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情感

【我與地壇】:一個人最好的活法,從放下開始

2024-02-08情感

接納一切,放下對完美的執念,放下對「不幸」的執著,放下對結果的欲望,這就是最好的活法。

富書作者:卡卡

來源:富蘭庫林讀書俱樂部原創

收聽音訊見留言區

作家韓少功說:「1991年的中國文壇,即使只有史鐵生的一篇【我與地壇】,那也是豐年。」

而史鐵生的成就不只是文學成就,更多的是他用文字撫慰了無數對人生迷茫的靈魂。

史鐵生出生於1951年,從小是個學霸,體育也很好,夢想做個運動員的他在21歲時突然被命運告知雙腿殘疾,他還沒來得及綻放光彩,就被命運折斷了翅膀。

在疾病初期,他歇斯底裏,幾次崩潰,自殺未遂。

在他撐不下去的時候,史鐵生遇見了地壇,起初他是為逃避現實躲進地壇。

地壇像個慈祥的老者,收留了魂無歸依的他,包容了他所有的痛苦和絕望,用自己獨有的方式教會了他人生最重要的課題: 放下。

人生就是不斷接納,不斷放下的過程。

史鐵生在一次次「接納」和「放下」中涅槃重生,找到靈魂的歸屬、人生的意義。

受遺憾,放下對完美的執念

麥家在【人生海海】中說:「 沒有完美的人生,不完美才是人生。

人生本就一波三折,事與願違是人生必經,求而不得是人生常態。

史鐵生,小學時學習成績很好,也喜歡運動,尤其是跑步,每次跑步比賽必得第一。

初中畢業趕上「上山下鄉」的活動,向來喜歡體力勞動的史鐵生主動報了名去往延安農村插隊。

在農村插隊期間,他每天在田間地頭賣力地幹活,認真且充滿活力。

可一場高燒,先天性腰椎裂柱病直接讓他住進了醫院。

彼時,他還天真地以為不出幾日便能恢復如常,料想不到最終竟是推著輪椅出院。

醫生宣布他雙腿癱瘓。 那一年,他剛21歲。

人活世上,哪有人事事順心如意,萬般圓滿。 再精心的準備,再萬全的謀劃,也敵不過命運的安排。

史鐵生對未來的美好幻想,完美的人生計劃,在醫生的宣布裏戛然而止,化成了泡沫。

他還沒來得及綻放人生的光彩,就被命運無情地出示了紅牌。

起初,他無法接受這樣的人生,曾經三次自殺未遂。 他無法接受充滿遺憾的身體,以及不完美的人生。

他帶著遺憾,搖著輪椅走進了地壇,在那裏,他見識了各式各樣「不完美」的人生,地壇教會了他「放下」。

在地壇,他認識了一位曾經因出言不慎而坐了幾年牢的中年人,他瘋狂跑步,想要借此獲得外界認可,彌補自己內心的那份遺憾,但是每次都無疾而終。

除此之外,令他記憶最深刻的是一個臉龐十分美麗精致的女孩。

很多年後相遇,他才驚訝發現女孩智力有缺陷,多麽遺憾。

史鐵生恍然大悟: 人生本就是不完美的,我們要接受遺憾,放下對完美的執念。

他說: 「如果殘疾意味著不完美,困難和阻礙的話,我們每個人都是殘疾人。

在無常面前,學會接受遺憾,放下對完美人生的執念,豁達面對長短皆逝的流年,找到自己生活中的「小而美」,才是最通透的活法。

允許差別,放下「最不幸」的自我限制

有句話這麽說的:「 人生最大的遺憾,莫過於輕易地放棄了不該放棄的,固執地堅持了不該堅持的。

在苦難面前,大多數人陷入受害者心態,固執地認為「我是最不幸的」,史鐵生一開始也是如此。

史鐵生在21歲時突然被命運帶走了雙腿不能奔跑,這種「差別」對他而言是最大的痛苦,他認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人。

而他最喜歡並且羨慕的人就是美國田徑運動員路易士。

路易士身高一米八八,肩寬腿長,像一頭黑色的獵豹,隨便一跑就是十秒以內,隨便一跳就在八米開外,他的動作那麽舒展、輕捷、富於韻律。

在史鐵生的心中,他覺得路易士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他擁有健康的軀體以及卓越的體育成績。

史鐵生說: 「我對路易士的喜愛和崇拜與日俱增,相信他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我想若是有什麽辦法能使我變成他,我肯定不惜一切代價。

