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一方為教師的家庭,孩子要麽走上狀元的成才路,要麽陷入自殺的心理困境? 為何會發生這樣的極端? 前者做對了什麽,後者又做錯了什麽?
作者:芒來小姐,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中級婚姻家庭咨詢師,公眾號:「芒來小姐」(ID:ydsakyml)。
點選卡片,預約精彩直播
又是一年高考放榜。
關於「高考狀元」的話題被推上了熱搜, 無論家中是否有考生,大家都關註著這些「卷贏」千軍萬馬的孩子,都出自什麽家庭?
【法制晚報】有一期報道,提及27名高考狀元的家庭背景中,其中有14人的父母至少一人是小學、中學、大學教師; 2007-2014年雲南20名高考狀元中,9 人出自教師家庭; 2004-2014年廣東27名高考狀元中,10人出自教師家庭。
另外,一組名為「高考狀元父母職業排行榜」統計發現: 教師家庭出高考狀元機率最高,35.09%的狀元出自教師家庭。 其次是公務員,占比18.62%;工程師,占比12.62%。
在高考這個賽道,教師子女毋庸置疑「上大分」。原因顯而易見,作為教師的父母懂教育、有資源,教育孩子信手拈來。
但和「狀元率」相對的另一組數據,心理學家徐凱文曾小範圍調研過一些有自殺傾向孩子的家庭背景後發現, 自殺危機學生的父母職業分布,教師家庭「一騎絕塵」,遠超第二名4倍之多。
兩組結合起來看就頗值得玩味了。
要麽狀元,要麽抑郁?
教師子女的極端人生
相比普通家庭,教師家庭普遍有一個顯而易見的優勢: 懂教育,能引導孩子養成好的學習習慣, 他們從很早就給孩子打基礎了。
一組關於高考狀元的調查顯示: 80%的孩子平時除了學習就喜歡看書。
2014年包頭市文科狀元石海藍,父母均為高中老師。她讀幼稚園開始父母就帶她泡圖書館,從早上9點一直看書看到下午2點;
2015年四川市理科狀元,出生自教師家庭。他的父母習慣透過閱讀讓自己靜下心來,他也耳濡目染養成了愛看書的好習慣。
這些孩子成長在具有濃郁文化氛圍的家庭裏,父母自己愛閱讀,也重視孩子閱讀習慣的培養, 一家人一起看書是生活的日常。
但重視教育的另一面,是教師家庭對成績的執念,觸發了「過猶不及」的情況。
「不優秀就不配活」,讓學習成為很多孩子「不可承受之重」。
徐凱文在一次演講中探討了背後原因:這些孩子患有「空心病」,他們不知道活下去有什麽意義,覺得自己只是按照別人的邏輯活著。
他說:「這些教師父母完全認可這樣的教育觀:一切向分數看。他們是精致的利己主義者,沒能讓孩子看到一個人怎麽樣活得有尊嚴、有價值、有意義。」
圖片來源:電影【老師好】
【三聯生活周刊】采訪過一名教師子女,她表面上成績優異,15歲出國讀名校,私底下卻一直在吃防自殺的抗抑郁藥。
父母從小就監視她、逼她學習;考試成績不佳,媽媽會吼她「你自己去死吧」, 這一切都讓她覺得「我永遠不是父母最滿意的作品」。
這名被訪者認識不少同是教師子女的同齡人,她發現大家都或多或少存在心理問題。
她認為其中一個原因是:對教師父母來說, 子女的成績會與他們的專業能力掛鉤。 學校甚至給職工子女單獨做一個成績評比,按評比成績來分福利。「大家會覺得,你自己的孩子都教不好,怎麽可能是個優秀教師?」
還有另一個重要原因是,教師父母在學校見慣了優秀學生,總覺得自己孩子條件得天獨厚,應該更優秀。這份攀比心落在孩子身上,就變成了沈重的心理壓力。
量化成績同時
別忘了賦能孩子
為什麽同樣是教師家庭,有的孩子卻能心理健康,成績優秀,有的體驗卻如此糟糕?
