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節期間上映的電影【滿江紅】,引起了觀眾們一致的好評,掀起了一波愛國情懷,大家對嶽飛等愛國英雄熱愛的同時,也激發了對賣國賊秦檜的痛恨。
春節期間,各地的嶽飛紀念館遊人如織,大家去紀念嶽飛的時候基本都會去抽打秦檜的雕像,每年都有遊客去打罵秦檜,但今年格外的多,很多地方的秦檜雕像受損很嚴重。
不久前,在河南周口嶽飛故鄉的紀念館內,就有一男子揮起鐵板砸向秦檜的雕像,周圍的工作人員經過勸阻才避免了事故的發生,雖然男子的行為有些過激,但這也反映出大家對秦檜的痛恨之心。
那麽,嶽飛的死真的僅僅只是因為秦檜的原因嗎?當時,皇帝宋高宗趙構在嶽飛死後,於他的靈前說了八個字,這八個字讓人聽了唏噓不已,也揭開了嶽飛被殺的真相。
那麽,這其中有著怎樣的故事呢?今天咱們就來聊一聊。
嶽母刺字「盡忠報國」
公元1103年嶽飛出生在北宋河北,他的家庭只是普通的農民之家,從小跟父親種地。不過,嶽飛從小就很愛好讀書,特別喜歡軍事方面的書籍,比如【左氏春秋】、【孫子兵法】等。
在學習知識的同時,嶽飛還拜周侗為師學習武術,少年之時嶽飛就善於騎射刀槍,力大無窮的他還能左右開弓,在家鄉河南湯縣有「一縣無敵」的稱號。
學射於周同,盡其術,能左右射。
公元1122年嶽飛19歲,當時金國和遼國入侵北宋,朝廷招募兵馬抗擊侵略軍。聽到這個訊息後的他,毅然加入軍隊想要報效祖國,自此開始了軍事戰爭生涯。
嶽飛所在地區緊挨著遼國,所以他面對的敵人主要是遼軍,初上戰場少年英雄就表現出色,英勇無畏、屢立戰功。
不過,大勝而歸之際突然傳來了父親去世的訊息,嶽飛只得放棄事業回到家中為父親守孝三年。
守孝期間,嶽飛的家鄉又遇上旱災,家裏的生活非常艱難,無奈他不得不再次回到軍隊。
汝為時用,其徇國死義乎。
當時遼國已被金國所滅,局勢也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金國為了擴張自己的地盤舉兵侵犯宋朝。執掌天下的宋欽宗非常軟弱,不斷選擇與金國議和並割地賠錢。
後來,有大臣向皇帝進諫稱不能割地,否則金軍就離朝廷更近了,皇城也更加不安全。
在這樣的情況下,宋欽宗反悔不已開始向金軍開戰,嶽飛就這樣隨著軍隊一直打到自己的家鄉湯陰。
看到自己的家鄉遭到金軍的打擊,老百姓更是苦不堪言,自己的母親和妻兒也過著朝不保夕的生活,嶽飛想要留下來擔起家庭的重擔、保護自己的家人。
不得不說嶽飛的母親深明大義,知道國家有難兒子應該報效國家,她便在嶽飛的後背上刺上「盡忠報國」四個大字,目的就是讓兒子時刻記得自己的首要任務。
後世演義為「精忠報國」。
抗擊金軍立下赫赫戰功
嶽飛聽從了母親的建議,再次投身到了抗擊金軍的前線,這次他進入了康王趙構的軍隊。
宋欽宗屬於主和派,但康王趙構卻是一個主戰派,所以嶽飛在黃河南北跟金軍進行多次戰鬥並大獲全勝。
雖然嶽飛的軍隊英勇奮戰,但依舊沒有挽回北宋的敗局,一方面是因為金國的軍事實力強大,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宋朝朝堂主戰、主和搖擺不定。
公元1127年,北宋被金國所滅,歷史上稱之為「靖康之難」。北宋被滅後皇室大部份被抓,但趙構因在外地逃過此難,並在南方宣布登基成為宋高宗、建立了南宋。
宋朝之得以復興,要歸功於趙構的逃跑。
南宋建立,趙構雖然啟用了「主戰派」李綱,但他還重用了很多「投降派」,早前他一直在主戰,但當上皇帝後想法卻發生了變化,也是在主戰和投降之間搖擺不定。
嶽飛救國心切,為了表達自己出戰的決心,他越級請求出戰。古時候軍權是皇帝的紅線,嶽飛的這一做法不僅沒有改變趙構的心意,還以越職罪被趙構查辦。
嶽飛雖然心中非常失望,但他還是以大局為重,仍然堅持抗擊金軍。在沒有朝廷支持的情況下,他以戰養戰不斷地帶領軍隊收復失地,在軍中的威望越來越高。
嶽飛趁機請求出兵北伐收回失地,還得到了朝中很多大臣的支持,大勢所趨宋高宗無奈只能答應。
從歷史記載上來看,嶽飛先後兩次北伐,收回了中原大部份失地,讓軍中將士們士氣大漲。
敵為之語曰:撼山易,撼嶽家軍難。
