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才華橫溢、風華絕代的人物不知凡幾,但真正能廣為人知的卻是鳳毛麟角,大多耳熟能詳的名字都來源於詩詞或是影視作品,四庫全書的總纂官紀曉嵐便是個中翹楚。
銀幕上的紀曉嵐出口成章,詼諧幽默,風度翩翩,令人折服, 然而藝術都是經過創造性加工的,歷史上真正的紀曉嵐與劇中的他可謂大相徑庭,日常喜歡戲弄他人,甚至連出家人都不例外,叫人大跌眼鏡。
文學大家紀曉嵐
紀昀,6歲便被稱為「神童」,30歲入朝為官,始終從事著編輯、修書的工作,任職期間參與並主導了多部重要典籍的修訂工作,是清朝乾隆年間著名的文學家與官員。
其中,【四庫全書】和【閱微草堂筆記】是他最著名的兩部作品。
【四庫全書】被稱為中國傳統文化的整合之作,對中國傳統文化進行了歸納整理;【閱微草堂筆記】則是紀曉嵐出於自己的興趣而收集各類鄉野怪談,從而撰寫記錄下來的奇聞異事,意在引導人們懲惡揚善。
因此,許多人一定會自然而然的覺得,這樣一位文采斐然的大文豪,在日常生活中也一定是儒雅溫潤,謙遜有禮,然而想象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
真實的紀曉嵐非但不溫文爾雅,反而熱衷戲弄他人, 時不時的抖個機靈,興致一來,更是完全不分場合,日積月累,自是在不知不覺中得罪了不少人,有泰山上的尼姑,宮中小太監更是深受其害。
泰山之巔戲尼姑
公元1792年,乾隆皇帝第六次下江南,紀曉嵐奉命隨其一起南巡,登臨泰山之巔,山頂的風景自是非常壯闊,正在這時, 他看見了一座尼姑庵,於是心情大好的乾隆便起了雅興。
他對身旁的紀曉嵐說:「曉嵐,咱們辛辛苦苦爬到這泰山之巔,不留下點什麽豈不可惜,要不你就為這座尼姑庵寫副對聯,留下點墨寶吧」。紀曉嵐領命,便跟著乾隆走入庵內大堂,準備撰寫對聯。
尼姑們聽說大名鼎鼎的紀曉嵐來了,還要為她們庵堂寫對聯,全都欣喜不已,蜂擁而至,前來瞻仰紀大學士的風采。殊不知紀曉嵐看著她們崇拜又期盼的眼神,老毛病又犯了,正尋思著如何捉弄她們呢。
思量片刻,他提筆寫下八個大字:「一筆直通,兩扇敞開。」 隨後也不放下手中毛筆,而是饒有意味的環視在場眾人,自得一笑,眼中透著一絲惡作劇得逞的狡黠。
在場眾人並非胸無點墨的庸人,無論是官員還是尼姑皆是飽讀詩書,片刻後回過神來,便品出了對聯背後隱含的戲謔之意,官員們紛紛搖頭,只覺他大庭廣眾之下,竟寫下這種對聯,簡直不成體統。
尼姑們則更是惱羞成怒,無法原諒紀曉嵐在佛門清凈之地寫下這般不入流的對聯, 不顧乾隆皇帝在場,便沖上前去與紀曉嵐理論,想要為自己討個公道,讓其道歉。
眼看著乾隆皇帝臉色越來越黑,官員們的眼神越來越鄙夷,尼姑們的火氣蹭蹭的冒,身處漩渦中心的紀曉嵐卻仿佛是看夠了眾人的反應,從中得了趣,終於肯大發慈悲的結束這混亂的場面了。
滿足了自己惡趣味的紀曉嵐朗聲大笑,說道:「諸位稍安勿躁,你們看,我的毛筆都還沒放下,這幅對聯其實還沒寫完呢」,隨後便再度起筆,氣定神閑的在每一句後面都加了三個字。
「一筆直通西天路,兩扇敞開大千門。」 不過加了6個字,整副對聯的意境瞬間截然不同,究其緣由,皆因「西天路」,「大千門」在佛教教義中代表的獨特含義。
【西遊記】中,唐僧師徒四人歷經九九八十一難,前往西天取經,因此「西天路」即是朝佛之路,代表著通往佛教真理的道路,「一筆直通西天路」便意味著入此庵門,即是踏上了尋佛問道的通天之路。
三千大千世界是佛教的宇宙觀,因有三個千連乘,因此叫三千大千世界,用以指代廣闊無垠的世界,「大千門」便是通往大千世界的大門,紀曉嵐將尼姑庵的大門比作「大千門」,實屬妙哉。
「西天路」與「大千門」皆是佛教用語,修習佛法之人無一不希望能踏上西天之路,縱覽大千世界, 感悟佛教真諦,紀曉嵐寫下的這幅對聯的確是正中出家人的下懷,表達了對修佛者的美好祝願。
這樣好的對聯,讓尼姑們雖然仍為他之前的無禮而不悅,卻也不禁被他的才華所折服,一口氣憋在心中發不出來,只能往下咽,最後還得向紀曉嵐致謝,而這幅對聯就這樣貼在了尼姑庵的大門兩側。
宮內戲太監
還有一次,宮中的小太監因仰慕紀曉嵐的才學,纏著他想聽他講故事,但紀曉嵐本就是有急事才入宮的,又不想太過強硬的拒絕小太監,看著天真的小太監,戲弄人的心思又起了。
他慢悠悠說: 「從前啊,有個太監總管,武功高強......」 小太監點點頭,巴巴的看著他,問道:「下面呢?」紀曉嵐勾唇一笑,說:「沒有了」,隨後便快步離開了,只剩可憐單純的小太監楞楞的站在原地。
百思不得其解的小太監只能找到他的師父,把這件事告訴了他,姜畢竟是老的辣, 老太監一下子就聽出了紀曉嵐嘲笑他們是太監,尋思該如何找回場子。
我們都知道,文人手中拿著的那柄折扇除了夏季天氣炎熱會用來扇扇風,其他季節其實並無實際作用,尤其是在冬天,但人們還是會拿在手中,只為展現儒雅氣質。
這一天,正值臘月,老太監和紀曉嵐在宮中遇上,心中不由想,這真是個報仇雪恨的好時機,於是笑嘻嘻的上前和紀曉嵐請教學文,出了一副上聯曰: 「小翰林,穿冬衣,持夏扇,一部春秋曾讀否?」
轉譯過來就是:「小小的翰林院編修,穿著冬天的棉衣,拿著夏天的折扇,也不知道有沒有讀過呂氏春秋。」意指紀曉嵐學問有限,乃是沽名釣譽之徒,充滿了諷刺的意味。
這讓向來恃才傲物的紀曉嵐如何能忍,想也不想就甩出下聯,反擊了回去, 「老總管,生南方,來北地,那個東西還在麽?」 繞來繞去,又被揭了短處,奈何實在拼不過人家,只能打落牙齒往肚子裏咽。
所謂人無完人,縱觀紀曉嵐的一生,他雖然有一些無傷大雅的小毛病,但無論是在正史中還是在野史裏,他都是一個博學多才的文學家,他負責編寫的【四庫全書】永遠都是中國歷史上的瑰寶,為後人尊敬。
【免責聲明】:轉載自其他平台或媒體的文章,本平台將註明來源及作者,但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僅作參考。本公眾號只用與學習、欣賞、不用於任何商業盈利、如有侵權,請聯系本平台並提供相關書頁證明,本平台將更正來源及作者或依據著作權人意見刪除該文,並不承擔其他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