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中國近代歷史的轉換,是在兩個女人手裏完成的,一個是慈禧,一個是秋瑾。在歷史上,秋瑾對於辛亥革命的貢獻是巨大的。
秋瑾,
這樣一位與陶成章、徐錫麟並稱為"鑒湖三傑"的傳奇女性,在1905年的時候,卻對同為革命鬥士、新文化先鋒的魯迅先生破口大罵,乃至拔刀相向。這背後,究竟有什麽不為人知的往事呢?
01-風雲飄搖的年代
這段公案
發生在秋瑾和魯迅在日本留學時期,因為日本人釋出了【取締規則】,引起許多人的不滿,以秋瑾為代表的一波學生,主張全體回國。
另外一波學生則不贊成,"這些人被秋瑾在留學生會館宣告了死刑,有魯迅、許壽裳在內。魯迅還看見她將一把小刀拋在桌上,以示威嚇……"
1905年8月20日,在孫中山先生的帶領下,中國革命同盟會在東京赤阪區正式成立,並提出了那句耳熟能詳的口號:"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同時,在留日學生群體中,
革命的熱情也日漸高漲,各種暗殺行動層出不窮。
日本政府為了限制中國留學生在日本的革命運動,於同年十一月二日頒布了一條【清(韓)國學生取締規則】。"取締"二字是日文音譯,是管束的意思。
在這條規則中,日本政府規定,中國留學生"不許結社,不許作政治議論,書信必須接受檢查……進入日本各高校就讀,必須有清政府駐日本公使的介紹信;中國留學生的所居住的酒店、公寓等,也必須受日本政府的管束"等等一一系列限制中國留學生活動的條約。
除此之外,日本的【朝日新聞】更是直接發文,稱"清國人性格放縱卑劣",引起廣大留學生群體極其強烈的不滿。
湖南青年學生
陳天華更是在日本東京大森海灣憤而跳海自殺,並留下【絕命書】反駁【朝日新聞】:
"二十世紀之後,有放縱卑劣之人種,能存於世乎?鄙人心痛此言,欲我同胞時時勿此語,力除四字,雪日本報章所言,舉行救國之實……恐同胞之不見聽而或忘之,故以身投東海,為諸君之紀念。"
陳天華用他的死號召同胞振作,字字泣血,真可謂是
"雖死之日,猶生之年。"字字誅心。
在這樣的情況下,當時的留日群體迅速分化為兩派。
一派是以宋教仁、秋瑾為代表的
"激進派",主張集體退學回國自行興辦學校,實行革命;另一派是以汪精衛、胡漢民為首的的
"和平派",主張忍辱求學,力學救國。而當時,魯迅先生也在後者之列。
當時,孫中山先生已經前往美國,黃興在內地參與暗殺活動,同盟會群龍無首,兩派爭執不下,誰也說服不了誰。
爭論最激烈的時候,秋瑾怒發沖冠,直接拔出隨身攜帶的倭刀,猛地插在桌上,宣判魯迅等和平派成員的死刑,並指著他們破口大罵:"如有人回到祖國,投降蠻虜,賣友求榮,欺壓漢人,吃我一刀!"
從此之後,兩派團體一直爭鬥不休,激烈時甚至互有鬥毆。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支持回國的人越來越少。有些學生因為想要繼續求學,有些學生擔心回國後會被清政府一網打盡……眼看陳天華的死引起的震蕩漸漸散去,
憤怒的秋瑾毅然獨自啟程回國,投身於革命的浪潮中。
秋瑾與魯迅之間的爭執便是由此而來的。
歸根結底,二人對於革命的信念和熱情並無太大差別,之所以會起爭執只是革命理念的不同罷了。
02-"為了革命的犧牲"
首先,作為一名女革命者,秋瑾的剛烈是眾人有目共睹的,在對待革命這件事上,
她一貫的態度就是"拋頭顱灑熱血"式的激進,曾寫下詩句"死生一事付鴻毛,人生到此方英傑。"為了革命,可以犧牲一切,這也是秋瑾在【取締規則】後立刻要回國革命的原因之一。
秋瑾是一個
知行合一的人,為了革命,她拋下丈夫和孩子,自己變賣首飾用了半年湊齊了學費,自費東渡到日本留學讀書。一個女人,在那個年代做出這樣的事,完全是獨一無二的,其決心可見一斑。到了日本之後,秋瑾在徐錫麟等人的介紹下,進入光復會,開始了一系列的革命活動。
在初識秋瑾時,魯迅曾經對她有過這樣的評價:"秋瑾姑娘很能幹,有話當面說,語氣很堅決,不轉彎抹角,所以有不少人怕她。她愛唱歌,好合群,性格爽朗,而且善豪飲,講話精辟,熱心公益,所以很多人喜歡和她接近。雖然秋瑾姑娘生的秀氣,但人品很高。"
可見,
魯迅最初和秋瑾並無十分大的矛盾,相反,還十分欣賞。
但與秋瑾的激進不同,
魯迅對於革命的觀點則更加理性,他是認可犧牲的,不然也不會寫下"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但同時,魯迅對於革命者的犧牲又是悲憫的,是不認可盲目的犧牲的。
在【吶喊】中,魯迅記錄了自己和錢玄同先生的一段對話。當時,錢玄同先生創辦【新青年】,希望魯迅能夠為雜誌撰稿,魯迅聽完卻打了比方,認為
現在的中國社會,就像是一件沒有窗戶的鐵屋,裏面有很多熟睡的人們,都會被悶死。
但是這些人從睡夢中死掉,根本感知不到死的悲哀所在。"現在你大聲嚷嚷,驚起了幾個較為清醒的人,讓他們忍受無可挽救的臨終的苦楚,你倒以為對得起他們嗎?"
