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 孔迎川
清末台灣建省前的政區略述
中國對台灣地區的早期行政管轄,始見於南宋時期。台灣島正式劃分行政區域,則開始於明鄭時代。南明永歷十五年(1661年),鄭成功稱台灣為「東都」,在赤崁城(在今台南)設立承天府,所轄2縣以新港溪為界:以北至雞籠設為天興縣,縣治佳裏興;以南至瑯嶠(今恒春)為萬年縣,縣治在今台南縣二贊村;另設南路、北路、澎湖島3安撫司。永歷十八年(1664年),鄭經繼位後改東都為「東寧」,以承天府所轄2縣升置天興、萬年2州,另設南路、北路、西路、澎湖4安撫司。
康熙二十二年(1683),清朝擁有了對全台灣的統治權。翌年,在台灣設定一府三縣,即台灣府和台灣、鳳山、諸羅三縣,府治台灣縣東安坊(今台南)。雍正元年(1723年),北部的諸羅縣析置彰化縣和淡水廳;雍正五年(1727年)增設澎湖廳。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諸羅縣改稱嘉義縣。嘉慶十七年(1812年),由淡水廳析置噶瑪蘭廳。光緒元年(1875年),台灣府境分為2府8縣4廳:北部增設台北府,轄宜蘭、淡水、新竹3縣和基隆廳,府治淡水縣艋舺(今台北市區);中南部仍為台灣府,轄彰化、嘉義、鳳山、恒春、台灣5縣和澎湖、埔裏社、卑南3廳,府治台灣縣。可以說,建省以前,台灣的政治重心一直在南部。
▲ 清朝光緒時期的台灣地圖
台灣建省與初定彰化為省會
晚清時期,台灣處在美國、日本、法國等帝國主義國家侵略中國的前沿陣地。同治十三年(1875),作為欽差大臣赴台處理對日交涉的沈葆楨即言:「年來洋務日密,偏重東南,而台灣海外孤懸,七省以為門戶,關系非輕。」台灣此時吏治不清,經費不足,因此清廷開始反復探索治理台灣的體制應如何架構,先後有沈葆楨所倡福建巡撫移駐台灣、王凱泰奏巡撫輪駐閩台、袁保桓請專設台撫、丁日昌復請督撫輪駐等議,體制難定,台灣的建設也一度陷於停滯。中法戰後,台灣地位更加凸顯,經醇親王奕譞等再次奏請,清廷以台灣為南洋門戶,設定福建台灣巡撫專駐台灣,添設藩司,正式於台灣設定行省。
既然要建省,省會的選擇是一重大議題。光緒七年(1881),毓英任福建巡撫巡台籌辦台灣防務時,認為必須使台灣南北聲氣相通,而現有台灣府城偏於一隅,不易顧及北路,應將府道移設彰化,建城於東大墩,居中控制,建設大溪橋。這一計劃中的政治中心預定作為將來的省會。但毓英因中法戰起,奉調主持雲南軍事,彰化建設之議未能實施。台灣建省後,首任台灣巡撫劉銘傳預定設省治在彰化縣橋仔頭(雅作橋孜圖,今台中市中心),他規劃修建一條橫貫南北的鐵路,再修一條跨越東西的公路,這樣省會位於台中可以居中而掌握四方。
於彰化建設省會的訊息也引起了本地士紳的踴躍情緒,甚至出現了向劉銘傳建議省治應設於鹿港的提案。據署彰化知縣李嘉棠稟稱,本縣紳士前廣東新興縣知縣蔡德芳等二十二人僉稱:「竊台灣建省,近復蒙欽憲下駐,帶率員紳就彰屬內周歷相度,擇建省垣。遠近聞風,爭相頂祝。」顯然清廷大員反復於彰化考察省會選址的行為已風聞遠近,這些鄉紳言稱,擔心台島山川形勢,非巡撫耳目所能遽周,故陳所見:
▲ 【巡視台陽圖】
「台灣一島孤懸,南北綿亙千余裏;東盡橫山,西臨瀚海。重以土浮民靡,動輒生變;無事則耕漁亦足相安,有事則請兵籌餉,在在仰需內地。伏思開台之初,建設郡、廳、縣多從海口,意殆為是。獨嘉義一縣城離海稍遠,每遇揭竿,四面受困;歷征前事,可為寒心!至如彰化城,西離鹿港,不過十余裏。其奈東延內山、平洋遼闊,伏莽滋擾;兼之溪多林雜,防禦難施。即如同治元年戴逆自內一發,城池立陷;城之西面只一橋被斷、一竹圍被踞,雖內地大兵數千接屯鹿港,經年莫能前進。洎乎南北大兵夾擊,收復後猶爭。爰乾隆年間貴西道趙翼議移彰城於鹿港之說,懇恩入告,事雖未行;要其大意,總以設城距海越近越是也。今當盛朝,威靈震叠,欣荷欽憲撫臨此邦,營建省會;從此添兵足餉,重權鎮攝,全台托庇,萬萬不至慮此。」
