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歷史

一個吃了6年春藥,跑了6年龍套的皇帝,憑什麽被稱為一代明主?

2024-06-27歷史

【因為公眾號改版,新規定下文章推播會被刷掉,大家的公眾號首頁就看不到我們的推播了,為了不錯過彼此,動手給我們帳號加個星標

點選上方公眾號卡片→點選右上角...符號→選擇第一個「設為星標 」。

(明世宗朱厚熜 畫像)

嘉靖皇帝最為中意的兒子,有三個。

即太子朱載壡,景王朱載圳,裕王朱載坖。

而自從嘉靖二十八年,公元1549年太子朱載壡暴病而逝之後,大臣們就一致認為,景王朱載圳將會是皇位繼承人的不二人選。

畢竟太子死了,裕王朱載坖平時又魯鈍不堪,木訥少言,所以嘉靖老兄恐怕沒得選。

在確立儲君這件事兒上,向來是皇帝不著急,大臣幹著急。

皇帝十五歲,大臣們不會議論立儲之事,因為皇帝不過是個少年郎。

皇帝二十五歲,大臣們也不會議論立儲之事,因為皇帝正是風華正茂的好時候。

皇帝三十五歲,大臣們也不會議論立儲之事,人說三十而立,此時正是帝王年富力強之時,立的哪門子的儲?

但等到皇帝四十五歲,五十五歲,大臣們可就坐不住了。

這個年齡段的皇帝,通常已經不再年輕,隱有頹勢,搞不好哪天就掛了

所以大臣們必須讓皇帝把立儲提上日程。

(清朝皇帝 形象)

明朝不比清朝,清朝中後期采用「秘密立儲法」,誰當太子,誰來繼承大統,皇帝活著的時候早就安排好了,所以就算皇帝突然領了便當,也不會導致皇權紛亂,皇子鬥爭,繼而引發政治上的動亂。

但明朝的皇帝們可以說個個都是奇葩。

高皇帝愛殺人,明惠帝搞文藝。 ....................................................................................

明成祖愛打仗,明仁宗愛吃肉。 ........................................................................

明宣宗鬥蛐蛐,明英宗千裏送。 ........................................................................

明代宗臨時工,明憲宗禦姐控。 ........................................................................

明孝宗很癡情,明武宗愛折騰。

明穆宗好女色,明神宗是宅男。

明光宗跑龍套,明熹宗刨木頭。

明思宗愛罵人,南明皇帝愛逃跑。

而我們的世宗皇帝朱厚熜,生平最大的愛好只有一個,那就是把自己關在屋子裏煉制「仙丹」。

(丹藥)


當然了,所謂「仙丹」,其實都是皇帝用各種重金屬煉制而成的藥丸,而這些藥丸吃下去,除了讓皇帝要完之外,基本沒什麽大用。

帝王信丹藥能長生,但大臣們可不信。

您老天天在屋裏吃丹,又遲遲不立太子,哪天你把自己給吃死了,大明後繼無人,到時候豈不是亂套了?

於是,禮部參贊郭希顏率先向皇帝發難,表示皇帝你也太不長心了,你也是五十好幾的人了,也該立太子了啊?

就算你不為你自己著想,你也得為大明王朝著想啊?

郭參贊想學魏征,但彼時的嘉靖皇帝卻不是當年的唐太宗李世民。

皇帝被劈頭蓋臉地罵了一頓,龍顏大怒,郭希顏當即被處死。

朱厚熜之所以對立儲之事諱莫如深,不為別的,而是為了一個叫做「二龍不相見」的傳說。

皇帝喜好煉丹,自然和丹道結緣,宮中有一位丹道,姓陶名仲文,深受皇帝寵幸。

皇帝死了太子朱載壡之後,一直悲傷無比,不能自拔,陶道士為了安慰皇帝,提出了一個十分荒謬的理論,那就是太子之死,實則是死於「二龍不相見」的典故。

(古代道士 形象)


皇帝不懂啊,於是皇帝就問吶:

老道士,啥叫二龍不相見啊,你跟朕說道說道唄?

陶仲文別的不行,編瞎話那是一套一套的,他立刻解釋道,所謂二龍,乃是世間有兩種龍,一種是真龍,那自然就是作為大明帝王的您,另外一種是潛龍,即為你的這些皇子們。

真龍威武,潛龍膽怯,潛龍見了真龍,必然畏懼,一畏懼就容易生病,一生病那就肯定領便當。

這話的水平實在是太高了,一來解了皇帝的喪子心結,二來順道把皇帝的馬屁給拍了,實可謂是一舉兩得。

陶仲文這麽說,其實多半是信手拈來,用來安慰皇帝的。

世上有兩種話不能信,一種是酒桌上的話不能信,諸如「小王你放心吧,這個合約肯定簽」,「老劉咱們是朋友,你這十萬我肯定借你」,而另外一種,就是安慰人的話,比如「其實你很漂亮」,「你不胖」,「你挺白的」。

陶仲文說什麽「二龍不相見」,純粹是為了安慰皇帝,但作為一名虔誠的信徒,皇帝卻對陶仲文的話深信不疑,乃至於很快開始身體力行起來。

自打跟陶仲文談完話,嘉靖皇帝閉門謝客,跟剩下的兩個兒子是徹底不見面了。

為了全面消除隱患,皇帝不僅沒有立太子,甚至還將景王朱載圳攆出了紫禁城,讓他到湖北安陸一帶去避避風頭。

(景王朱載圳 形象)


不是二龍不相見麽?

