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鄉墅

種子有劇毒,卻養活了上億人,曾是第四大糧食作物,扒皮可當水果吃

2024-03-18鄉墅

在我的童年時代,幾乎每戶人家都在自家的農田或菜園中種植一種特別的植物,其外觀與紅薯相似,故而在民間也常被通俗地稱為「類似紅薯」的作物。不同於紅薯的是,這種植物不僅能夠作為餐桌上的蔬菜,還因其清甜爽口的特點,適宜直接當作水果食用。

每當我們在田間勞作疲倦時,就會隨手在土裏挖出一顆,剝去外皮便能品嘗,那種甘甜滋味不僅能消除疲勞,還能迅速解渴充饑,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涼薯」。

對於許多南方的朋友來說,涼薯無疑是一個熟悉的存在,在過去的歲月裏,盡管不敢說所有農村家庭都有種植,但至少超過七成的家庭會在自家土地上培植涼薯。即使到了今天,食物供應充足的時代,涼薯依然在不少農村地區扮演著主要農作物的角色。

然而,或許鮮為人知的是,涼薯並非中國自古以來的本土作物,而是源自海外並被引入中國。更令人驚奇的是,盡管其種子含有劇毒成分,但在歷史上,涼薯曾一度被視為第四大糧食作物,養活了億萬人口。在這期內容中,我將帶領大家一起深入了解這一神奇的涼薯作物及其背後的故事。

涼薯,學名「Pachyrhizus erosus」,隸屬於豆科豆薯屬,是一種強壯且具攀緣性的草本植物,其莖幹粗大並伴有少量毛發,部份基部可能略顯木質化。這種植物的花序較長,通常可達15至30厘米,每節簇生3至5朵花;小苞片形態纖細如剛毛,易脫落;萼片長約9至11公釐,覆蓋著緊密貼合的硬毛;花冠呈現淺紫或淡紅色調,其中的旗瓣接近圓形設計;每個豆莢內包含8至10顆種子,形狀近乎正方形。

值得註意的是,盡管涼薯與大豆、蠶豆、豌豆等常見的豆科植物同屬一家,但它卻有著顯著的不同之處。常規的豆科植物往往以其種子作為食用部位,而涼薯的種子則含有劇毒成分,不可食用。相反,涼薯的主要食用部份為其地下塊根,該塊根呈獨特的紡錘形或扁球形,直徑大致在20至30厘米之間,肉質飽滿,既可生食亦可烹煮後享用。

在中國南方地區,涼薯擁有廣泛的種植基礎,特別是在西南地區的種植面積尤為顯著。其食用方式相當簡便,只需剝去表皮即可當作水果享用,口感清甜爽脆。而在北方地區,涼薯則更多地被用作蔬菜食材,常以炒制的方式出現在餐桌上。

鑒於涼薯多元化的食用方式及其獨特的生長習性,在中國民間,人們對它的稱呼豐富多樣,諸如地瓜、土瓜這樣的俗稱較為普遍,此外還有沙葛、蘿沙果、地蘿蔔、扯皮薯、葛薯等多種別稱。

盡管涼薯在中國極為普遍,種植規模穩居世界首位,以至於許多人都誤認為它是中國本土作物,但實際上,涼薯的原產地是在熱帶美洲。關於涼薯傳入中國的確切時間尚無統一說法,但一般公認其最早引入中國的時間不遲於17世紀末期。

毋庸置疑的是,涼薯起源於熱帶美洲的這一事實已經得到了學界的公認,研究表明,在公元前12000年至8500年的農業初期階段,現今秘魯境內的古代印第安人就已經開始食用涼薯的塊莖部份。然而,將其成功馴化為可供種植的糧食作物的過程歷經了漫長的歲月,直至約2000年前才得以實作。

當涼薯傳入中國後,憑借其易於種植且適應力強的特點,無論何種土壤環境都能良好生長,加上其極高的產量優勢,迅速引起了廣泛關註與推廣。很快,涼薯便在中國各地廣泛種植,並在明朝時期躍升為繼稻米、小麥和玉米之後的第四大重要糧食作物。

明代著名學者徐光啟在其著作【農政全書】以及談遷在【棗林雜俎】中均有記載涼薯的種植價值與食用特點,如「每畝產量可達數十石,勝過種植谷物二十倍之多」,並且描述其口感:「生食時質地爽脆如葛根,熟食則甘甜如蜜,風味類似荸薺」。

無需追溯過於久遠的歷史時期,僅回顧我們祖父母那一輩,大多數人都曾品嘗過涼薯這一食物。記得在我幼時,祖父曾親口講述,在那個食物匱乏的時代,涼薯成為了他們應對饑餓的重要食物來源,其豐富的飽腹感尤其顯著。

盡管涼薯並非源自中國的糧食作物,並且其種子含有劇毒成分,但不可否認的是,它在中國歷史上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特別是在引入中國初期,涼薯在某種程度上為數以億計的人們提供了生存所需的營養,對於緩解饑荒狀況起到了關鍵作用。

當前,糧食供需矛盾已有所舒緩,與此同時,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顯著提升,這一系列因素導致涼薯的種植面積呈現逐年遞減的趨勢。據統計,近年來涼薯種植面積已經縮減至600萬公頃,盡管如此,這一數位仍占據全球涼薯種植總面積的70%,中國依然保持著世界第一的種植面積地位。然而,得益於農業技術的進步,涼薯的實際產量卻實作了大振幅增長,遠遠超過了以往的水平。

展望未來,糧食將繼續在中國扮演重要角色,以緩解糧食需求的壓力,並為改善人們的飲食生活貢獻力量。

親愛的朋友們,你們是否品嘗過涼薯呢?對其口感有何評價?歡迎大家積極留言,一起分享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