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海外

桂林洪水,河南大旱,極端天氣為何越來越多?

2024-06-20海外

日來,最讓人揪心的話題就是桂林洪水。

截圖自微博

據報道,水文氣象資料顯示,截至6月19日17時00分,桂林站水位上升到148.55公尺,已超過1998年漓江特大洪水148.4公尺,超警2.55公尺,為 桂林1998年以來最大洪水。

圖源自網路

圖源自網路

昨天一天,綜合社交平台多個視訊顯示,桂林許多地方出現倒灌,不少人被困家中,救援隊正在展開營救:

圖源自網路

當地高鐵站一度被淹:

截圖自網路視訊

願大家都能平安。

實際上,隨著不斷有極端天氣災害相關的新聞出現,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

極端天氣好像越來越多了?

確實是這樣。

01

今年年初春運期間, 湖北等地遭遇2009年來以來中國中東部遇到的最強雨雪天氣。

凍雨、強降雪接連來襲,多地列車停運、航班延誤、高速封閉。

今年5-6月,河南多地一度遭遇極端幹旱 ,從5月份以來,整個河南的降雨量比往常減少了70%以上。

圖源自網路

圖源自網路

遭遇極端天氣的不止是國內,國外也面臨著困境。

6月,隨著氣溫飆升,超過 7000 萬美國人處於高溫的威脅之下。

與此同時,消防員正在撲滅洛杉磯北部的野火,這場大火已迫使數百人離開家園。

在美國西部, 加州今年迄今為止最大的山火已經燒毀了超過 15,000 英畝(6,070 公頃)的土地

圖源自BBC

此外,德克薩斯州將迎來大雨,而蒙大拿州部份地區可能迎來罕見的六月降雪。

當地時間6月17日,芝加哥的最高氣溫達到 97 華氏度(36.1 攝氏度),打破了1957年的最高氣溫紀錄。

圖源自PBS NEWS

據報道,6月17日星期一前後,美國東部大部份地區的氣溫將比正常水平高出 15 到 20 華氏度,在之後4天,氣溫有時會飆升至正常水平以上 25 華氏度(約4攝氏度)。

更糟糕的是,即使進入夜間,氣溫也不會降低。

據氣象部門預計,許多地方夜間最低氣溫不會低於 70 華氏度(約21攝氏度)或 60 華氏度(約16攝氏度)以上。

圖源自CNN

由於很多地方降雨量較大,濕度將與極端高溫共同作用,讓人感到更加難以忍受。

在歐洲,極端高溫和強暴風雨嚴重影響了人們的生活。

今年熱浪襲擊歐洲的時間比往年早, 希臘、賽普勒斯、土耳其和義大利均已遭遇極端高溫,部份地區氣溫比季節平均氣溫高出 10 攝氏度

由於希臘中部和南部大部份地區的氣溫超過 40 攝氏度,考慮到遊客可能面臨中暑問題,本周,雅典被迫關閉雅典衛城。

圖源自euro news

德國當地時間6月4日,持續的大雨導致南部巴伐利亞州和巴登-符騰堡州出現大面積淹水災害,幾千人撤離。

淹水災害曾造成大面積交通中斷,北部和西部通往慕尼黑的長途鐵路於當地時間6月3日停運。

圖源自euro news

在印度,衛生部報告顯示,今年3月1日至6月18日,印度有超過4萬例疑似中暑病例,至少110人因高溫天氣死亡。

圖源自網路

自5月以來,印度北部多地的氣溫徘徊在45至50攝氏度之間,持續的高溫影響了許多地區。印度氣象部門預測,6月氣溫也高於正常水平。

02

究竟是為什麽,讓天氣變得如此異常?

多家氣象機構表明, 可能是氣候變遷與人類活動的共同影響

歐洲天氣預報服務機構 Weather & Radar 的專家表示, 世界目前正處於聖嬰和拉尼娜氣候現象交替的過渡時期

聖嬰事件,是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溫大範圍持續異常偏高的現象;

拉尼娜事件,是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溫大範圍持續異常偏低的現象。

二者的變動雖然發生在赤道中東太平洋海域,但具有全球性的影響。

今年上半年,受聖嬰現象的殘留影響,歐洲經歷了降雨和強風天氣,6 月至 11 月是颶風季節,隨著反聖嬰現象在太平洋形成,大西洋的風暴活動可能會加劇。

極端氣候最直接的原因,大概是 全球暖化

據世界氣象組織(WMO)釋出的【2023年全球氣候狀況】報告顯示:

2023年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過去10年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10年。

報告指出,2014-2023年的十年全球平均溫度比1850-1900年的平均水平高出1.20±0.12℃,大大超出此前最熱年份的升溫振幅,並進一步接近【巴黎協定】所設立的1.5℃控溫目標。

圖源自聯合國

從全球來看,2023年全年,從6月到12月,每個月的溫度都創下了該月的最高紀錄。

圖源自聯合國

【2023年全球氣候狀況】中的內容還表明,在去年一年,全球海面大部份時間都處於異常高溫,並伴有劇烈且具破壞性的海洋熱浪。

南極海冰面積則降至有記錄以來的最低值,2月的夏末最小值和9月的冬末最大值均是如此。

根據這份報告,極端天氣越來越多,對人們的日常生活造成了嚴重影響。

2023年,極端高溫、洪水、山火、暴雨等影響了數百萬人,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

當然,也不必過分擔憂。

這些年來,中國開啟了「基建狂魔」模式。

十幾年間,建成了世界最可靠,最完善的基礎設施系統。

我們擁有了比以往更成熟的交通網路、科學精準的預警系統、完善的應急救災體系。

面對大自然的挑戰,我們有深刻的教訓,也有應對機制,相信這次我們一定能夠動員各方力量沈著應對。

03

夏天到了,要註意防暑降溫。

躲進空調房,極端高溫天氣似乎就傷不到我們。但只要在室外,大自然的「大火翻炒」和「中火慢熬」足以讓人瞬間喪失鬥誌。

許多戶外工作者輕則中暑,重則罹患熱射病。越來越熱的夏天裏,極端高溫引發的多臟器功能衰竭、中樞神經系統功能障礙等疾病也逐漸被公眾重視起來。

人類對全球暖化的關註不足,並不是一朝一夕。

如今氣候的「反攻」已經開始無孔不入地影響我們的生活, 一些氣候精神病學家已開始呼籲大家將氣候變遷視為一場針對人類的心理健康危機

除了在環境方面落實應對全球暖化的共同舉措,被高溫影響的人們也可以選擇一些「小手段」來對抗困頓。

開風扇、開空調 自不必說, 及時補充水分和電解質、吃酸味食物 都能夠起到加速血液迴圈的作用,可以緩解疲憊感。在夏天學習時備一些 淡茶水、綠豆湯、檸檬、山楂 等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哪怕晝長夜短, 保持充足的睡眠 也是保護大腦、保持學習狀態的重要手段之一。

建立適合自己的睡眠習慣,盡量保證優質睡眠,才能給大腦充滿電,也可以更好地抑制負面情緒的產生。

但歸根到底,想要真正預防這場「災難」與每個人息息相關,還是要充分發揮每個個體的力量。在減少碳排放方面的努力,沒有「微小」,只有「重要」。

ref:

BBC:One in five Americans under extreme weather alerts

CNN:A powerful heat dome is just one of the extreme weather hazards coming next week

euro news

中國環境報:胡彬:氣候變遷給全球經濟帶來的嚴重影響已經不容忽視

聯合國新聞:世界氣象組織:2023年打破全球氣溫紀錄,2024年可能更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