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情感

去「世界上最好的中學」,能讓孩子身心健康地長大嗎?

2024-05-19情感

與行動者一起,探尋思想的疆域

【三聯生活周刊】「行讀」書系推出了最新作品

【不一樣的中學】

為自己的孩子選擇一所最好的學校,幾乎成為擺在每位家長面前的頭號難題。
如何讓孩子接受良好的學校教育、身心健康地成長?
「世界上最好的學校在哪裏?」這是不是一個偽命題?
如果說,英美的古典博雅教育、芬蘭的全納教育、面向未來的顛覆教育,每一種模式各有千秋、有殊途同歸之處,那今天的我們,應該建設怎樣的中學;我們的家長,該如何為自己的孩子選擇適合他們的學校;我們對孩子、對教育當抱持怎樣的目標?
【三聯生活周刊】的幾位記者,帶著這些問題,歷時四年,走訪了世界各地的三十多所中學,最近終於結集出版了【不一樣的中學】這本書,希望帶給讀者朋友一點不一樣的思考。

文|賈冬婷

在全球化減緩甚至逆行的時代,國際化教育還有多少參考價值?

那麽多個國家,那麽多所中學,到底哪裏的教育最好?應該送孩子去哪兒上學呢?

自從幾年前開始報道國際中學教育,我就不斷收到朋友們關於類似問題的詢問。如果你也有這樣的期待,那麽很抱歉,我可能很難提供一份精準的擇校指南。

但是,如果你認為世界不囿於一套約定俗成的規則,下一代依然要有海納百川的文化雜食能力,依然要思考更大的問題,依然要在一個更大的世界裏扮演角色,那麽,進入這些不一樣的中學故事,或授權以幫你換一種視角,從而更理智地反觀自身,回到教育塑人的本質。

回想2015年這組報道開啟之時,我剛剛成為兩個孩子的媽媽。作為20世紀80年代出生的獨生子女,了卻了讓下一代相伴長大的夙願,但另一重焦慮又接踵而來。學區房、擇校、雞娃、內卷……各種高頻詞蜂擁而至,似乎一個孩子的成長路上已經被預先設定了重重障礙。我很困惑,為什麽壓在獨生子女一代身上的「直升機式育兒」,在30 多年之後仍在重演,甚至愈演愈烈了?如果說我們的教育供給數量和品質都顯著提升了,那麽又是哪裏出了問題呢?

當時,一部BBC 紀錄片【我們的孩子足夠堅強嗎?—中式教育】正激起人們對中西教育模式的熱議。僅從一部讓中國老師走進英國中學課堂的真人秀中無法得出中西教育模式孰優孰劣的結論,更重要的是一種比較視野。普遍認為,中式教育更傾向於應試教育,眼睛向上看;而西式教育則推崇全人教育,典型代表就是達·芬奇,他是科學家,也是藝術家、作家,還對運動感興趣。

探究不同教育模式的分野,12 歲到18 歲之間的中學階段無疑是最關鍵的。 這一階段將跨越青春期,突然升騰的熱血刺激著新的「社會人」的發展。不同模式的教育對這一階段巨大能量的激發,也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一個人的未來。

於是,帶著借鏡他山之石的想法,【三聯生活周刊】從2015 年起開啟了國際中學系列報道,歷時四年,去不同的國家,深入一所所學校、一個個家庭,探究四種典型的中學教育模式。第一站的考察物件是英國的公學,之後去探究美國東海岸的博雅教育,第三年轉向倡導知識經濟的芬蘭,最後一站是探索美國西海岸更具實驗性的未來教育。

回到那個最初的問題:「世界上最好的學校」在哪裏?其實,看得越多就越覺得,所謂最好的教育、最好的學校,是個偽命題。各個國家的中學教育各有千秋,但也有殊途同歸之處。

我們的考察從英國公學開始。這固然跟那部BBC 教育紀錄片有關,也是出於對公學這一延續了600 年、獨特的「紳士培養皿」的好奇。威靈頓公爵曾在打敗拿破侖之後說過一句名言—滑鐵盧戰役是在伊頓公學的操場上打贏的。 誇張一些的說法是,在近現代,只有英國人培養出了一個精英階層,它不是貴族,也不是中世紀的騎士,而是紳士。 如今,全英僅有1%的中學生可以進入公學體系就讀,這些堪稱紳士搖籃的學校大都聚集在以倫敦為中心的新英格蘭地區,我們去拜訪了其中的10所。進入內部,可以如顯微鏡一樣窺見精英培養的「全人」目標如何達成,以及基於博雅教育基因的成長體系如何精細化運轉。當然,維多利亞時期的尖頂大宅、黑色燕尾服、獨特的姿勢和腔調,無不強烈地展示出公學的階層分化作用,未來紳士們在傳統中被塑造,也不斷塑造著傳統—「天將降大任於斯人」的使命感。