他們認為現在的彰化離山區太緊,易被前後夾擊,不如遷址於臨海的鹿港。劉銘傳的回復則透露出清朝官方選擇省會的考慮因素:「台灣建立省城控制全台,必得形勢可觀,方能建城。如台灣府為興創之始基;台北府物產最富,滬尾、基隆兩口為全台之要隘,若該二府紳士於此兩處請建省城,尚非謬論。鹿港瀕海,地勢低下,水口沙淺,不能泊船。」他認為這些士紳「忽請建立省城,非為控制全台起見,特為本地貿易起色耳」,「統論全台局勢,豈有棄中、南、北、前、後三千裏地方,獨重鹿港一鎮之理!如以鹿港傍海易守,不致四面受敵;何以福建省城不立於長門、江蘇省城不立於吳淞?查該紳士等始議建省必就彰化縣城,繼又稟在大墩地方,現又稟請於鹿港建省;侈然自大,隨意指陳,直視台灣地方只有鹿港一鎮最重、台灣紳士亦只有鹿港最大,殊屬荒謬!」如果官方所選之地「或有兇砂惡水,來龍不真;或山水陰陽不交,不成格局」,均可任由地方紳士知堪輿者一一指駁,體統何在。清廷規劃台灣省會已拋卻陰陽迷信之說,而全在地理形勢。劉銘傳又稱:「查大墩地方襟山帶海,控制南北,實天造省會之基;本經岑宮保勘定建城,復經本爵部院上年親往察看,堪建省城。」可見劉銘傳也是贊誠毓英所見,建省城治所於彰化縣內。
台北的發展與定為省會
光緒十五年(1889),劉銘傳命台灣知縣黃承乙、中路統領林朝棟築省城。但因原歸商辦的台灣鐵路出現變故,劉銘傳只得挪用修建省會的經費修建鐵路,致使省城工程延緩。因省城各項設施尚未建成,劉銘傳一直將巡撫衙門設在台北。從前述劉銘傳對台北的評價「台北府物產最富,滬尾、基隆兩口為全台之要隘」,可見如果將省會設於台北亦非不可接受,因為台北此時已是全台「物產最富」之處。【天津條約】之後,滬尾、基隆為北部最重要的兩個港口,位置重要。
清朝收復台灣後,統治重心一直在南部,但北台灣、特別是台北地區也在不斷開發中。康熙、乾隆年間,福建漳州、泉州有組織的墾民紛至沓來。他們的辛勤墾殖,使台北盆地從原來的荒灘野嶺變成魚米之鄉。嘉慶初年統計,台北盆地農戶已達21萬人。稻米、茶葉、蔗糖、樟腦和硫磺的采制也崛起成為台北的重要產業。台北漢人修建的最早集市是新莊和艋舺街,嘉慶年間,由於新莊河港逐漸淤塞,台北的貿易中心逐漸向下遊轉移到淡水河東岸的艋舺街(今萬華街),它和台南府城、台中鹿港並稱台灣三大都市,有「一府二鹿三艋舺」之說。
隨著中法戰爭與台灣建設,台北城防與城市建設並列,成為軍政重鎮。劉銘傳於台灣實施新政期間的鐵路、公路、航運、電線、電報皆圍繞台北興建,大稻埕、西門一帶也興起於此時。台北成為全台水陸交通和通訊樞紐。自此確立了台北政治經濟中心地位。
▲ 劉銘傳
因此,接任劉銘傳任台灣巡撫的邵友濂認為:「(彰化地區)本系一小村落,自設縣後,民居仍不見增;良由環境皆山,瘴癘甚重,仕宦商賈托足維艱,氣象荒僻,概可想見。況由南、北兩郡前往該處,均非四、五日不可。其中溪水重疊,夏秋輒發;設舟造橋,頗窮於力;文報常阻,轉運尤艱。台中海道淤淺,風汛靡常,難於駛進輪船。不獨南北有事接濟遲滯;即平日一切造辦運料,亦增勞費。揆諸形勢,殊不相宜;且省會地方,神廟、衙署、局所在所必需;用款浩煩,無從籌措,是以分治多年迄未移駐該處;自今以往,亦恐舉辦無期。」台北府作為全台上遊,巡撫、藩司久駐於此。衙署廟局,已經粗成;舟車兩便,商民輻輳。且鐵路已修至新竹,經費稍裕後,即可分儲糧械,為省城後路。故應將台北府設為省會首府。台北形勢匯聚,加上彼時清廷已內外交困,無力再於台中另築新城,故依邵氏奏請,此後,台北就成為了台灣省會。
參考文獻
1、商偉凡:【與大陸一脈相承的台灣政區沿革】
2、侯軍義:【台灣省會定於台北始末】
3、馬騏:【劉銘傳與台北建城】
本文先發於【澎湃新聞·私家歷史】。歡迎點選下載「澎湃新聞」app訂閱。點選左下方「閱讀原文」即可存取全文。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