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鄉墅

農村家裏50歲以下的人,基本都不在家了,都外出打工了

2024-05-10鄉墅

在廣闊的農村地區,我們會發現一個引人註目的現象: 那些50歲以下的中青年人,他們的身影在村莊裏愈發稀少,而田間地頭忙碌的,往往是那些白發蒼蒼、步履蹣跚的老人們,這些六七十歲,甚至七八十歲的老者,為何還在土地上辛勤勞作,而不是在家中享受晚年呢?

這背後的原因令人深思 ,這些老人的子女們,為了生計不得不遠離家鄉,到城市去尋找更好的工作機會,他們深知,如果不外出打工,家庭的經濟狀況將更加窘迫,在醫療方面,他們面臨著小病不願就醫、大病看不起的困境,這是一種無奈的選擇,也是一種對生活的妥協。

回望歷史,我們會發現農民始終是國家發展的重要支柱 ,他們曾在生產隊裏揮汗如雨,從早忙到晚,無論風雨無阻,他們種出的糧食全部歸集體所有,還要承擔各種義務勞動,如修農田、水利、道路和橋梁等,他們的辛勤付出,為國家的建設和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隨著社會的發展,農民的社會地位似乎在逐漸下降 ,以前,人們稱呼他們為「農民伯伯」,表達對他們的尊敬和感激;後來,人們吃飽了肚子,開始稱呼他們為「農民兄弟」,雖然親切,但已少了些許敬意;而現在,在城市生活日益舒適的背景下,農民被冠以「農民工」的稱呼,仿佛他們的身份和地位變得更加邊緣化。

更令人痛心的是,許多人對農民持有偏見 ,認為他們沒有文化、衛生習慣差,這種偏見不僅忽視了農民的貢獻和付出,也傷害了他們的尊嚴和感情,我們應該認識到,農民是國家的根基,他們的辛勤勞動養活了無數人,在饑荒年代,他們寧願自己吃野菜、啃樹皮,也要把糧食交給國家,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他們的歷史貢獻和犧牲精神不容忽視。

如今,這些老人們雖然已滿頭白發、滿臉皺紋 ,但他們的堅韌和毅力依然值得我們敬佩,他們的老寒腿、彎腰駝背,都是他們為國家和人民付出的歷史見證,因此,我們應該更加關註和尊重農民群體,給予他們應有的關懷和支持。

社會各界都應該重視農民問題 ,關註農民的生計和福祉,政府應該加大對農村地區的投入和支持力度,提高農民的生活水平胡福利待遇;企業應該積極承擔社會責任,為農村地區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和產業發展空間;媒體和公眾也應該更加關註和報道農村地區的問題和需求,增強社會對農民的認同感和尊重度。

最後,董叔想說的是 ,農民朋友們並不期望得到多少報酬或贊譽,他們只希望能夠過上更加安穩、幸福的生活,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從自身做起,關註農民、尊重農民、支持農民,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實作城鄉共同發展、共同富裕的目標。

此外,我們還需要深入思考 ,如何改善農民的生活和工作環境,例如,推動農業現代化,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增加農民收入;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民生活條件;提供更多的教育和培訓機會,幫助農民提升自身素質和技能水平;建立完善的農村社會保障體系,確保農民老有所養、病有所醫。

同時,我們也要鼓勵農民朋友們 ,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面對生活中的困難和挑戰,雖然他們曾經在歷史長河中,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犧牲,但現在社會正在不斷進步和發展,未來一定會更加美好,我們要讓農民朋友們相信,只要大家共同努力、團結一心,就一定能夠創造出更加輝煌的未來。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每個人都可以發揮自己的作用 ,無論是透過捐款捐物支持農村公益事業,還是透過購買農產品幫助農民增收致富,或者是透過宣傳推廣農村文化和旅遊資源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只要我們每個人都盡自己的一份力量,去關註和幫助農民朋友們,就一定能夠為他們帶來更多的溫暖和希望。

總之,農民是國家的重要支柱和寶貴財富 ,我們應該更加珍惜和關註他們為國家和人民,做出的貢獻和付出,並給予他們應有的尊重和支持,同時,我們也要積極參與到農村發展和建設中來,為農民朋友們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貢獻自己的力量,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真正實作城鄉共同發展、共同富裕的目標!