趙構的話道出嶽飛之死的真相
面對嶽飛立下的赫赫戰功,宋高宗對嶽飛刮目相看的同時,也表現卻非常冷淡,並沒有對嶽飛有任何的嘉獎,反而責怪他有搶功的嫌疑。
敵對方金國看到嶽飛的英勇非常的忌憚,便跟南宋提出議和,金國的這一提議讓宋高宗有些動搖。
宋高宗身邊有很內送流量備援容錯機制和派,特別是寵臣秦檜尤為突出,他極力勸說趙構與金國平息戰爭。
最後,宋高宗聽信了他們的意見,答應同金國和平相處,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嶽飛和宋高宗君臣之間出現嫌隙,他甚至上書辭職字裏行間充滿著對宋高宗的嘲諷。
而不可論功行賞,取笑夷狄。
嶽飛的最後一戰對手是兀術,嚴格來說兀術並不是嶽飛的對手,甚至想要丟棄開封城自保。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金國一紙文書送到了南宋朝堂,趙構、秦檜立刻讓嶽飛班師回朝。
據悉金國還暗中向秦檜提出一個附加條件,就是要殺了嶽飛,秦檜因為跟嶽飛政見一向不合,聽到這個條件心中竊喜。
他向宋高宗獻計,將嶽飛從戰場上召回,此時還出現了「十二道金牌」的典故,嶽飛雖然感慨「十年之力,廢於一旦」,但他也無可奈何。
最後被以「莫須有」的罪名給殺害了,也正是因為秦檜的這一舉動,讓其成為了千古罪人,至今還跪在嶽飛面前。
仔細分析這段歷史便不難發現,秦檜雖然可惡,但他的想法都是得到宋高宗默許的,秦檜在審理嶽飛的時候也曾對他說:
此上(高宗)意也!
嶽飛所立下的功勞宋高宗並不是沒有看到,既然如此為何不僅不予以獎賞還大潑冷水,甚至於同秦檜暗害嶽飛呢?這就不得不說一下帝王之心。
宋高宗趙構在南方建立南宋時,雖然他名義上是皇帝,但當時南方的勢力錯綜復雜,並非所有人都聽從他的命令,簡單而言宋高宗的地位並不穩固。
在此狀況下,他自然不希望嶽飛在朝庭中地位得到提升,更不希望嶽飛在民間的威望超過自己,畢竟臣子的名望若是超過皇帝,要皇帝又有何用呢!
自古以來,皇帝都非常忌憚手下人掌握大權,特別是軍事兵權。
因為一旦將領功高蓋主,很有可能會滋反叛之心,皇帝的寶座就不穩固了,即使沒有反叛之心君王也不會安心。
在嶽飛死後,宋高宗曾在他的靈前說了八個字,這八個字便是:
「非卿不忠,非朕不明。」
這八個字充分說明了,宋高宗是明白嶽飛的一片愛國忠心,也知道他不是為了一己私利。
亦或者說,宋高宗不是因為被秦檜迷惑了心智而錯殺了嶽飛,而是因為懼怕嶽飛的能力太強才一心想要除掉他。
秦檜雖然在朝中受到宋高宗的寵愛,但沒有皇帝的授意只憑他自己的力量,是不足以輕松地殺掉戰功赫赫的武將,最起碼韓世忠會站出來第一個反對。
由此觀之,秦檜僅僅只是一個執行者而已,真正痛下殺手的其實是宋高宗。宋高宗為了自己的利益,全然不顧嶽飛為國家所做出的貢獻,他的罪過並不比秦檜輕。
可惜的是,封建王朝時期的潛規則便是如此,食君之祿忠君之事、君讓臣死臣不得不死,嶽飛不是死在金國的反間計下,也不是死在秦檜的坑害中,而是死於宋高宗帝王之心的猜忌下,功高震主是自古不變的真理。
嶽飛一生為國盡忠,他的英雄事跡讓後人世代景仰,嶽飛的死訊傳出後,整個宋朝的老百姓們都為之痛苦不已,但金國、秦檜和宋高宗心中的大石頭皆落下了。
金國大臣為此酌酒慶賀。
秦檜作為殺死嶽飛的直接兇手,千百年來遭人唾棄,我們在責罵秦檜的同時,也應該要記得害死嶽飛的幕後主使人宋高宗趙構,這才是歷史的真相。
趙構作為皇帝,他的心胸狹窄、自私自利,到最後落得個害人終害己的下場,因種種民間輿論最後不得不提前退位。
嶽飛死後,趙構一味對金國割地賠錢換取自身的安全,使得「還於開封」的願望成為泡影
【免責聲明】:轉載自其他平台或媒體的文章,本平台將註明來源及作者,但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僅作參考。本公眾號只用與學習、欣賞、不用於任何商業盈利、如有侵權,請聯系本平台並提供相關書頁證明,本平台將更正來源及作者或依據著作權人意見刪除該文,並不承擔其他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