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情感

男人眼裏,女人這些行為真的很加分

2024-03-07情感

婆媳之間的矛盾,通常是生活習慣、思維觀念和角色定位的差異引起的。

兩個原本不相識的女人,因為同一個男人開始了一段嶄新的關系、在同一屋檐下生活。

這種獨特的關系,磨合好可以帶來幸福感和滿足感,磨合不好帶來的只有痛苦和困擾。

那麽,我們應該怎樣應對婆媳之間的矛盾呢?

0 1

曾經有讀者跟我說過,她婆婆是一個比較強勢的人,什麽事情都要管,還總是雞蛋裏挑骨頭、挑三揀四。

她婆婆還愛跟她老公告狀,說她懶,不做家務。

她個人覺得,如果婆婆希望她做什麽,直接告訴她就好了,她會去做,而不是在背後告狀,挑撥。

雖然她老公也會在婆婆面前幫她說話,但她還是感到很生氣:覺得作為婆婆不希望小兩口過得好,還在中間挑撥離間。

她知道婆婆在家看孩子辛苦,很累,有情緒是正常的,但她還是不能像不知道、什麽都沒發生過一樣。

上述提到的「婆婆希望她做什麽,直接告訴她就好了,她會去做」,這個方向很對。

這樣可以減少很多溝通的成本。

但婆媳相處,除了溝通,還需要督導。

我舉一個例子,我們有位同事,他媽媽每做一桌好菜時,都會反問他:「你不吃這道菜啊?」,聽著有些像指責。

有一天,這位同事突然解鎖了媽媽的隱藏需求——媽媽希望他去吃她做的每道菜。

然後他對媽媽說:

「媽媽,你是不是希望我們吃你做的每道菜?你做得很辛苦,也做得很好吃。

如果你下次希望我們吃這些菜,你可以直接說哈。」

所以,女主也可以直接告訴婆婆:

「媽媽,如果你希望我怎麽做,你直接告訴我就好了,我會去做的。

如果有時候我太累了、太忙了,我可能不會馬上去做,但我會做好的。」

女主的婆婆很強勢,對於一個強勢的女人,適合用道家智慧去相處。

道家說「上士無爭」,「無爭」就是不要跟 對方 爭。

對於對方說的話,能做到的就去做; 做不到的,你就先說「是的」,同時在心裏默念左耳進右耳出。

0 2

婆媳矛盾的發生,本質是因為人們站在對立的角度,將婆媳關系視作為一種競爭關系。

曾經有讀者跟我說過,因為寶寶需要人照顧,她選擇了跟公婆住在一塊。

但她公公脾氣暴躁、天天嘮叨,兩個人經常吵架,因此夫妻二人也有了矛盾。

她婆婆嫌棄她不上班,但其實她在做一些線上兼職,每個月有幾千塊錢收入。

於是,她跟老公說年前搬出去,年後正式上班,找一個保姆帶孩子。

她得到的回復是「這件事情你想都不要想,我一切是建立在維持家的基礎上,這個家包括他們,如果誰想把他們排除在外,我不可能接受,哪怕從頭再來。」

正是這句話,讓她覺得自己在老公的心目中,沒有公婆 重要。

在女主的腦海裏,一直有個對錯觀。

比如,維護自己的小家庭才是對的;和公婆住一起時,老公站在自己這邊才是對的;當產生婆媳矛盾時,老公維護自己才是對的。

但這個世界上除了黑的、白的,還有紅的、黃的。

也就是 要允許 人與人之間的是非觀 不一樣

女主想搬出去住肯定是對的,覺得小家庭比原來的家庭更重要也是對的,但這些架不住女主老公有一個願景。

女主老公是典型的儒家觀點,也就是大家庭跟小家庭之間有一個順序——先有大家庭,再有小家庭。

「無人能被排除在外」,這是一個很正確的話。因為他擔心搬走之後,父母會被這個家庭排除。

如果女主搬走之後依然跟公婆走動,而且關系很好,男生會同意搬家的。

女主一定要避免競爭思維。我們從小在校園裏學會的就是競爭思維,從小到大總是和別人爭第一、爭名額。

但是當我們建立家庭時,我們要建立合作思維。

拿自己的小家庭去跟對方的原生家庭競爭,競爭的結果通常就是以卵擊石。

讓老公在小家庭和大家庭之間做選擇,他必然是痛苦的。

他一旦痛苦了,還會對女主好嗎?