進入20世紀之後,發源於英國的古典博雅教育在專業化教育一路高歌之下步步退卻,而在新大陸的美國得以復興,並完成了向現代教育的轉型。這一轉變是如何發生的?又如何席卷全球?我們選取了美國東北部新英格蘭地區的7所寄宿制私立高中進行考察。博雅教育在其中的寬廣度和挑戰性令人驚異:鍛造批判思維和人文視野,孕育下一代創新者,培養領導力,激發世界公民意識,向自然學習……在一個個課堂上,我們深切感受到博雅教育在美國的轉變,不僅是教育物件的轉變—從「紳士」到「自由人」,更是教育目標的轉變—從「雅」到「博」。 在流動性增強的當下,「通才」顯然是比「紳士」更務實的教育理想人格。

英美兩大教育模式放射線面最廣,但如果將視野開啟,就不得不提及芬蘭。各種國際排名一再驗證,這個北歐小國摘下了教育超級大國的桂冠。最權威的是在經合組織 (OECD) 釋出的國際學生評估 (PISA) 中,芬蘭中學生近幾十年來一直名列前茅。更出乎意料的是,芬蘭的學校都是公立的,而且不論是在赫爾辛基市中心的創新學校,還是在偏於一隅的林間或鄉村學校,學生所接受的教育極為均衡,學校間成績差距僅在5% 上下,沒有「好學校」「差學校」之說。可以說,芬蘭中學教育是既「卓越」又「平等」的。

這麽驚人的成就是怎麽實作的呢?我們在探訪一所所學校後發現,芬蘭教育中頗受矚目的關註多元特殊學生的「全納教育」,以及重視自然感知力的自然教育裏面,都藏著這一問題的答案。 一言以蔽之,就是芬蘭教育與全球主流教育模式背道而馳,走了一條「少有人走的路」。他們不依賴於標準化教程和標準化考試,而認為學生的內在動力才是促進轉變的必要條件。因此,芬蘭教育改革的目標是最大限度地以學生為中心,構建學校、學生和教師共同創造的學習共同體。可以說,芬蘭經驗更關註平等與合作,而不是抉擇與競爭。 然PISA 的排名會有所波動,但教育專家們認為,這就像測血壓一樣,可以讓人警惕健康狀況,但並非長期問題。更關鍵的問題是,既然資訊科技的急速發展已經預示了未來人才的結構性變化,甚至一半以上的職業都將不復存在,不如就去著力培養一種應對變化的能力。

所以,目前芬蘭教育的一個焦點是促進「橫貫能力」,就是在現實生活中解決問題所需要的態度、知識和技能,並透過跨學科學習和現象教學向傳統學科教學滲透。讓我印象很深的是一份對赫爾辛基兩萬多個家庭的調查,得出芬蘭父母對孩子五個方面的核心期望:有自己的興趣愛好,有自己的朋友圈,熟悉當下的知識和技術,每天有兩個小時的戶外運動,一家人在一起吃飯。看上去實在樸素又簡單,但仔細想想,其中蘊含著「少即是多」的哲理。

芬蘭中學教育改革中積極探討的面向未來的目標,已經在美國西海岸的矽谷如火如荼地實踐起來了,而且這股「未來教育」之火也在向全世界蔓延。 如何定義「未來之人」?傳統教育模式要如何隨之革新?我們去了未來教育的前沿地帶矽谷尋找答案。 探訪中發現,這一輪改革大多是在體制外萌發的,先行者都是傳統教育的「局外人」,但也正因如此,他們天生帶著顛覆性思維。在他們看來,這是對科技的快速發展尤其是人工智慧替代人這一可能性做出的回應。未來無論是知識還是體力,機器都可以提供,那麽外部化的東西就無法再依賴了,只有人的天性才有更大價值。

矽谷新教育家們從三個方面—科技、創造、不確定性—顛覆著舊教育。比如科技,就是充分利用科技手段搜集學生學習的數據,用演算法進行分析和個人化推播,徹底打破傳統的標準化教學和評估模式。 他們認為,如果學習的安排都不是個人化的,就很難建立健全、自主的人格。當然新教育實驗中也伴隨著各種爭議,如教師、人工智慧和學生角色的重新界定,面對面授課的減少帶來的有效性問題,以及秩序消解之後如何學會把握自由,等等。不過其中最根本的一點是,這些實驗性探索或許不會達成一種靜態穩定,在不斷變化中獲得動態穩定才是未來。

點選上圖

即可購買【不一樣的中學】

這組歷時四年的國際中學系列報道,傾註了【三聯生活周刊】很多同事的心血。第一站英國公學考察由我、苗千和李菁在2015年合力完成,第二年我和龔融、楊文軼去探訪了美國東海岸的博雅教育,2017年我和丘濂去芬蘭尋找其教育既卓越又平等的秘密,最後一站顛覆性的未來教育,則在2018年由劉周巖去美國西海岸采寫。

正如未來的教育模式一直在動態中摸索,我們也希望,對於各國中學教育的探究是持續的、開放的,沒有高下之分。 中國教育身處孔子式的環境,深受儒家思想推崇道德、勤奮的影響,但不妨去看看另一種蘇格拉底式的啟發式教育。畢竟,真實的世界不是一個解題裝置。 無論何種教育模式,回到原點,都是為了培養人—培養人的善良、同情心、熱情、責任感、活力、創造力、獨立性。這些無形的特質,才是人之為人的意義所在。

點贊 」「 在看 」,讓更多人看到

點選下圖

立即購買 【不一樣的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