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周在農村自建房搞裝修時,一看價格直接懵了。
起初,老周為了圖方便,挑了全包的方式。無奈他們家那街道窄,進出不便,材料運輸成本一加,價格就飆到了600塊一平米,比那些路寬的好地段足足貴了120塊。
因為老周自己 對蓋房這塊不熟悉 ,全包的施工隊就趁機簡化流程,窗戶開得老大,每個差不多都有5個平方,說是通風采光好。
等毛坯房立起來,老周跑去打聽裝窗戶的行情,這才發現,現在的窗戶都興用斷橋鋁,價格基本在480到880元一平米,還有更高級的呢。
老周讓店家估了估一個窗戶的價,就拿中高檔的880一平來算,5個平方,透明玻璃還算親民,但要換個有色的,錢包就得再瘦一圈。這麽一合計,一個窗戶輕輕松松過6000。
老周家是三層小樓,總共開了25扇窗,一扇窗6000塊的話,
25乘以6000,那就是整整15萬啊。
要知道,房子主體才花了20多萬,光窗戶就要15萬,就算混著選些便宜些的,怎麽著也得10萬打底。
房子蓋好了,裏裏外外還得裝修,貼瓷磚、做吊頂、刷墻漆、裝大門和室內門,哪樣不燒錢?就安窗戶這一項,預算就飆到快10萬了, 老周心裏那個苦啊。
又跳進坑裏了,這回是真的摔疼了。
所以老周這事給大家提個醒, 要是選全包,窗戶數量和尺寸可得控制好,別弄太多太大 ,不然後期安裝費能嚇你一跳。
在很多人眼裏,最理想的活法莫過於「城裏有套房,鄉下有宅院」。有人擠破頭想在城萊恩個窩,也有人砸重金回農村蓋房,覺得那才是自己真正的「根」。
不知道啥時候開始, 農村蓋房成了場無形的比拼 ,房子樣式也是越蓋越花哨。
很多人一心就想著蓋大房子,但往往不看自己地盤多大,錢包有多鼓,就一個勁兒地追好材料、高規格。
結果呢,除了自我感覺良好,覺得自己經濟實力強、地位高之外,其實沒多少實惠。
說到農村蓋房,不少人走入了一個誤區:總覺得地基花錢越多就越結實!
在大家心裏,好像有個不成文的規定,建房跟買東西一樣,貴的就是好的,覺得只要地基舍得砸錢,房子就能堅如磐石。
但真相真是這樣的嗎?
雖然房子的地基確實重要,但這不代表越貴就越合適。
蓋房是家裏的大事,得根據自己家的地況、經濟條件, 多方面考慮才行 。
打個比方,同樣是兩層小樓,如果地下的土質和房屋設計不一樣,那麽打地基的方法也就得變一變。
你可以選條形基礎,也可以選樁基礎,這兩者價格能差不少, 真沒必要非挑貴的來。
關鍵是要看實際情況,挑一個既合適又經濟的地基方案。
先聊聊最常見的條形基礎,這在農村自建房裏頭用得特別多。
用混凝土和磚頭搭起來,這倆材料到處都是,所以成本相對低一些。
不過得註意,磚混結構的房子扛不住太大的外力拉扯,更適合蓋那種不高的一般自建房。
再說樁基礎,要是你家地兒靠近河邊或者山邊,地基不太穩,那就得上樁基礎了。
這麽一來,房子的地基就更穩當,以後住著也更安心。
還有個叫「獨立基礎」的,也挺普遍,主要是給全框架結構的房子準備的。
這種建法和別的不一樣,全靠鋼筋混凝土的大柱子撐著,獨立基礎正合適。
外墻主要就是擋風遮雨,不擔重量。
這三種基礎裏,條形基礎最省錢,適合多數的兩層自建房;樁基礎更適合地基條件差些的。
至於獨立基礎,那得是手頭富裕,想建別墅級別的家庭才考慮。
房子牢不牢固,地基很關鍵。
但話又說回來,地基也不是花錢越多越好,特別是本來錢袋子就不鼓的家庭。
把錢一股腦砸在地基上,那就是白扔錢,說不定還會影響房子的品質。
正琢磨在村裏蓋房,又為地基投資頭疼的朋友,可以先研究研究條形、樁形和獨立基礎有啥不同。
了解透了,明白各自的長短處,自然就知道咋選了。與其把錢白扔在地基上,還不如留著後面裝修,提升居住品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