在讀了很多狀元的采訪後,我發現了很關鍵的一點—— 那就是,父母「每打一巴掌,卻忘了給孩子一顆糖。」
旁觀那些學習優秀、心理健康的狀元家庭, 他們的父母不僅能給嚴格要求孩子、並提供學習上的支持,更難得的是心理上的托舉,了解孩子的需求;他們不僅重視孩子的學術學習,也同樣關註孩子在學習之外的能力培養。
兩者之間做到平衡並不容易,在面對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些「狀況」、「滑坡」,他們也會用比較淡定的態度來應對。
2014年雲南省文科狀元趙浩宇,不僅成績拔尖,還很會吹薩克斯、演話劇、打排球;
2016年浙江省理科狀元張振宇,除了學習,課余還喜歡音樂、足球、鋼琴;
2020年四川省文科狀元塗涴童,喜歡法語、田徑運動,還擔任過學校校刊主編。
這些孩子學習之外,能有如此廣泛的興趣愛好,除了家裏有足夠的經濟支持,父母開明的陪伴也很重要: 因為熟悉教育規律、知道怎麽點燃孩子熱愛,更善於給孩子賦能。
2008年雲南省理科狀元施源的父親是歷史高級教師。這位父親說:「我會引導孩子在自己感興趣的地方下功夫,使得這一興趣成為孩子的專長,再把其中經驗由點到面地放射線到各科學習上。」
對比這些「賦能型父母」,另外一些教師父母的教育態度傾向於量化: 總是考核孩子是否符合標準,成績是否達標,是否名列前茅。
清華大學心理學教授彭凱平追蹤調查過30萬中小學生,發生很多孩子身上都有「四無 」現象:學習無動力,社交無能力,生命無意義感,對真實世界無興趣。
浙江師範大學任俊教授這樣解讀背後原因——
主要是因為孩子在生活中失去掌控感,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讓父母高興,滿足父母的標準。
他們沒有可以自由掌控的時間、目標和夢想,覺得自己的意見不被父母重視,自我表達不被父母允許,漸漸就會選擇不主動支配自己的生活。
很多子女出現精神問題的教師父母,都屬於「量化型父母」,他們為了讓孩子拼盡全力學習,幾乎砍掉一切玩樂時間,結果孩子除了被動完成「考核」,什麽都不會。
就像一位教師媽媽說的: 「我著急於把我認為最好的一切強塞給兒子,反而忽視了‘順其自然’這個道理。」
好的教育,是賦能大於量化
大齊是2023年北京市高考前20名。
他的媽媽是原北京四中資深英語高級教師,她在接受采訪時坦言,如果孩子沒有學習興趣,即便是資深教師也沒有辦法:
「學習真的不是一件靠熬時間的事情,而是小孩喜不喜歡的事情。如果一個孩子有欲望探知學習之外的事,那一定也能在學習上有這樣的勁頭。」
大齊媽媽是「賦能型教育」的奉行者,她擅長給自己賦能:從大山考到城市,成為一名英語教師,她學英語很少靠死記硬背,而是靠靈活有趣的跟讀故事來給自己賦能。
作為媽媽,她也擅長給孩子賦能,經常換位思考:「我們作為成年人,老在工作狀態都需要放松、需要疏解、需要有豐富的愛好去平衡生活,孩子也需要能從生活中看到樂趣,這樣他們學習累的時候,心靈會有所依。」
如果量化型父母擅長給孩子提要求,那賦能型父母就擅長和孩子並肩作戰,讓孩子感到自己活得有底氣、有尊嚴、有價值、有意義。
高考狀元的父母,絕大多數都采用了賦能型教育,這對於普通父母很有參考價值。
落到具體操作上,這些父母會透過觀察、反饋,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設立標準,而不是刻板要求。
比如,安徽高考狀元董吉洋說,父母對自己很少提要求,但一言一行都有回應:「偶爾我也會厭學,不想看書,爸媽註意到了,也不說什麽,就把電視關掉坐下來看書,看到他們在看書,我也不好意思不看書。」
安徽高考狀元董吉洋
而處理賦能部份, 這些父母多以身作則、耳濡目染,而不是一昧誇獎吹捧。
重慶狀元謝欣穎的父親說,自己沒有刻意培養過孩子的學習。做的最多的,也就是從小給訂畫報繪本、每晚講給孩子聽,結果孩子跟自己一樣喜歡上讀書。
謝欣穎的班主任也觀察到:謝欣穎的學習習慣特別好,她不刷題,但上課100%專註。
重慶高考狀元謝欣穎,3年前還是中考狀元
這些無論文武雙修、健康陽光的孩子,背後都有一對善於觀察反饋、言傳身教的父母,他們不一定都是老師,但都能用平等開明的態度點燃孩子的學習熱情。
這不但是孩子考出高分的重要因素,也是支持孩子獨立成長的關鍵所在。
精神科醫生徐凱文建議所有父母:「理解現在的孩子處在一個價值觀多元化的世界,給與孩子更多選擇的自由,以不功利的態度去學習,允許孩子從興趣、價值、意義的角度去選擇。
這樣一來,孩子才能對學習有理想、有信仰,在這樣一個焦慮內卷的時代守住自己的本心。」
點選卡片,預約精彩直播
精彩回顧
長按復制ID添加好友, 加入英國、美國、海外高中等留學資訊分享群:
guanjia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