然而奧運會上強森戰勝了路易士的那個中午,史鐵生看見了所謂「最幸福的人」的不幸。

所有的人都在向強森歡呼,所有的旗幟和鮮花都向強森揮舞,浪潮般的記者們簇擁著強森走出了比賽場地,路易士被冷落在一旁。

路易士那茫然的目光使史鐵生「最幸福」的定義動搖了,繼而粉碎了。

他突然明白,這個世上不存在「最幸福」,也不存在「最不幸」,哪怕是他最羨慕的四肢健全的人也會有難過和沮喪,也有不幸福的時刻。

他說: 「上帝從來不對任何人施舍‘最幸福’這三個字,他在所有人的欲望面前設下永恒的距離,公平地給每一個人以局限。

如果不能在超越自我局限的無盡路途上去理解幸福,那麽史鐵生的‘不能跑’和路易士的‘不能跑得更快’就完全等同,都是沮喪和痛苦的根源。

至此,史鐵生放下了「最不幸」的自我定位。

人總是只看到自己沒有的東西,認為自己「最不幸」,而忘記自己所擁有的東西,卻不知誰都不是最幸福的那一個,但誰也不是最不幸的那個。

接受「差別」的人生,放下「我是最不幸」的受害者心態,才是最明智的活法。

回歸過程,放下對結果的欲望

作家馬德曾寫過這樣一段話:「我慢慢明白了為什麽我不快樂,因為我總是期待一個結果。」

在現代社會中,人們常常陷入忙碌和追逐的狀態,為的是實作自己想要的成功事業或威望名聲。

對「結果」的追求,讓人們不願停下腳步,駐足看看路上的風景。

殊不知人生的意義在於過程,而不是目的。

林清玄曾在【一心一境】中寫道: 人生的最大意義不在奔赴某一目的,而是在承擔每個過程。

史鐵生說,如果有來世,他要給自己設計一個好運的、幸福的人生。

結果他發現,如果萬事順心的一生,沒有挫折,沒有坎坷,沒有望眼欲穿的期盼,沒有撕心裂肺的煎熬,如何能體會成功到來的幸福?

可是,如果歷經坎坷後即使得到了成功的結果,最終也會走向死亡和寂靜,那又怎麽算得上是好運的、幸福的活法?

最終他領悟到,是目的,而不是過程,把人生目標從目的轉向過程,是抵抗人生絕境的唯一方法。

史鐵生說: 「只要你最關心的是目的,而不是過程,你無論怎樣都得落入絕境,只要你仍然不從目的轉向過程,你就別想走出絕境。

事實上,我們唯一能擁有的,也只有過程。 一個精彩的人生過程是無法被剝奪的,即使是死神也無法將精彩變成不精彩,也無法阻擋你去創造一個精彩的過程。

就像樊登老師所說: 「非體驗,不人生。 人活著就是為了探索不一樣的路徑,體驗不同的經歷。

原來人生意義就是好好活著,好好體驗擁有的生活,擁有精彩的體驗,擁有一切過程。

唯有回歸過程,放下對結果的追求,才是最智慧的活法。

莫言這樣說史鐵生:「我對史鐵生滿懷敬仰之情,因為他不但是一個傑出的作家,更是一個偉大的人。」

地壇撫慰了史鐵生,而史鐵生用文字撫慰了無數跌入低谷的人。

他說: 「人真正的名字叫做,欲望。 消滅恐慌的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消滅欲望。

人活得萬般無奈,是因為總是執著,不放下。

當你選擇放下一切,你就心平氣和地過好當下。

接納一切,放下對完美的執念,放下對「不幸」的執著,放下對結果的欲望,這就是最好的活法。

點個在看,保持一顆「放下」心,放下執著和欲望,才活得自在。

作者簡介:卡卡 ,富書作者 熱愛讀書的寫作者 一個人‬要想成功,你都需要一種能力來支撐你做好‬自己,不被阻撓,不被誘惑,這就是遮蔽力, 富書第4本新書 【遮蔽力】正在熱銷中, 你的生活,需要遮蔽力 和500萬人一起升級生活認知,知乎、微博@富書,本文先發公眾號:富蘭庫林讀書俱樂部(ID:FranklinReadingClub), 責編:雷利 香克斯,排版:聞溪,校對:聞溪、陳晨

免責聲明:部份圖文來自網路,僅供學習與交流,非商業用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聯系即刪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點選 關註富

👇 點選閱讀原文進入 「創業8年,富叔真面目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