在魯迅看來,當時的中國社會,沈珂重疾
,革命絕非一朝一夕能夠完成的事,他並不願意看到革命者"無望的犧牲"。魯迅曾經對許廣平說過:
"對於社會的戰鬥,我是並不挺身而出的……並不勸別人犧牲什麽之類者就為此……"
因此,面對【取締規則】時,魯迅選擇"和平派",主張忍辱求學,也和他的革命觀點相一致。在這一點上,秋瑾和魯迅雖然選擇的方式不同,但是對於革命的期許是一致的。
其次,秋瑾雖然在當下大罵"和平派",還將倭刀插入桌子,但其實
她並不排斥學習救國。這一點,在她寫給友人的書信中也有所體現。
在王時澤【
回諸憶秋瑾】一書中,曾經記錄過秋瑾寫下的一段話:
"君誠能忍辱以成其學者,則辱也甚暫,而不辱其常矣……吾素負氣,不能如君等所為,然吾甚望諸君之毋忘國恥也"。
可見,秋瑾知道,忍辱學習是更加困難的一個選擇,但她針對的並不是所有選擇留下的人,她所痛恨的,只是那些因為膽小或者懦弱而不敢回國的人。
她希望的是不論留下還是回國的人,都能夠"勿忘國恥"。
03-革命者的"人血饅頭"
回國後的秋瑾,
立刻開始興辦學校,創辦女報。徐錫麟找到秋瑾,委托秋瑾以興辦新學為掩護,暗地裏為革命的起事做準備。
於是,當時的革命黨以大通學堂作為據點,開始操練,秋瑾四處聯絡各處會黨,並編制軍質,起早檄文,準備於7月6日起義,誰知被提前走漏了訊息,導致清政府察覺。
1907年7月6日,
徐錫麟在安慶起義失敗被捕,當場被挖出心臟,慘烈就義,年僅35歲。收到訊息的秋瑾立刻連夜掩埋武器,遣散了大通學堂的學員,但是自己卻堅持留守紹興。
13日秋,秋瑾被清政府逮捕,卻堅持不肯吐供。15日淩晨,
秋瑾在紹興軒亭口刑場被槍決,留下遺言"秋風秋雨愁煞人",以身殉國,紅顏喋血,令人悲憤不已。
在魯迅的小說【藥】中,犧牲的革命者"夏瑜"的人物原型就是秋瑾。革命者夏瑜英勇不屈,被軍閥殘忍殺害,而麻木和愚昧的中國民眾根本不了解這樣的革命意味著什麽,認為夏瑜"發了瘋,""真不成東西",華老栓夫婦為了治孩子的病甚至要吃革命者的"人血饅頭"。
這篇小說
形象地描述了革命者的悲哀,因為群眾愚昧,革命者的犧牲不但沒有驚醒世人,反而讓群眾的自私性暴露無遺,甚至為了個人的利益吃革命者的"人血饅頭,"享用這種悲哀。
這也暗和了當初魯迅對於中國社會和革命的分析,革命黨的犧牲如此壯烈,但卻並不為群眾所理解,這一點著實令人悲哀。但是中國社會並不是完全的沒有希望的,一黑到底的。
在小說的最後,夏瑜的墳上被放了一個花圈,這裏代表著魯迅對於革命的希望,說明
夏瑜的死是有人懂的,革命的火不會就此熄滅。
就像秋瑾的犧牲一般,絕不是白白死掉了,而是代表了一種精神火種的延續,是中國革命的一面旗幟。也正因為有了秋瑾這樣"天真"的人,這樣壯烈的"失敗者",才能為中國的革命帶來了一縷曙光。
【免責聲明】:轉載自其他平台或媒體的文章,本平台將註明來源及作者,但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僅作參考。本公眾號只用與學習、欣賞、不用於任何商業盈利、如有侵權,請聯系本平台並提供相關書頁證明,本平台將更正來源及作者或依據著作權人意見刪除該文,並不承擔其他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