现,并逐渐流行于从爱琴海到西亚的广阔地域。来通可能起源于人类最早用动物角制杯饮酒的习惯,后逐渐发展出各种材质和造型。这件来通结合了有翼的狮身和近乎锥形的垂直杯身,杯身上端饰有一圈莲花图案,其下饰有平行的凹槽线。狮子呈张嘴伸舌状,头部、颈部和胸部覆有鬃毛,前爪自然着地。双翅末端饰有三排羽状花纹,末端向前弯曲。类似形象可见于苏萨的釉面砖和波斯波利斯的浮雕。
有翼狮金来通
公元前500—前450年(阿契美尼德王朝)
高22.5厘米,宽21.0厘米,口径13.0厘米,底径19.5厘米,重1897.0克
哈马丹省
伊朗国家博物馆藏
此外还将展出来自哈马丹省纳哈万德的青铜女神像、来自吉兰省尼亚沃尔的刻面玻璃碗、伊朗国家博物馆藏国玉骑马鎏金银盘以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联珠对鸟纹锦等器物。
青铜女神像
公元前1世纪—公元1世纪(塞琉古王朝)
高11.5厘米,宽5.0厘米,重270.6克
哈马丹省,纳哈万德
伊朗国家博物馆藏
国王骑马鎏金银盘
公元6—7世纪(萨珊王朝晚期)
高4.0厘米,径23.5厘米
伊朗国家博物馆藏
公元7世纪,阿拉伯人逐渐进入伊朗高原,同时也带来了伊斯兰教信仰。在这种背景下,伊朗高原上的艺术传统,因为信仰的原因而发生了转变。实际上,这一转变也可被看作,伊朗文化顽强的传统和独立性使伊斯兰艺术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早期伊斯兰艺术,始终在萨珊的审美中汲取营养。到蒙古人的伊利汗王朝时期,又开始加入东方的影响。伊斯兰信仰不接受偶像崇拜,所以人或神的具象造型艺术逐渐减弱,代之以各种几何或图案装饰,甚至各种变体的阿拉伯文书法也成为寺庙的重要装饰题材。
该部分将呈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文博院(博物馆)藏波斯铭文银碗以及伊朗国家博物馆藏弗高瓶、人物纹釉陶盘和釉下彩青花瓷盘等展品。
弗高瓶
公元11—12世纪(塞尔柱王朝)
高11.3厘米,瓶口直径2.3厘米
礼萨呼罗珊省,内沙布尔
伊朗国家博物馆藏
人物纹釉陶盘
公元13—14世纪(伊利汗王朝)
高6.3厘米,口径33.2厘米
戈勒斯坦省,戈尔甘
伊朗国家博物馆藏
釉下彩青花瓷盘
公元14 世纪(元)
高9.0厘米,径57.5厘米
阿尔达比勒省,谢赫·萨菲丁·阿尔达比利陵
伊朗国家博物馆藏
展览的展陈空间提取「交汇」「高光」等词汇作为设计语言,布局时巧设展墙与展柜的关系,营造出交错与链接共存的空间结构,同时聚焦不同单元的各个时代,利用CG技术对巨幅代表画作进行二次创作,沉浸式展示多元的古波斯文化色彩。
上海博物馆馆长褚晓波表示,中伊两国不仅拥有着悠久的双边关系,并且一直致力于发展这种关系。两国所传承下来的这种古老的互动始于两千多年前丝绸之路的开辟,古丝路西端的伊朗,和古代中国一样,都是推动丝路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驱动力。借由丝绸之路的网络,古文明间交换货物、交流思想、交融文化,极大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体现出「人类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的壮丽画面。本次展览掀开了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舍定位为「世界文明馆」的新篇章。以此展览为始,上海博物馆未来将推出更多的与世界古代文明相关的主题展览,让上海博物馆成为世界文明百花园的展示平台。
配合此次特展,上博围绕有翼狮金来通、文字彩釉砖两件代表性文物,开发了冰箱贴、徽章、金币纪念章、书签、帆布包等系列文创产品,以展现古波斯及阿拉伯文化的典型艺术。配套图录也将同步发售。
展览将于6月13日向公众免费开放,并延续至2024年10月7日。
展览名称
古波斯的荣耀:伊朗文物精华展
The Glory of Ancient Persia: Treasures from Iran
展览时间
2024.6.13-10.7
(周一闭馆,国定假日除外)
展览地点
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第二展览厅)
上海市黄浦区人民大道201号
No. 2 Exhibition Hall,
Shanghai Museum on People' s Square
No. 201 Ren Min Da Dao, Huangpu District, Shanghai
资
资料:上海博物馆
编辑:刘玉清
推/荐/阅/读
◆
◆
◆
◆
◆
◆
◆ 」 公布
◆
特别声明
由于条件所限,可能出现未署名的原创图片或文字,在转载之前无法与权利人联系授权及稿酬事宜。热忱欢迎权利人与编辑部联系署名授权、稿酬等事项。
推文内容信息供参考,以现场实际情况为准。
邮箱:[email protected],微信号:shwhly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