一個家庭裏,一定要有合作思維——有了大家庭,才有小家庭。

這不是一個重要跟不重要的競爭關系,而是一個相輔相成的支持性關系。

一家人齊心協力,共創財富、健康、愛,把家裏的生活越過越好,就是合作共贏的好結果。

0 3

很多人都不明白,為什麽婆媳住在一起就容易出現矛盾?

本質原因並不是住在一起,而是兩個人誰都不想做被勸服的那一個。

同樣來自讀者的故事,她現在跟公婆住在一起。

但相處時,跟公婆在觀念上有很多沖突,不知道怎麽解決。

比如,因為寶寶還小,女生都是嚴格按照標準給孩子吃東西,但公婆就會胡亂給吃的;

又比如,給寶寶擦面霜時,公婆會說擦了對皮膚不好……類似這種事情。

她的脾氣,敏感又急躁。

這些觀念沖突搞得她很煩,她不知道該用什麽態度來對抗公婆,並且讓他們聽自己的。

她本打算自己帶著孩子回城裏住,但她貪戀公婆家有人幫忙,會相對輕松。

她知道公婆是真心疼孩子,所以不知道該怎麽相處。

我們先參照一下女主原本提的問題:「不知道用什麽態度來跟公婆對抗,並且聽自己的」。

在這個提問裏,關鍵詞句是「跟公婆對抗,並且要聽自己的」。

這種提問方式,註定了這個沖突不可能有好的結果。

試想,對抗怎麽可能有好結果呢?

而且,如果世界上有一個什麽魔咒,念一下別人就會聽話的話,那人生為什麽還會這麽苦啊?

人生的苦,就在於我們不可能去說服別人

所以,想要在這場婆媳之爭當中全身而退,獲得幸福美滿的生活,首先就要知道:

沖突就像病毒一樣,是不可能完全被消滅的。

我們要做的事情是,提高生存品質,思考怎麽帶病共存,怎麽在有沖突的關系中存活下來,並且還越活越好。

1) 在沖突中尋找共識。

兩個人在一起相處,都必須尋找一個最基本的共識。

比如女主說 「公婆比自己都疼孩子」,這至少證明,不管女主還是公婆都很喜歡這個孩子,都是為孩子好。

可以 在這個部份尋找共識 哪怕帶孩子的方法不同,至少是愛這個小孩的。

2) 有些沖突可以處理,但有些沖突處理不了。

比如給孩子洗手、吃飯、擦面霜,這三件事情都不是能解決的問題。

因為這些問題的背後,涉及彼此的三觀,彼此過去幾十年所接受的教育,彼此整個意識形態和生活方式層面的沖突。

這種沖突不能被全面解決,只能擱置,只能接受,只能嘗試從中發現新的東西。

比如現在在公婆家裏,多多少少公婆會給你搭把手。

所以,要麽自己苦一點,自己教育孩子,就沒有別人插手的煩惱;

要麽讓別人來搭把手,但就得接受別人做的某些事情讓自己不爽。

這是發現自我的矛盾之處,升級自我的機會。

雖說婆媳之間,距離產生美,但一年到頭避免不了會有幾天面對面的空間,諸如春節。

所以,就算我們沒辦法做到親如一家,至少可以做到相敬如賓。

而好的婆媳關系,就是相敬如賓。

寫在最後,如果您在春節期間與公婆遇到了難以調和的沖突,也可以在評論區留言告訴我,讓我們一起同行、共成長!

END

博主簡介:潘升,筆名冷愛,情感暢銷書作者;二級心理咨詢師、二級婚姻家庭咨詢師;廣東省心理咨詢師協會副會長,廣東省婚姻家庭咨詢師協會副會長。

歡迎把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關註置頂多點在看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