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
2024年3月20日
11:06:12
農歷二月十一
春分.三候
中國古代將春分分為三候:一候玄鳥至;二候雷乃發聲;三候始電。
春分這天,太陽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晝夜平分。春分以後,我們所居住的北半球,白天會慢慢地變長,氣溫也開始回升,春暖花開,燕子飛升,顯示出了春季的勃勃生機。
春分.習俗
春分至,萬物生。 春回大地,萬物復蘇,一切妍妍然。此時,村村戶戶也開始以各種形式迎接春分,恣意歡快。
豎蛋
「春分到,蛋兒俏。」
春分這天,很多地方的孩子都愛玩豎蛋的遊戲,就是比賽看誰能把雞蛋豎在桌上,誰就贏了。 其實,用放大鏡觀察蛋殼,上面有很多凸起,三個小凸起接觸到平面,就能構成一個「三腳架」,當雞蛋的重心落到三腳架裏時,雞蛋就能豎起來啦。
吃春菜
春菜一指春天的蔬菜,二指野莧菜,俗稱春碧蒿。從野外采來水嫩嫩的春菜,洗凈後,和魚片一起,做成 「春湯」據說可以凈化腸道呢。
送春牛
春牛即 「春牛圖」。在紅紙或黃紙上印上農夫耕田的圖樣,由民間善言唱者送至家家戶戶,並說些春耕和吉祥的話。 這些言語雖隨口說出,但卻句句有韻動聽,因而被人們稱作「春官」。
粘雀子嘴
古代以農業為本,種糧食非常不容易,為了防止麻雀偷吃糧食,古人把湯圓煮的軟糯,然後穿在竹簽上,放到田間地頭。等麻雀們飛來偷吃時,就被黏住了嘴,無法偷吃糧食了。現在,人們不再粘雀子嘴了,因為我們要愛護動物。
放風箏
春風和暖,草長鶯飛,正是放風箏的好時候。風箏高高飛起,不時與燕子相遇,多麽歡快啊!風箏又叫紙鳶,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放風箏時,一定要根據風的方向、大小、速度來隨時調整喲。
春分.養生
春分起居:晚睡早起加午睡
春分養生在睡眠上要保持 「晚睡早起」的習慣。
但是早起並不意味著要特別早,古代醫家認為早起不要早於雞鳴之時即可,也就是說不要在早上 5點之前起床。
而對於正常人群來說,晚上 11點入睡就屬於晚睡的範疇了,因此,大家也不必刻意熬夜。
中午,為緩解春困,可適當午睡一會兒,打個盹,時間不宜過長, 30分鐘以內即可。
總之,優質的睡眠是陰,適量的運動是陽,如此人體陰陽互補,則可陰陽調和。
春分飲食:多食甘溫少滋膩
春分屬仲春,此時肝氣旺,腎氣微,故在飲食方面要少酸增辛,助腎補肝。
此時可多吃一些蜂蜜、韭菜、菠菜、豆豉、蔥、香菜、蒜薹、豆苗、黃豆、青梅、櫻桃、香椿等食品。像羊肉、海魚、蝦、螃蟹等酸性食物要盡量少吃。
同時,由於肝氣旺,易克脾土,因此飲食方面同時也要註意健運脾胃,健脾祛濕。因此,春分時飲食上不妨添加一些甘味食物,如米仁、山藥、木瓜等,這些能滋補脾胃。
春分著裝:下厚上薄防春寒
春分之時,依舊春寒時作,且此時天地陽氣尚不充沛,人體陽氣也尚未健旺,人體受涼後易出現頭痛、腹痛、腹瀉等癥狀。
因此,體虛之人更要註意添減衣被,「勿極寒,勿太熱。」穿衣可以下厚上薄,註意下肢及腳部保暖,最好能夠微微汗出,以散去冬天潛伏的寒邪。
春分運動:溫和鍛煉增免疫
俗語說: 「百草回芽,舊病萌發」,春分有不少多發病。要預防這些疾病、增強免疫力,應當多到戶外鍛煉身體,以散步、慢跑、打太極拳等溫和的運動為首選。
平時,要學會自我調控情緒,學會戒憤戒怒,培養樂觀開朗的性格,多些興趣愛好。不運動的時候,可抽片刻時間閉目養神,調息放松,也可栽花種草、養魚養鳥等,涵養性情,消除春困,以利 「春夏養陽」。
春分.祝福
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分到來才是春,
萬物爭榮永珍新,生機勃發勤奮人,
祝你心頭陽光媚,惠風徐徐吹好運,
願你抱著平安,擁著健康,揣著幸福,
攜著快樂,帶著甜蜜,牽著財運,拽著吉祥,
與所有的美好如期而遇。
——結伴鄉村,抱團田園。私家菜園訂制、農房租賃,加微信xhgzwx1,成為開放型、移動式、自助化「田園養老社群」的社群會員,實作共同的心願。
免責聲明:部份圖文、視訊來源於互聯網或微信公眾平台,內容僅供各位學習參考,我們對文章的觀點保持中立;非常感謝原作者的辛勤寫作,如有侵犯版權敬請告知,我們將及時刪除!點選「田園養老社群」關註本號。歡迎分享,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