好,那咱們就離得遠遠的。

大臣們一看,這不是妥妥的欲擒故縱麽,你這麽折騰來折騰去,不就是表明你想要把江山傳給景王麽。

事實的確如此,那個看起來憨厚老實,懦弱無能的裕王朱載坖從來不在皇帝的考慮範圍之內,皇帝中意的,正是景王朱載圳。

但十分可惜的是,朱載圳也是福厚命薄的主兒,去了安陸沒多久,就感染風寒,不久便薨逝了。

太子死了,景王也死了,命運之神替朱載坖擺平他的兩位政治對手,這個一直被人們當成傻小子的角色,居然成了最後的勝利者。

嘉靖四十五年,公元1566年,明世宗朱厚熜龍馭上賓,大行而去,走完了自己的人生旅途,時年六十歲。

事實證明,這位皇帝的身體總歸還是可以的,整天拿丹藥當飯吃都能活到六十歲,要是不吃藥,搞不好活的能比乾隆歲數還大。

老皇帝死了,而那個一直不被人們看好的裕王朱載坖則搖身一變,成為了大明王朝的第十二位領導人。

新皇帝初登大位,沒等開始享受一下掌握大權的感覺,就要開始馬不停蹄地處理明帝國的頑疾。

這個頑疾,正是父親朱厚熜給他留下的。

(蒙古騎兵)


嘉靖年間,明朝北疆的蒙古部落,經過好幾輪的動亂和分裂,終於統一,而統一壯大之後的蒙古人最喜歡幹的事兒,就是頻繁的滋擾明朝邊境。

而在東南沿海一帶,更有很多海上漂流而來的倭寇,肆意在海岸線附近的城鎮燒殺搶掠,作惡不斷。

北邊的蒙古人是騎兵作戰,來的快去的也快,只打遊擊戰術,從來不和明軍正面決戰,明軍一來他就走,明軍走了他再來,如此迴圈往復,實在是不厭其煩。

而沿海的倭寇更是十分狡猾,不僅行動迅速,而且十分善於藏匿,整天和大明軍隊躲貓貓,久而久之,便成了南部地區一塊難以鏟除的惡瘤。

嘉靖皇帝不能說是窮極一生地解決南北動亂的問題,但至少也在這方面努力過,可始終收效甚微,但穆宗皇帝朱載坖一上台,分分鐘就把這兩件事兒給解決了。

原因十分簡單,那就是新皇帝找準了問題的要害。

或者說,皇帝十分深刻地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

這個世界上最厲害的武器,絕對不是征服和暴力,而是和平與耐心。

北部的蒙古人之所以滋擾邊境,無非是為了搶一點生活日用品,柴米油鹽,綾羅綢緞,諸如此類。

落後的工商業讓蒙古人無法獨自制造出這些東西,當年的嘉靖皇帝又封鎖了北部互市,不和蒙古人搞貿易,這才逼得蒙古軍隊屢屢南下——你不給?那我只能搶嘍。

朱載坖想明白了這個道理,立刻下令,開放北部貿易視窗,允許明朝和蒙古之間的商人相互往來,由此,蒙古滋擾迎刃而解——既然能買能賣,誰還去偷去搶?

皇帝辦的這件事兒在明朝歷史上很有名氣,被稱為「隆慶和議」。

(倭寇 形象)


北疆的問題解決了,皇帝又開始著手處理東南沿海的倭寇問題。

細心的隆慶皇帝朱載坖發現,倭寇之所以難以根除,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父親嘉靖在位的時候施行海禁,導致沿海居民沒有辦法透過出海經商的方式來維持生計,所以很多民眾往往勾結倭寇,私自下海,相互牟利。

說白了,還是生計問題。

於是,朱載坖大手一揮,全面解除海禁,允許沿海居民下海經商。

此舉一出,老百姓拍手稱快,紛紛摒棄了和倭寇之間的來往,海患問題也就解決了一大半。

這件事兒在明朝歷史上同樣也很有名氣,史稱為「隆慶開關」。

如此說來,朱載坖其實算得上是一位明君,如果不是他愛吃春藥的話。

故六年之間,海內翕然,稱太平天子雲。——【明穆宗實錄】

這位帝王一生仁厚,勤政愛民,雖無大才,但在位期間,也算把明王朝治理得有模有樣,唯一有些遺憾的是,皇帝其人,耽於女色,除了上班,有事沒事兒就往後宮跑,身體吃透支了不說,還大把大把的服用春藥,結果很快吃出了問題。

(明穆宗朱載坖 畫像)


隆慶六年,公元1572年,五月。

朱載坖因為過量服用春藥,暴病而終,時年只有三十六歲。

看來事情可以亂做,話也可以亂講,但是藥不能亂吃。

臨死之前,他把大明江山,留給了年僅十歲的兒子,朱翊鈞。

朱翊鈞,即萬歷皇帝。

人們常說大明亡於萬歷,但卻罕有說大明亡於隆慶的。

那萬歷皇帝朱翊鈞會帶領大明走向一個什麽樣的地方呢?

還是那句作者已經在此前的文章裏重復過很多遍的話:

也許是深淵,也許是地獄,也許,是光明的永在。

【免責聲明】文字、圖片等素材來源網路,如侵立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